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543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RMR)作为双梯度钻井工艺之一,具有绿色环保、井身结构简易、工程成本低和安全程度高等优点。但是RMR作为新兴钻井工艺,虽然国外应用较为成熟,但国内目前尚无工程应用,缺乏相关使用经验。最关键的是RMR控制系统功能复杂,对可靠性、准确性及灵敏性等要求高,面对复杂工况时,要求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做出应对处理。因此,为发展国内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RMR),拉近甚至超越国外钻井工艺水平,迫切需要对控制系统做出相对完善的设计。本文针对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过程中的几类典型工况,分析不同工况下控制系统所具备的功能,设计控制功能具体的实现形式。通过对无隔水管泥浆回收钻井技术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的研究,以期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2.
京津冀区域龙卷风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象报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气象灾情数据库以及档案馆地方志等历史资料,查阅1956—2016年京津冀区域的龙卷风个例,按照"增强藤田级别"龙卷风强度等级分类标准,采用专家评定法对龙卷风个例进行定级,并运用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龙卷风的时空分布、灾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1956—2016年,京津冀区域共确认龙卷风个例188个,空间分布上,龙卷风发生最多的区域有2个,一是张家口坝上4县:张北、尚义、沽源、康保,二是京津冀东部地区,特别是沧州、天津、唐山、秦皇岛沿海地区是龙卷风高发区;②时间分布上,1985—1993年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90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③龙卷风在夏季发生次数占总数的81.9%,龙卷风主要发生时段为11:00—20:00;④对有灾情记录的122个龙卷风个例,经专家评定,EF4和EF3级各1例,EF2级14例,EF1级52例,EF0级54例。  相似文献   
43.
44.
45.
中生代以来,闽粤沿海变质带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及大规模韧性剪切作用成为这一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地质事件。通过对该变质带代表性岩石进行系统~(40)Ar/~(39)Ar阶段升温测定,结果表明晋江地区混合岩和浅粒岩形成于距今99—98Ma以前,后期的北西向韧性剪切则是发生在75Ma以前。  相似文献   
46.
天、地、生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科学界以天、地、生等多学科密切相配合为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了地史时期各主要地质界线上的重大地质事件.迄今已查明在11条地质界线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铱等痕量元素富集、稳定同位素异常、微球粒、焚烧灰烬、冲击变质矿物及撞击坑,并伴随着生物大绝灭.认为在一些地质界线上(如白垩—第三系界线).很可能发生过天体撞击地球事件.正是由于众多灾变事件的伴生和复合,构成了特大灾变群,造成了罕见的灾变环境,导致了生物大绝灭及生物群的迅速更替.  相似文献   
47.
48.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及其对生物绝灭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殷鸿福  黄思骥 《地质学报》1989,63(2):169-180
  相似文献   
49.
蓝宝石改色的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蓝宝石改色的原理及方法.蓝宝石的改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变致色粒子的含量和价态.基于这个原理,蓝宝石的热处理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颜色的改变:(l)氧扩散;每一个特定的体系都有一平衡氧分压P_0,当体系中氧的浓度高时,氧分压P>P_0,则环境为氧化,多余的氧将进入晶体;相反P<P_0,环境为还原,晶体中的氧将进入环境.(2)Fe_(2+)、Fe~(3+)、Ti~(3+)‘Ti~(4+)的价志改变:通过改变环境的氧化-还原环境,使其晶体中的致色粒子的价态比值接近于最佳蓝色值.当环境为弱还原环境时,能加深蓝宝石的蓝色:当环境为氧化时,能淡化蓝色甚至消除蓝色.(3)把形成颜色或星光的杂质通过扩散进入刚玉晶体.  相似文献   
50.
武当山推覆体东部杨坪组地层特征及时代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武当山推覆体东部武当山群杨坪组进行较深入的地层学研究,认为杨坪组与下挡鱼河组应分属不同构造层,其间可能缺失青白口系一下震旦统的沉积记录;杨坪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显示出晚震旦世-旱古生代早期的代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