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9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篇 |
大气科学 | 31篇 |
地球物理 | 50篇 |
地质学 | 238篇 |
海洋学 | 107篇 |
综合类 | 19篇 |
自然地理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沉积物岩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太平洋海隆(EPR)13°N西侧2个沉积物岩心进行了碳酸盐、常量和微量元素测定。沉积物中Fe和Mn的含量较高,其中,E271站位沉积物岩心中Fe含量8.5%~13.8%,Mn含量1.7%~3.17%;E272站Fe含量6%~13%,Mn含量0.12%~3.31%,显示在EPR 13°N热液活动区西侧25~45 km处热液柱对沉积作用的影响明显。E271和E272站位CaCO3含量分别为5.9%~27.57%和6.67%~38.20%。热液柱的沉积作用,使Cu、Pb和Zn在沉积物中富集,Cu/Fe、Pb/Fe和Zn/Fe比值低于热液喷口处的颗粒物中值,Pb表现出在海水中运移距离较短或者只有少量Pb随热液柱扩散运移。热液柱在E271和E272站位的沉积作用使得Li、Mo和Ni在沉积物中富集,此外,V因为铁氧化物颗粒吸从海水中吸附并沉降到沉积物中。沉积物中Ti和Al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其Ti/Al比值为0.05左右,与太平洋深海沉积相比具有更高的铁含量,而U在岩心中的含量与深海沉积相似。 相似文献
422.
423.
对北太平洋中度地区蒸发潜热,净长波辐射,感热输送和净太阳射入辐射场的30年逐月平均资料进行功率谱,滤波,主分量和相关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间为特征。结果表明各场匀具有2年-4年周期的年限振荡特征,并发现这种准周期振荡与ENSO之间有联系。 相似文献
424.
425.
我国西部盆地深层—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层系由于缺少传统古温标/地质热温度计,其盆地热史演化与古地温场特征备受争议。本文介绍方解石机械双晶形成演化机制及其与变形温度相关性,以川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脉体方解石为例,结合流体地球化学和埋深热史过程恢复,表明方解石机械双晶能有效揭示五峰组—龙马溪组热史特征。方解石机械双晶具有双晶位错形成、双晶增厚和合并生长增厚的三个演化过程,导致方解石不同双晶结构(薄片、板状、锥状弧形等)分别形成于低于170 ℃、170~200 ℃和大于200 ℃环境,且伴随温度增大具有双晶密度减小、宽度增大的趋势特征。川南威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典型板状方解石双晶,双晶宽度为1~4 μm、密度30~50 条/mm;长宁五峰组—龙马溪组方解石双晶宽度较大(约为3 μm)、密度较低(15~20 条/mm)。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埋深热史综合表明,长宁地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20~140 ℃、160~180 ℃和200~220 ℃,其埋藏热史明显大于威远地区,它们共同揭示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相对威远地区具有较高的机械双晶形成环境温度。因而,方解石机械双晶形态几何学能够作为典型的古温标应用于我国西部古老深层碳酸盐岩层系热史研究。 相似文献
426.
427.
分析了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Roger's Ruins和Roman Ruins两个热液点之间拖网取得的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很低,Co/Zn比值较小,生长速率非常快,表明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具有明显的热液成因。大部分样品具有明显的正Ce异常(Ce/Ce*值为1.021~1.769),其Ce的正异常范围(lg 3Ce/(2La+Nd),0.008~0.229)低于典型水成成因的Ce的正异常范围(lg 3Ce/(2La+Nd),0.352~0.637),说明样品受到海水的影响较小。由于出现正Ce异常的样品主要集中在Fe羟基氧化物中,因此,稀土元素的正Ce异常主要受到Fe羟基氧化物的吸附作用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TiO2的含量以及Al/(Al+Fe+Mn)比值明显低于火山碎屑物质的TiO2 的含量和Al/(Al+Fe+Mn)比值,表明样品中几乎没有火山碎屑物质的贡献。样品中高含量的Ba很可能来自散落于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中的重晶石以及钡镁锰矿。较高含量的Pb说明早期形成的硫化物并没有带走大量的Pb,相反这些Pb随热液流体喷出进入Fe-Mn羟基氧化物。 相似文献
428.
在初始pH=12.3的碱性条件下,毒砂经过不同时间(0.5 h、2 h、4 h、6 h、8 h)处理后,通过SEM、XPS和前线轨道理论对其表面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毒砂表面Fe原子活性最强,最易从表面氧化而出。As元素与Fe迁移较同步,而S元素不同步。随时间增加,毒砂表面氧化程度增大,Fe原子析出最多。推测其表面反应过程:在碱性条件下,毒砂表面上的Fe原子首先被氧化析出为铁离子,在铁离子和氧气的作用下,As被氧化成为As(Ⅲ),吸附在结构疏松的氢氧化铁中,S被氧化为硫酸根,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石膏。最终氧化产物因溶解性和结晶性不同而不同程度地附着在毒砂表面。 相似文献
429.
温度和活动对仔鲱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3年春在苏格兰采用微电量测氧仪测定大西洋鲱仔鱼在封闭式呼吸器内的耗氧量,并以其作代谢率,通过红外光源录象系统同步纪录仔鲱的游泳活动,从而首次实现仔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代谢与活动的相关。同时,还分别测定仔鲱在浅麻醉(静止)和黑暗状态下的耗氧量,仔鲱的实验和饲养温度一致,分为7.3,11.0和12.9℃3个组别。结果表明,仔鲱在常规,静止和黑暗条件下的耗氧量均与体重显著相关,且随温度而提高。仔鲱 相似文献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