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7篇 |
大气科学 | 54篇 |
地球物理 | 74篇 |
地质学 | 267篇 |
海洋学 | 123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41篇 |
自然地理 | 4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5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4篇 |
1940年 | 3篇 |
193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晴朗静风的夜晚,近地面空气因辐射冷却而降温。在坡面上,冷空气由于重力作用而流下。这就是冷径流(吉野1961,1980)。冷害、霜害、风害等等,与冷径流及其汇集形成的冷湖都有密切的关系。小地形对冷径流和冷湖的形成影响很大。 本文试图定量地分析小地形与冷径流、冷湖形成的关系。如果确立了这种关系,就可以在缺乏气象观测资料的地方,借助于地图,来推断冷径流和冷湖的状态。进而推测出冷害、霜害等状况、对今后的防御是有用的。 1980~1981年度,我们对下列三个项目进行了研究。其一是在长野县管平盆地进行了冷径流和冷湖形成的观测;其二是在北海 相似文献
62.
对煤田地质行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李季三(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涿州072752)煤田地质行业本身属于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第二层次。进入“九五”时期,国家计委明确要求各部门只能保留精干的地质队伍,使用国家中央财政预算资金从事基础地质和普查、找矿工作。按照国家计... 相似文献
63.
云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队某矿区地质组 《探矿工程》1975,(3):10-12
该矿区的基性~超基性岩体不整合侵入于片麻岩中。东侧及中段出露地表,形成坡度40°~50°的山坡;西北部为厚30米左右的第四系砾石层覆盖;南端隐伏于数至数十米片麻岩之下,而片麻岩上又覆盖有厚达40至70米的第四系砾石层。岩体在平面上大体呈椭圆形,长约700米,宽约400米,剖面如图1所示,不同地段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安徽宣城地区中晚更新世风成堆积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通过对宣城向阳中晚更新世沉积剖面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剖面与中国北方同时代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相比较,虽然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多个冰期中风成堆积的单层厚度与累积厚度,亦即风成物质的沉积通量与沉积速率均比北方黄土区要小,但它们所反映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68.
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无人机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测绘、监测以及早期预警系统(EWS)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源。本文基于上述技术,设计提出了一种针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GDMEWS)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复杂多变的特点,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多源空间数据库组成、开发模式、业务逻辑、系统开发的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文以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滑坡和泥石流类型众多、典型多样的德钦县为案例区,探讨GDMEWS的体系机构及关键技术。首先,对系统的功能要求,监测及预测模型等进行了讨论;其次,研究了灾前预警、灾中抢险、灾后重建全过程的逻辑关系,开发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管理支持工具;再次,阐述了多源监测数据集成方法和地质灾害机理模型的建立。最后,对GDMEWS的研发实现进行了阐述,并说明其在德钦县地灾的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