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A series of climate ensemble experiments using the climate model from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NCEP) were performed to exam impac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n dynamics of El-Nino/South-crn Oscillation (ENSO).A specific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is how important the mean stationary wave influences anomalous Rossby wave trains or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as often observed during ENSO events.Evidences from those ensemble simulations argue that ENSO anomalies,especially over Pacific-North America (PNA) region,appear to be a result of modification for climatological mean stationary wave forced by persistent tropical SST anomalies Therefore,the role of SST forcing in maintaining climate basic state is emphasized.In this argument,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tmospheric internal dynamics and external forcing,such as SST is a key element to understand and ultimately predict ENSO.  相似文献   
822.
一次龙卷风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次龙卷风的调查与分析李拽英,光东华(山西省气象局030002)(昔阳县气象局045300)1995年6月30日,山西省昔阳县境内出现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龙卷风。为深入了解和探索这次龙卷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查与分析。1概况1995年6月...  相似文献   
823.
从松辽盆地的构造反转看中国东部盆地构造圈闭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燮培  宋廷光 《地球科学》1996,21(4):373-382
通过对松辽盆地构造反转的分析,把该盆地构造反划分为3种类型:平面上分为4个反转向构造带,结合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构造样式和演化机制,认为松辽盆地的构造反转不同局部现象,它代表了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演化的普遍模式,并与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中国东部盆地重要的构造反转4期;盆地内众多构造圈闭类型是多种地质应力联合作用和多期构造作用叠加的结果,而后期的挤压反转到了加剧和定型作用,中国东部燕山-喜山期  相似文献   
824.
分析了水下爆炸夯实基床的基本原理及作用机理,并应用于海南和帮码头基床的爆夯,取得预期的效果,表明基床的水下爆夯法有效,可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5.
GPS技术是当代定位先进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不断深入各工程勘测。本文介绍GPS定位技术在铁路勘测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及其特点。实践表明,在铁路勘测中应用GPS技术会产生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有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26.
在精密测量中,如果在测量网的平差中不顾及地球的曲率,有可能引起显著的系统误差,这个误差甚至对非常有限范围的控制网而言也有可能成为重要的误差,对于小规模的测量控制网,例如,在本文中所提出的三维精密计量网的平差模型,采用局部笛卡儿坐标系,并且网中的所有观测值都施加曲率改正。  相似文献   
827.
828.
匡昭敏  温福光 《广西气象》1997,18(4):44-47,50
研究旱育稀植育秧的田间小气候效应及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以水稻衣秧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育秧方式的田间小气候变化差异明显,特别是在阴冷天气旱育秧增温保温效应更显著,旱育秧的生理性状明显优于水育秧,其抗寒性,抗旱性,抗逆性均比水育秧强,插后有很强的暴发力,同时根据本试验所得的资料,对旱育秧苗生长与积温的关系建立了其动态生长模拟模式,经检验,其模拟效果精确度很高。  相似文献   
829.
830.
中国第五次释光和电子自族共振测定年代及剂量学学术讨论会在青岛举行由上海博物馆和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国第五次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及剂量学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10月17—20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国家教委、中科院、地矿、地震和文物保护等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