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以东南极罗斯岛地区的3个湖泊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仪获得了沉积物样品的光谱曲线,讨论了东南极罗斯岛湖泊沉积物的光谱特征。在沉积物化学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将样品分成建模集和验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光谱与化学元素指标的对应关系矩阵,通过验证集预测值和测定值之间的误差参数比较,发现研究的20种元素含量均能和光谱曲线建立有效的计算关系,其中,N、C、H、Mn、Ba、P、Al、Fe、K、Se、As和Hg等元素能够达到相当精确的预测水平(预测值与测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0.90)。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快速分析东南极湖泊沉积物中元素含量是一种潜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2.
罗雄光  梁国锋  杨超 《气象科技》2015,43(6):1025-1029
根据广东阳江探空站L波段雷达系统观测的测风资料分析,测风记录用综合探测雷达测风方法与无斜距(或高度替代)测风方法计算的测风量得风层的结果,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与理论值不相符的现象,两种测风方法计算的结果,有时会超出高空气象观测仪器总体测量准确度要求允许的误差范围。在雷达的仰角小于30°时,量得风层的风速小于3 m/s时,两种测风方法计算量得风层的风速基本相同(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但风向有的相差较大,超出测量准确度要求允许的误差范围。当雷达仰角小于15°,量得风层的风速大于30 m/s时,两种测风方法计算量得风层的风向比较接近,但量得风层的风速有的却相差较大,超出测量准确度要求允许的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783.
洞穴沉积物—石笋已成为研究岩溶区环境气候变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湘西地区,某些洞穴石笋原始沉积多为不稳定的文石矿物,极易发生重结晶,可能使石笋中相关化学元素含量最终偏离原生矿物的特征,限制了文石石笋某些代用指标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文章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梳理了文石石笋发生重结晶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石笋记录古气候的影响:(1)石笋剖面特征、XRD结果、显微镜观察和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等可作为石笋发生重结晶的判别依据;(2)洞穴滴水和石笋孔隙水饱和度、文石晶体缺陷和晶体之间的方解石胶结物以及岩溶水体中Mg2+浓度等均会影响文石石笋的矿物转变;(3)在文石向方解石转变过程中,石笋铀含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可导致放射性铀系定年的异常或年代倒序;(4)矿物重结晶可导致δ18O、δ13C及石笋微量元素浓度(或比值)等指标发生改变,其变化特征因洞穴而异,从而影响其作为环境指示器的可靠性;(5)湖南龙山惹迷洞石笋(RM2)发生了不均一的矿物重结晶,自顶部至20.3 cm以放射状为主,20.3 cm至底部主要为糖粒状,并结合年代结果发现文石重结晶对石笋铀系定年产生了影响,而重结晶作用对该石笋其他指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4.
冰冻圈区域河流是连接冰冻圈及河流中下游,乃至海洋碳库的重要通道。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快速萎缩,致使储存在冰川和冻土中的黑碳暴露并迁移,深刻影响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来源及输移过程,对海陆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青藏高原、北极、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以及安第斯山脉等典型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通量、来源以及传输运移途径。结果表明:典型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传输通量约为2.29 Tg·a-1,约占全球河流黑碳通量的5.33%。除大气干湿沉降和径流侵蚀外,冰川消融和冻土退化对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浓度及通量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青藏高原和阿拉斯加冰川消融每年释放进入河流的黑碳通量分别为10.00 Gg(7.74~12.30 Gg)和0.60 Gg(0.47~0.73 Gg)。然而,冻土退化对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总体而言,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研究不足将严重限制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的系统认识,未来亟需加强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的系统监测与研究,为量化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区域河流黑碳变化及其影响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85.
随着社会对遥感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遥感学概论课程在高等院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原来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已无法适应现代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结合多年遥感课程教学经验,在分析该校遥感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方面对遥感课程改革进行探讨,构建了唐山师范学院遥感课程的内容体系,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遥感课堂理论教学以及将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思路运用于实践教学的遥感教学新思路,在遥感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6.
<正>The Uralide orogenic belt is a major early Paleozoic suture zone extending more than 3000 km in a N-S direction,and geographically divides Europe from Asia(Chemenda et al.,1997).Ophiolites,podiform chromitites and 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orogenic belt(Leech and Ernst,2000).The Ray-Iz  相似文献   
787.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国土面积998.4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240万。16世纪,加拿大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来到这里拓荒、狩猎、淘金和伐木,把希望寄托于这片土地。众多移民涌人加拿大成为这个国家新的成员,使得加拿大成为了一个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占26%,其他欧裔居民占13%,土著居民占3%的多民族国家。他们带来了各自的文化,讲着各自的语言,在这个多民族、多宗教的高福利国家的和谐环境下过着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788.
2008年4月,笔者随以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纲为团长,省国土资源厅矿管处处长刘升林为秘书长的三人代表团访问加拿大。代表团在访加期间,拜访了加拿大BC(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农业与土地部综合土地管理局,总裁艾丽克女士携三名部门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代表团,双方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互相介绍了各自的情况,交换了资料,并建立了工作联系。  相似文献   
789.
本文对中国四川盆地最近观察到的注水诱发地震进行了及时和详细的研究,四川盆地页岩气水力压裂已经开始启动,计划在未来几年里被逐渐开采。包括传染型余震序列模型、震中重定位、13个大地震事件(MW3.5)的震源机制以及库仑破裂应力数值计算的众多证据表明,在地下2.3~3km深度范围内水力压裂短期(每个井位数月)注水过程诱发了一系列最高矩震级达MW4.7的地震。反之,这些诱发地震的出现也支持了注水诱发断层再活化的假设。本文同时讨论了此地区注水压裂为什么会诱发如此大震级地震的地质原因。由于四川盆地中水力压裂作业正如火如荼,这也将有利于地球科学、天然气公司、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共同探讨显著的注水诱发地震的地区因素,以确保页岩气注水压裂可以有效进行并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790.
趋势面分析在岩溶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耀华 《中国岩溶》1990,9(3):241-249
岩溶渗漏是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复杂的技术难题之一。而岩溶渗漏又主要与岩溶地下水位及溶洞分布等有关。但是,仅用直观的、经验性的定性描述,已不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如何从大量的观测资料中分析问题,找出规律,从而更深刻地阐明问题的本质。找出规律,趋势面分析提供了一条分析方法的途径。本文以大化电站和隔河岩坝址为实例,探讨了多项式趋势面方程的具体应用,论证了大化电站亮山地段地下河的分布及地下分水岭的存在,解释了未产生岩溶渗漏的原因。对隔河岩坝址河床岩溶发育的差异性作了趋势分析并圈出了异常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