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The featur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between Qinling Mountains and Huanghuai Plain possess transitional characters evidently in two directions: one is from the western mountain to the eastern plain and the other is from southern subtropical zone to northern temperate zone. Torrential rain, especially strong torrential rain is frequent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and there are many torrential rain centers. A majority of torrential rain is distributed among 100-200 m asl. The winter temperature at 100-400 m asl is higher than that in Huanghuai Plain whose altitud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January appears at 350-400 m asl.The thickness of warm slope belt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varies from 100 m to 250 m asl. The formation of torrential rain and warm slope belt is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local terrain. Frequent torrential rains and warm slope belt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s on the soil properties, plant distribution and local climate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相似文献   
52.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沉积物的C5—C15烃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3.
已有研究很少关注区际迁徙人群在不同尺度上空间分布的动态估算问题。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坚决防止疫情扩散成为社会最紧迫的事情。在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前夕,已有500多 万人离开了武汉,快速准确地推算这部分人群的去向,可以为防止疫情扩散和制定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此为例,基于开源腾讯位置请求大数据、百度迁徙大数据、土地覆盖数据等多源地理时空大数据,提出一种区际迁徙人群多层次空间分布动态估算模型,用于推算2020年除夕 (2020年1月24日)之前从武汉流入湖北省内各地的人群数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 春节时段湖北省各地级市农村地 区人群增加数量占人群变化总量的比例平均达124.7%,从武汉市迁入各地级市的人群中至少51.3%流入农村地区;② 区县尺 度人群变化总量的空间分布呈现3个圈层结构:第一圈层为疫情核心区,包括武汉及其周边地区,以人群流出为主;第二圈层为 重点关注区,包括黄冈、黄石、仙桃、天门、潜江、随州、襄阳,以及孝感、荆门、荆州和咸宁的部分地区,以人群总量和农村地区人 群数量大幅增加为主;第三圈层为次级关注区,包括湖北西部宜昌、恩施、神农架和荆门部分地区,以人群小幅流入为主。最后,建议湖北省内,尤其是位于第二圈层内的区县,应高度关注农村地区人群的疫情防控。此研究成果在2~3天完成,显示大数据是可以快速地响应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支持的。  相似文献   
54.
作者对湘南的岩控矿床成矿系列开展了系统的找矿矿物学研究,内容主要有:矿化分带和蚀变分带及其找矿标志,硫盐类矿物、方解石、石英和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标志,并应用这些标志进行成矿预测。湘南地区存在两类岩控型多金属矿床。一类是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成矿系列,以瑶岗仙、东坡和香花岭等矿田为代表;另一类是与壳幔混熔型花岗闪长岩类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以宝山、水口山和铜山岭等矿田为代表。容矿围岩主要为中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少量砂页岩。矿床和矿体的分市主要受控于新华夏系构造。  相似文献   
55.
本文采用元素分析、镜下观察、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解分析等技术,分析了冲绳海槽柱状样中腐植酸、富里酸和干酪根的化学、物理特征,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关系和干酪根类型。沉积物的产烃能力甚差,每吨沉积物仅能生成0.49~1.18kg烃类物质。  相似文献   
56.
1核查步骤湿度传感器的核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外观检查,主要检查传感器外型结构是否完好,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迹、外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层有无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件有无严重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传感器是否有型号、出厂编号等明显标志。对出现以上状况的传感器要直接更换。对于使用过的湿度传感器,重点检查过滤膜保护层是否有污染现象。若污染严重应更换新的过滤膜。第二部分是示值误差核查,经过外观检查合格的湿度传感器,才能进行示值误差的核查。下文重点说明示值误差核查的步骤。  相似文献   
57.
广东省北江流域坡向与海拔对汛期降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6—2000年广东省北江流域40个水文站逐月降水量资料,统计北江流域汛期降水量与山地坡向及海拔高度的关系特征。利用地理加权回归 (GWR) 方法消除站点空间位置不同带来的宏观地理因子影响后,进行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相关分析,根据其点聚程度分区,研究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北江流域汛期降水量总体上呈纬向空间分布,由南至北逐渐减少,其中多雨区位于北江流域的东南部;在流域中部的英德至流域南部的清远之间的干流附近存在稳定的多雨中心。4个子区域最大降水量高度不同,由南至北分别为77.3 m,408.4 m,353.6 m和376.9 m,相对应的最大降水量分别为1566.2 mm,1467.4 mm,1295.9 mm和1151.5 mm。广东省北江流域汛期降水量变差系数由西南至东北依次增大,说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北大南小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8.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59.
采用1979~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借助线性趋势、距平、累积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季节转换时间的长期趋势和多尺度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平面气压场一年中存在两次季节转变,20°N~50°N海平面气压场冬夏季节转变的时间在第20候左右,而夏冬季节转变发生在第51候。并且海平面气压场的季节转换时间存在纬度差异与经度差异。通过趋势分析,发现海平面气压场由冬季型转变到夏季型的时间存在显著的趋势变化,并且在近35年内是趋于提前,其气候倾向率为-0.33候/10 a;夏季型转换为冬季型的时间趋于延后,气候倾向率为0.25候/10 a。季节转换时间的Mann-Kendall突变检测结果表明,海平面气压场由冬向夏的转换时间在1997~1998年间发生了突变;夏季型转换为冬季型的时间尚未发现显著突变。最后通过对季节转换时间的小波分析与小波功率谱的显著性检验得出,冬夏季节转换的时间具有显著的15 a周期变化;夏冬季节转换时间8 a周期振荡最为剧烈。  相似文献   
60.
本文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解分析等手段研究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中干酪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南极样干酪根的芳香度与C/H原子比呈线性关系。红外光谱特征表明,干酪根中含有大量苯和其同系物如甲苯、乙苯、1,2-二甲苯和1,4-二甲苯等化合物。南极样的热解烃最高仅1.82×10-3,总烃平均量0.89×10-3,反映了有机质的贫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