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218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581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东天山百灵山西辉长岩、似斑状花岗岩近年来才被发现,为了解其成因及相关大地构造背景,对其进行地质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Sr-Nd同位素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百灵山西辉长岩、似斑状花岗岩分别形成于236 Ma和228 Ma.辉长岩具有较低的SiO2(43.50%~46.03%)含量,较高的CaO(11.40%~13.24%)、Fe2O3T(9.62%~11.84%)和MgO(6.02%~10.58%;Mg#=53~69)含量以及Ce/Pb、Ti/Zr、Ti/Y及Ba/Th比值,且富集LREE、LILE,表明其形成于受板片脱水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似斑状花岗岩表现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且具有较高的SiO2(71.14%~72.71%),强富集LREE[(La/Yb)N=12.61~28.45]和LILE(例如Rb,K和Pb),表明其形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较高的Mg#(39~41)值、Ti/Y(154.40~306.18)比值,显示其源区有地幔物质的加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东天山地区在240 Ma以后已经进入陆内演化阶段,百灵山西辉长岩及似斑状花岗岩均形成于陆内环境.   相似文献   
62.
适应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下的重要谈判内容。2018年12月举行的第24次缔约方大会(COP24)就适应议题后续实施方案达成了共识,为全球气候治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在未来全球气候治理中,如何借助新成果推动国内适应工作稳步发展,积极发挥中国作用,是新形势下亟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梳理了适应议题的焦点问题、各集团和缔约方的立场观点,展望了2019—2025年适应相关议题主要工作安排,并对此提出了中国未来适应领域完成相关工作需要考虑的应对措施建议,包括:(1)深入分析国际信息报告体系与国内信息的联系,梳理国内适应工作亮点,为构建高质量报告奠定基础;(2)构建跨部门跨地区协作机制,加强信息搜集与完善,有效提高数据和信息统计功能;(3)强化气候变化适应技术、规范、标准等科学研究的作用,为制定政策规定时纳入相应技术要求、提高政策规定等需求提供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63.
<正>1研究背景利用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地壳应力场,可获得区域应力场状态,有助于解释地震成因、断裂活动等现象。北京及邻区(39.0°—41.0°N,115.0°—118.0°E)位于NE向山西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与NW向张渤带交会区域,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构造发育,主要由山西断陷带、太行山隆起区、燕山隆起区、北京坳陷、大兴隆起、冀中坳陷、沧县隆起等地质构造单元构成。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该区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有历史记录以来,研究区域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3次,最大地震为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  相似文献   
64.
青藏高原珠峰绒布河谷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特征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刘辉志  冯健武  邹捍  李爱国 《高原气象》2007,26(6):1151-1161
利用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中国科学院HEST大气科学实验在珠峰绒布河谷地区获取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湍流谱特征和方差统计特征,讨论了上下2层(2m和8m)基本气象要素和湍流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峰地区湍流能谱基本上符合Monin-Obukov相似性理论在惯性副区的变化规律;由于山谷复杂地形和下垫面的影响,湍流方差统计值均小于高原其它地方;珠峰地区近地层感热通量白天下层大于上层,夜间相反;潜热通量一天内基本上上层大于下层.  相似文献   
65.
利用2014年至2020年期间携带背负式卫星跟踪器的21只白鹤(Grusleucogranus)的定位数据,识别出了被跟踪白鹤所有的重要中途停歇地;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获取了土地利用信息,通过量化指标和转移矩阵,对识别出的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的各...  相似文献   
66.
云南高原岩溶塌陷总的特征是由岩溶高原特定的地质环境、岩溶发育、水文地质以及水文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和决定的,文中通过对这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深化了对高原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和发育规律的认识。云南高原岩溶塌陷区域上分布零星,地段上呈现“点状”特征,主要集中发育于岩溶断陷盆地、岩溶槽谷(洼)地、岩溶台地或古高原面等特定的岩溶地质环境单元。主要原因是高原大部分区域为裸露型基岩山区,江河深切,垂直岩溶带发育,地下水埋藏普遍较深;盆、谷、洼地等人类聚居区,除边缘地带外,松散土覆盖层厚度较大,且黏性土层占比高,土体固结度也较高;岩溶发育不均匀,岩溶洞、管发育,但总体上地下岩溶率并不高,引发岩溶塌陷的洞、管较为孤立分散。  相似文献   
67.
由于2020年10月3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米亚罗镇突发暴雨,二经里沟暴发了泥石流,损坏沟口的高速公路,并堵塞河道。为了探索泥石流龙头运动特征,选取二经里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得到泥石流物源分布及规模、沟道形态等特征,采用FLOW-3D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泥石流的运动特征进行分析。依据泥石流运动过程的不同特征,将全过程划分为物源汇集、运动特征突变、持续发展、泥沙堆积4个阶段,经验证模拟精度达88.98%。结合泥石流流动速度和堆积深度计算其强度指数,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并绘制强度分布图,其中极高强度区占2.4%,高强度区占5.1%,中强度区占13.6%,低强度区占78.9%。并通过三维建模在沟道拟设拦挡坝,模拟分析其对泥石流的减灾效果,为今后防治工程的修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综述了近10a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氨态氮、亚硝酸盐、有机污染物等几种环境因子对虾蟹类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提高虾蟹类自身免疫抗病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连云港市连岛为例,利用1∶250 00地形图在Arcview GIS中建立DEM,采用ERDAS IMAGINE良好的三维显示功能,在自定义的投影坐标系统下,通过DEM和遥感正射影像的叠加,生成三维地形景观图,同时阐述了三维地形景观图是一种由基础测绘数字产品相互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复合测绘产品,并展望了三维地形景观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图书馆加入经济大循环。从图书馆效益的现状及原因、市场经济对图书馆的要求及提高图书馆效益的有效措施 3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