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510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81.
滩间山金矿田的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呈各种性状产出的侵入岩构成了华力西晚期滩间山斜长花岗斑岩杂岩体,杂岩体的各类岩石为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杂岩体蚀变较普遍,特别是控矿断裂穿切的部位蚀变矿化强烈,有的则构成矿体。岩浆岩与金矿化演化顺序,斜长细晶岩或花岗细晶岩→斜长花岗斑岩(主期)→石英闪长岩(株)及闪长玢岩(脉)→云煌岩(脉)→花岗斑岩(脉)→金矿化蚀变。总体演化趋势是向酸性演化,形成富含成矿物质的岩浆期后热液,运移到有利地质构造位置发生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582.
在湘东北岳阳-平江-带分布有许多新元古代花岗岩体,对其中的张邦源岩体进行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816±4.6)Ma的年龄.花岗岩体岩石基性程度较高,SiO2平均为70.25%;低钾高钙,CaO平均为2_38%;全碱较低,Na2o+K2O平均为5.97%,且Na2O>K2O;ASI值平均1.16(0.97~1.29).总体属镁质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系列.不相容元素RLb、Th含量较高,贫Ba和Nb.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平均130μg/g;轻稀土相对富集,(La/Yb)N比值在6.76~8.50;铕亏损不明显,δEu值为0.54~0.78.εNd(t)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窄,为-1.5~1.6,T2DM1.35~1.60 Ga;δ18Ov-SMOW值为8.1‰~11.1‰.岩石具典型的Ⅰ型花岗岩或AcG型花岗岩特征,为壳-幔混合型成因,岩浆主要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并伴有地壳物质加入.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岛弧火山岩系,为会聚板块边缘(俯冲带)岩浆作用的产物,不具备地幔柱岩浆特性,不能作为Roinina超大陆裂解的标志.  相似文献   
583.
以十红滩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为例,对自流盆地的演化、区域性氧化作用、层间氧化带发育、砂体储集性和还原性与铀矿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提出了在寻找此类矿床时若干相应的找矿评价前提。  相似文献   
584.
富贺钟成矿区位于桂东北灌阳、恭城、富川、贺州、钟山等地,属滨太平洋成矿域(I-4)华南成矿亚省(II-16)南岭成矿带(III-83)的南岭西段(湘西南-桂东北隆起)成矿亚带(Ⅲ-83-③)的四级成矿区之一(陈毓川等,2013)。该区广泛发育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类侵入,伴随岩浆侵入,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内生矿床及其风化矿床。其中,钨锡多金属矿成矿规模大,类型多,可划分为两个成矿系列类型,即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及风化残积-坡积-沉积成矿系列类型。依岩浆侵入成矿时代、内生成矿作用及表生成矿作用特征,可将这两个系列类型的钨锡多金属矿划分为6个矿床式-加里东期社垌式矽卡岩-云英岩-石英脉型钨钼铜矿,印支期栗木式云英岩型-石英脉型钨锡铌钽矿,燕山早期可达式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燕山晚期珊瑚式石英脉型钨锡锑多金属矿、姑婆山式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和富贺钟式风化壳残、坡积型砂锡矿。近年来,随着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以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广西在老矿区如恭城栗木、钟山珊瑚等和新矿区开展找矿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本成矿区外南侧的苍梧县社垌取得了钨钼找矿新突破。更有各院校和勘查找矿单位的学者、研究人员长期坚持在该成矿区开展基础地质、专题研究和找矿勘查,取得了一批新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值,使得本成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越来越研究得透彻,纷繁复杂的成矿规律更加有规可循。通过温故知新,在编写《中国矿产地质志·广西卷·钨 锡矿志》中得到了新的总结和认识,现将该成矿区钨锡多金属成矿特点及成矿模式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85.
奇异的波至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笔者在水力压裂后砂岩产油井中进行高分辨率VSP工作时,除观测到常规纵波及转换波,还观测到来自产油层的几种奇异的慢速波至。由于该慢速波至的性质不明,按视速度从高到低分别命名为W1,W2,W3,…(W为wave的第1个字母),在顺5井裂隙优势方向,1210m深度上观测到5种反射波;反射纵波,反射转换波,W1,W2,W3波,在裂隙非优势方向上,W2,W3波没有出现,在顺4井1532m深度上观测到4种反射波;反射纵波,反射转换波,还有2种慢速波至,为了区别于顺5井中观测到的慢速波至,将其命名为W4,W5波。结合该区钻井,测井,地面地震,井间地震等资料对观测到的慢速波至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慢速波至既不属于不均匀介质产生的绕射波,侧界面产生的反射波,槽波,管波,斯通利波,也与Biot慢纵波动力学特征相悖,现有波动理论不能解释这种慢速波至现象,这意味着地球内部介质中存在人类还未认识的弹性波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586.
经验勘查与理论勘查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施俊法  肖庆辉 《地质通报》2004,23(8):809-815
经验勘查与理论勘查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二者都会促进实际观测和资料收集,促进矿产勘查。建立模型是这2种勘查战略固有的工作,是指导资料收集和资料解释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或者说建模是勘查工作中深化资料收集和认识的运行过程,而不是终结。理论勘查与经验勘查的交叉与融合,是通向矿产勘查的成功之路。成矿理论研究正步入第三个里程碑阶段,形成了以地球动力学为核心的众多生长点,如岩石圈构造不连续面、流体作用、超大陆旋回、地幔柱与成矿作用等,它们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断产生新的成矿理论和认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为经验勘查注入了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找矿工程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7.
西天山特克斯达坂花岗岩基的解体及钼找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特征、接触关系、地质时代以及含矿性等研究,特克斯达坂岩基可解体为早石炭世库勒萨依序列和早二叠世其那尔萨依序列,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47Ma和291~292Ma,地质调查已证实,两序列间为侵入接触关系。并于解体出的库勒萨依两序中新发现了斑岩型钼矿体。特克斯达坂岩基的解体,客观反映了岩浆活动的特征,不仅为深化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丰富构造岩石组合资料和探讨本区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88.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辉绿岩脉劈理化强烈,蚀变泥化带发育,且主要集中发育于岩脉与花岗岩接触面及内部强烈劈理化部位。蚀变泥化岩松散易碎,具有塑性高、含水量高、重度低及中等压缩性等物性特征。X衍射和扫描电镜显示蚀变生成了大量的黏土矿物,且具有多孔隙空洞的微观结构特征。富含辉石等暗色矿物和热液交代、多期次的构造挤压错动及浅表生风化作用构成岩脉蚀变泥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9.
根据近年来贵州罗甸软玉矿勘查获得的地质成果及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矿床及其密切相关的辉绿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软玉矿辉绿岩岩浆热液成矿规律。研究认为,透闪石是软玉矿成玉的主要矿物,是由交代作用形成的新生矿物,其重要组分MgO和Na2O由侵入的基性岩浆气液带来。透闪石化越强,对成玉矿越有利。辉绿岩体中MgO含量产生双向迁移及单向迁移后形成软玉矿的可能性大,没有明显的扩散迁移作用,形成软玉矿的可能性小。当岩浆气液成矿流体作用在岩体接触带交代围岩从内向外形成辉石角岩相、角闪角岩相和钠长-绿帘角岩相三者形成变质岩石相序列组合时,在角闪角岩相带含矿的机率较高。在野外工作中,辉绿岩中的杏仁状构造和气孔状构造可作为软玉矿的重要找矿标志,大理岩化带可作为软玉矿的一般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90.
兰州市宛川河中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兰州市宛川河中段双店子河段表层沉积物元素分析,结合有机质含量和粒度测试,运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河流表层沉积环境中的分布及迁移富集等地球化学行为与特征。结果表明Zn元素在研究河段有轻度污染;相关分析表明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粒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重金属元素主要是在固-液平衡体系中、通过多相化学反应形成沉淀。污染源分析表明,造纸污水的排放是造成研究区域中上游河段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大分子有机物质的存在不仅改变了此段河流沉积物粒度的变化,且有机质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有一定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