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在地层、岩浆岩、构造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①晚侏罗世尕苍见火山弧和齐日埃加查蛇绿混杂岩的发现,揭示出班公湖-怒江洋盆在中晚侏罗世存在向北俯冲的迹象;②在晚白垩世、古近纪陆相火山岩和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序次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对羌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及高原隆升的反演具有重要意义;(③东巧一带变质橄榄岩的流变学研究,证实其在洋盆消减、仰冲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变形机制;(④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新的锑铜矿化层位.  相似文献   
62.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两个间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个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均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增长速度均在2000—2005年达到峰值,对应的净增长率分别为36.6%和31.1%。(2)两个城市群城市扩张空间演化过程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表现为“点—轴—波式循环”模式,空间异质性较高,出现多个城市扩张热点区域;而中原城市群表现为“点—轴—网”模式,地区间扩张差异较小,温点扩张区域居多。(3)影响两个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居民收入。从影响程度大小的区域对比来看,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居民收入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人口规模对中原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  相似文献   
63.
1999年 1 1月 1 4日 ,星期天清晨 ,电话铃骤响 ,袭来一丝莫明的不祥的预感。果真 ,日本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事务局告之 艹秋 原名誉会长不幸去世。作为东京大学理学部的学生 ,我 5 0多年来一直受教于先生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顿时把我击蒙了。艹秋 原先生生于 1 90 8年 ,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和平成 4个不同的动荡时代 ,作为地震学 ,尤其是地震预报研究的鼻祖 ,创建了光辉不朽的业绩。我曾与先生长期交往 ,追忆往事历历在目 ,现从中选取几件小小的私事 ,缅怀 艹秋 原恩师。记得是 1 940年 ,那时 ,我是东大理学部地球物理系的学生 ,艹秋 …  相似文献   
64.
通过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描述、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的成岩作用阶段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成岩作用类型有挥发分逸出、熔蚀作用、等容冷凝结晶、准同生期热液沉淀结晶、熔结作用、冷凝收缩、分熔冷凝结晶和早期压实胶结作用;晚期成岩作用类型为充填作用、脱玻化作用、交代作用、机械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早期成岩作用主要影响原生孔隙的发育,晚期成岩作用影响次生孔隙的发育。准同生期热液沉淀结晶、早期压实胶结作用、充填作用、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成岩作用;挥发分逸出、等容冷凝结晶、冷凝收缩和溶解作用是产生孔隙空间使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罗布坚参  翟盘茂  假拉  吴璐  赤曲  次旦巴桑 《气象》2015,41(9):1119-1125
利用124个测站2011—2012年6—8月逐小时降水资料,分辨率为0.25°×0.25°的TRMM估测降水和DEM 高程数据,采用相关系数、相对误差和准确性指标,分析了西藏高原TRMM估测降水整体表现能力及海拔高度对降水估测影响。结果表明:TRMM估测降水在西藏高原整体趋势较一致,降水量级偏大,次数偏多;平均无降水准确率远高于平均有降水准确率,漏测率低而空测率高,降水量大的测站TRMM估测能力相对强。西藏高原上大部分测站处于相对低洼(河谷)地带,海拔高度差较小的区域TRMM估测降水与测站降水误差小,较大的区域误差则大。  相似文献   
67.
自然资源部提出增强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天地图"作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总窗口,其中的矢量电子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展示媒介.利用Python语言结合特定的ArcPy函数,可有效地利用多种数据源,实现结构化数据的快速自动化成图.与"数字太仓""数字张家港"等多个数字城市项目结合,对多种比例尺数据源进行实战操作,精简了制图步骤,提高了制图效率.  相似文献   
68.
69.
利用珠穆朗玛峰地区定日气象站1959—2009年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的降水、气温、高空风等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并重点总结珠穆朗玛峰地区主要登山期(春季)成功登顶的天气、气候背景及大气环流形势。结果表明,5月500 hPa环流中高纬度为宽广的低值区,乌拉尔山地区基本维持长波槽或低值中心,咸海—里海和贝加尔湖附近多存在脊区;伊朗高压偏北且东伸至印度半岛,印度副热带高压与咸海、里海附近高压脊同位相叠加且北抬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维持在中南半岛以西;孟加拉湾、印度半岛低槽或低压中心建立,高原南部南支槽不明显;东亚大槽偏强、偏东。对应西藏高原和珠穆朗玛峰地区降水偏弱等特征,5月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时机,且20时至凌晨之间更适合登顶。  相似文献   
70.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早期应用于土地调查、区别城市和农村地域所设计的两套系统已无法满足土地调查的需要。针对原有两套系统所出现的数据难以相互融合的问题,探讨了基于本体论来进行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数据组织的思路,提出了本体论的几个概念与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如何建立本体以及利用本体的特点来解决土地调查数据的系统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