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6篇
  1940年   5篇
  1938年   5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15篇
  193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31.
引言现场渗透系数,通常是采用斯勒格测试法,由一个测压管来确定,在测试中,测压管的瞬时水位变量,常作为引入的已知水量的产物而出现;其连续变量,经监测、记录后,用于解释、确定测压管外围物质的渗透系数。然而,在至关重要的测试前期,由于水位下降迅速,根难跟踪,因此所得数据一般  相似文献   
632.
田峰  祁士华  王帅  肖志才  旷健 《地质科学》1958,55(4):1277-1289
岩石的放射性生热是地热资源的重要热源之一,为研究广东惠州石坝—黄沙洞地区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特征,本文系统采集了石坝—黄沙洞地区不同岩性的样品,测定其密度及产热元素含量,对花岗岩样品进行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同岩性中花岗岩的放射性生热率最高(均值5.81 µW/m3),但是变化范围较大(2.83 µW/m3~9.07 µW/m3);U、Th对生热率的贡献基本相等,K的贡献一般低于10%,部分沉积地层样品可达20%;花岗岩的生热率与时间关系密切,在~150 Ma具有明显峰值。初步结论认为:研究区内岩性对岩石生热率具有显著影响,花岗岩的生热率最高;花岗岩的生热率受岩体形成时的区域岩浆事件影响,在~150 Ma形成的花岗岩具有最高的生热率,有利于干热岩的勘查开发。  相似文献   
633.
施珍森  秦光楷 《地质论评》1964,22(5):398-399
四川旺苍附近出露于二迭纪栖霞灰岩与志留纪页岩之间的灰岩、页岩和砂岩等,长期被误认为泥盆石炭系。1939年,侯德封、王现珩认为:旺苍枫香铺(现名燕子峡)有含腕足类化石Athyriscf.vittata Hall,Spirifer cf.vilis Grabau,Meris-tella?sp.的中泥盆统;寨巴河北(现名南木)有含植物化石的石炭-二迭系。解放后在川北工作的四川省地质局区测队也提及本区的泥盆石炭系。  相似文献   
634.
康县南部位于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北界。这里山峦起伏,垂直气候显著,气候资源复杂多样,多种经营丰富多彩,大宗农副产品有茶叶、油桐、木耳、天麻、银  相似文献   
635.
一、概况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它是引起年际小麦产量波动的气象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气象和农业部门都很重视干热风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一些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即对干热风危害作过不少研究。七十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委托原华北农业大学主持的北方麦区干热风科研协作组,曾对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生理机制、天气形势、气候特征,以及防御措施效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八十年代初,中央气象局又委托陕西、甘肃、河南省气象局召集,由山东、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宁夏、天津、江苏、安  相似文献   
636.
余优森 《气象》1984,10(4):34-35
甘肃省中部地区18个县位于陇西黄土高原,长期以来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农业生产广种薄收,低而不稳。本文仅从农业气候角度作一探讨。 一、中部地区的干旱气候特征 中部地区主要的农业气候特征是干旱,干旱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对农业生产危害重。根据干旱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秋旱,以及交替出现的连旱等。统计各种干旱出现频率,春末初夏旱和春旱,分别占52—70%和48—57%;其次是伏、秋旱,  相似文献   
637.
莱河矿于1976年在中国辽宁省的磁铁矿床中首次被发现,许多人对它进行过研究。该矿物为黑色、不透明,化学式为Fe0.582+Fe1.03+Mg0.03Si0.96O4,虽然它的晶体结构近似于橄榄石,但已确定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b。本文作者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高分解能透过电子显微镜对该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它具有假双晶、超结构和显微条纹结构。  相似文献   
638.
1. Syclinal warping at the end of the Cretaceous time?(Phase Ⅲof Yenshan Movement?).Intermont sedimentation.Deposition of the lowerand middle portions of the Kuanchuang Series during the Eocene(and earlyOligocene?)time. 2. Block-faulting and progressive tilting during the late Oligocenetime(Nanling Movement).Accumulation of the "bajada breccia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faulting and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Tanghsien consequentdrainage system. 3. Tanghsien erosion to full maturity during the Miocene time. 4. Prolonged period of chemical weathering.Fossil soils withmanganese-iron pisolites and karst surfaces formed(Pliocene). 5. Deposition of gravels(Late Pliocene?). 6. "Z erosion" of moderate dissection follow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Concretionary Reddish Loams (Lower Pleis cene). 7. Chingshui dissection along old lines,followed by the deposition ofbrownish-gray loams and loess of the Malan epoch(Upper Pleistocene). 8. Present cycle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相似文献   
639.
利用2018年3月18日—2018年9月26日获取的9景5 m分辨率的RADARSAT-2数据,采用小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技术(SBAS-InSAR)对甘肃省平凉市某输电通道进行了地表形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省平凉市某输电通道发现有多处明显的地表形变现象,监测期间累积形变量最大可达7.8 cm,距离最近杆塔约430 m.现场调查与差分干涉测量结果一致,表明利用RADARSAT-2雷达卫星干涉数据监测输电通道地表形变是有效的,在广域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0.
为了对表碛覆盖型冰川边界进行识别并掌握其变化,以伦道夫(RGI6.0)冰川编目为基础,基于Sentinel-1数据运用时序InSAR技术对昆仑山东段表碛覆盖型冰川进行了形变监测。根据2014年10月至2020年9月表碛覆盖下冰川的时序形变情况,将InSAR形变与光学影像相结合验证冰川边界。结果表明:对昆仑山东段研究区域内280条冰川边界的研究中,探测到3处表碛覆盖型冰川,对边界进行调整后冰川面积分别增加0.19、0.1、0.18 km~2。根据时序形变,发现冰川表碛形变呈现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形变与温度、坡向显著相关。另外,表碛覆盖型冰川的变形幅度在(-5,5)cm范围内,暖季变形幅度最大,且地形对突变幅度造成影响。这表明时序InSAR技术可对表碛覆盖型冰川进行形变监测与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