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6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2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7篇 |
大气科学 | 175篇 |
地球物理 | 160篇 |
地质学 | 707篇 |
海洋学 | 183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86篇 |
自然地理 | 1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上扬子区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上扬子区特别是贵州及其邻区的寒武系娄山关群发育一套化石贫乏的浅水台地相白云岩,横跨中、上寒武统,厚度上千米,自北西向南东随着沉积环境水体的加深逐渐相变为开阔海台地相灰岩、陆棚相泥页岩等。由于化石贫乏难以进行详尽的年代地层划分,但是发育石盐假晶泥晶白云岩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水体变浅以及发育颗粒白云岩所反映的水体加深,表明可以应用从岩相序列到沉积相序列的方法对该套白云岩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成为在“海平面变化的框架内探讨沉积相迁移”的典型代表。巨厚的贫乏化石的娄山关群白云岩与下伏厚度较小、产三叶虫化石的陡坡寺组白云质细粒混合岩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们组成了1个二级层序,并可以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陡坡寺组细粒混合岩系代表了二级海侵作用所造成的水体加深,而娄山关群白云岩自北西向南东进积尖灭则代表了二级海退过程所造成的水体变浅。该二级层序本身即是1个总体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其相序组构与三级层序相似,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与那些由岩相序列所组成的若干环潮坪型米级旋回也具有相似性。因此研究区娄山关群白云岩构成了1个复杂而有规律的、独特的层序地层格架,并由此反映了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代表了其古地理演变过程既受制于海侵加深和海退变浅的时间过程,同时又受控于沉积环境水体自北西向南东由浅变深的空间变化过程。娄山关群白云岩的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核心是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以及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并根据这种规律性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32.
西太平洋暖池区气象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TOGA-COARE强化观测资料及卫星资料分析讨论了西太平洋暖池区11-2月间海面气象要素的平均特征。分析发现海面气压平均日变化似乎同中纬度区明显不同。文中还分析讨论了在西太暖池区西风爆发、赤道浅涡、信风逆温及ITCE和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3.
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构造应力场及流体运移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盆地西部油气运聚的规律是:①区域主要构造格架或构造体系控制了构造压力低值区的展布,二级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边界为近南北和北北东向;②由浅层向深层,构造压力低值区的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③盆地西南部油区棋盘格式构造的结点为构造压力低值区;④不同构造层油气流矢量聚集区往往都是构造压力的低值区和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34.
蛇绿岩就位机制可以划分出4种: 1)碰撞仰冲型:被动大陆边缘或岛弧与洋壳碰撞时,俯冲到一定深度的硅铝质物质在浮力作用下折返,并上驮相对完整的大洋岩石圈残片到达地表; 2)增生底垫型:洋底、海沟沉积物及海底较高地形的上层物质从俯冲板块上刮削下来,持续底垫到上覆板块之下,使大洋岩石圈残片逐渐被动抬高; 3)俯冲剥离型:断裂发育相对密集的洋中脊和转换断层等大洋岩石圈薄弱带,在滑脱断层的作用下大洋岩石圈上部层位的物质被剥离,在俯冲作用的驱动下被抬升; 4)角流型:从俯冲板块上刮削下来的大洋岩石圈残片被带入狭窄型或宽阔型增生楔,以管道流的方式进入深部并遭受高压变质作用,由低密度物质裹挟带出并就位至增生楔浅部。变质底板可以限定蛇绿岩就位的开始时限,后就位沉积物可以确定蛇绿岩就位的结束时间。 相似文献
35.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的二叠系包括船山统、阳新统和乐平统。船山统与阳新统之交的黔桂运动主幕不整合面、阳新统和乐平统之交的东吴运动主幕不整合面的不整合特征明显,同时因其代表了研究区沉积盆地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的界面而成为较为典型的I型层序界面。滇黔桂盆地及邻区的二叠系以其明显的沉积相分异而引人注目:在连陆台地上发育含煤地层,而在连陆台地边缘及孤立台地上发育海绵生物礁,形成一个典型的“台-盆-丘-槽”的古地理格局。伴随着强烈的东吴运动第一幕,研究区西北部发生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分布范围较广的峨嵋山玄武岩;东南部的“钦防残留海槽”关闭,使研究区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二叠系与三叠系之交发生的较为典型的台地淹没事件形成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淹没不整合面。根据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指示的规律,研究区的二叠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级层序:船山统与下伏石炭系顶部的地层构成一个三级层序(SQ19),阳新统包含四个三级层序(SQ20到SQ23),乐平统包括两个三级层序(SQ24和SQ25)。在层序地层框架内,系列古地理图和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较为系统地反映了研究区二叠纪复杂而有序的时间和空间相变特征。主要的时间相变面即形成层序界面,具有明显的“跳相”和地层间断现象,由于在不同地点间断的时限不一致而造成“间断面穿时”;沉积环境的空间变化,以及伴随着时间变化中的相带迁移所造成的空间相变,其相应的相变面总是斜交时间面而造成“相变面穿时”;不同沉积阶段的层序具有不同的相序组构,并在空间上形成有序的变化,从而代表了不同的古地理背景。因此,层序地层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结合生物地层特征,这种规律性本身也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 相似文献
36.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Ar-Ar定年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羌塘榴辉岩产于红脊山-双湖高压变质带中段的片石山地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唯一的榴辉岩产地.榴辉岩多硅白云母40 Ar-39 Ar年龄tp=219.3±1.5 Ma;榴辉岩围岩的多硅白云母40 Ar-39 Ar年龄tp=217.2±1.8 Ma,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相同的高压变质作用,与红脊山-双湖地区蓝闪片岩的高压变质时间是一致的.根据已有高压变质年代学资料,从羌塘的红脊山到双湖、那曲地区的巴青以北、昌都的酉西,直到滇西地区,断续分布长达2000余公里的高压变质带为同一期构造事件的产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向南延伸到滇西的重要依据.榴辉岩的定年数据进一步揭示,冈瓦纳板块与欧亚(扬子)板块的主体碰撞时间在220 Ma左右,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时间记录. 相似文献
37.
提出了一种面向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局域精度评估的自适应型抽样策略。结合待研究地图的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局部特征(如土地覆盖变化类别、斑块大小、异质性和优势度),探讨与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精度显著相关的协变量,以预测精度的标准误差作为判断标准,识别需要提高精度预测结果可靠性的区域,以自适应地和逐步定位的方式进行样本采集。基于武汉地区的精度评价结果,自适应的抽取增加100个训练样本使得预测精度的确定系数提高了50.66%,而简单随机抽取的增加样本使得预测精度的确定系数提高了17.22%。试验表明,自适应型抽样策略能显著提高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局域精度预测的抽样效益,减少预测精度的不确定性。模型选择的结果表明,土地覆盖变化类别和优势度指数是最优的协变量组合。 相似文献
38.
基于RS与GIS的干旱区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金塔绿洲为例 总被引:35,自引:17,他引:35
景观生态学是宏观生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遥感的手段获取试验区1990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基础数据,并利用GIS做分析的工具,计算出6个指标值,采用格网化的方法,将研究区域的景观斑块转化成5m×5m的格网,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得出了景观斑块的转移矩阵,为景观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分析打下基础。分析显示:①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3个指标数值上有很大的相关性,只需考虑多样性;②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与水资源的变化密切相关;③绿洲有沙漠化的威胁;④城镇居民点用地扩展迅速,主要在未利用土地上发展,金塔绿洲内城镇居民区有城市化的趋势;⑤城镇居民点破碎化指标值未能真正体现其景观特性,当不考虑少数几个大的斑块时,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的信息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全国历史地震资料的有用信息作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按统一方法处理了大量有感以上地震的文字记载,确字每个独立地震的时间与地点;分区求得地震的有感区长半径与震级的关系式;确定了历史有感地震的最低震级为4;取得了8000余次有感地震垢基本参数;用等震线测定了巨大地震的参数;将有感强震目录统编成全国与几个大区M≥4.0地震目录,按《地震学地震预报实用程序系统》(EPSEIS)的格式要求建库;同时编制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