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煤地质学是以煤的形成、组成、煤系伴生矿产、煤层瓦斯和煤层气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地质学分支。近年来随着我国和世界对煤炭资源安全开采、洁净利用的要求逐渐提高,煤及煤层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煤地质学的研究重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通过分析2011-2015年《国际煤地质学》杂志发表的717篇学术论文,总结了近期煤地质学最新的研究热点与前沿。研究发现:煤层气资源评价以及与煤层气开发关系最为紧密的煤储层物性研究是各国煤地质科技工作者最为关注的热点;煤中的矿物质和元素地球化学一直为人们所重视;与煤的形成、开采和利用相关的煤岩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煤的自燃、燃烧与环境,沉积环境与煤炭演化,地理信息系统与矿区环境监测,矿井瓦斯,矿井构造,矿井水和煤的热解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开展;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前,对于饱和砂土地震液化虽然可以给出明确的定义,并与地面喷水冒砂分别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以下述现象作为区分有无液化的宏观标志:(1)平坦场地的喷水冒砂;(2)倾斜场地的侧向滑移;(3)地面建筑物的沉陷、倾斜以及某些埋藏构筑物的上抬等。由于地震液化现场多为平坦场地,加之在广大的液化区地面建筑物分布不  相似文献   
16.
《世界地理研究》2007,16(2):45-51
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经过数年市场化改革和体制转型,实现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本文基于匈牙利房地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探讨并分析了匈牙利政府在国内房地产业相关发展政策及管理举措方面可供借鉴的若干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尔泰山麦兹向斜铅锌矿物化探异常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物化探的评价研究,探讨了区域化探异常的展布与铅锌成矿的关系,总结了该区的三种典型矿床的物化探异常特征与评价准则,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1.前言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列宁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事故.该事故在世界上是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逸出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气的事件,逸出的大量物质从空中被输送到遥远的地区,造成对欧洲许多地区的污染(Smith和Clark,1989).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因受雪的反馈作用而加强.通常对此的解释为:较暖的地球积雪覆盖面减少从而导致这样较暗的星球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在十七个大气环流模式中,我们应用海面温度扰动作为表征气候变化的一个量,对这些模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这种解释过于简单,并指出,云的相互作用和长波辐射都可能导致额外的加强或缓和增暖的作用.在十七个气候模式中,雪反馈净效应的量是显著不同的,该量在一些模式为弱负反馈,而在其它的则为强正反馈.  相似文献   
20.
刘世荣  孙振亚 《矿物学报》1995,15(3):276-280
本文利用EPMA和AEM对预先富集的碳质体中的微细粒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均以偏小的高成色金胶粒被非晶态的碳质体吸附、包裹乃至碳质与之形成碳壳。由研究结果认为:①碳质中金可能析出于胶体凝聚作用;②应该注意有机质以机械方式搬运金粒的可能性;③碳质包裹金粒及在金粒表面形成碳壳是碳质体与金紧密结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