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399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356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1095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30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洋甲烷水合物是一种“未勘探”的气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西永一井”位于我国广东省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上。是石油工业部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组织钻探的。钻井揭示的地层有第四系、上新统和中新统。为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主要是一套生物礁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层段夹有白垩。含有丰富的有孔虫、腹足类、钙藻及珊瑚等化石,总厚度为1200多米,覆盖在前寒武纪花岗片麻岩之上。 在分析有孔虫化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介形类化石,经张锡南、梁名胜和陆秀芳等同志研究,并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德琼同志和地质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关绍曾同志的审定,共有8科13属24种。其中一个未定属(可能为新属)、5个新种和7个未定种。介形类化石主要产在上新统,其次是第四系,中新统少见。 第四系见有:  相似文献   
13.
南海黄鲷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常规的生物学调查方法并取黄鲷性腺做石蜡切片,用显微镜观察黄鲷的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其结果表明,南海黄鲷精巢可分成6期,精巢5期的成熟度指数为1.62%~2.71%,平均值为1.99%.雌性生殖细胞可见5个时相,卵巢发育也相应分成6期,卵巢5期时的成熟度指数为8.90%~13.90%,平均值为9.45%.南海黄鲷的繁殖期在11月至翌年的4月,繁殖高峰在12月至3月,黄鲷的产卵类型属于在同一繁殖季节中多次产卵类型.本文还对黄鲷的雌雄同体现象、繁殖力、繁殖时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989-1999年开展光诱鱿鱼浮拖网渔具渔法研究的生产试验结果为:1998年生产试验86个夜(航次),总产量33.225t,其中鱿鱼产量为12.470t,占总产量的37.5%,总产值139000元,比同村光诱敷网的平均产量(31.62t)高5.1%左右。1999年生产试验80夜(航次),总产量54.66t,其中鱿鱼产量31.92t,占总产量的58.4%,总产值187000元。试验网产量比同村光诱敷网的平均产量(45.64t)增产19.76%,产值增加22.65%,鱿鱼产量占总渔获量的比例提高近10个百分点,投入产出比为1:1.684。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试验目的。此外,文中还讨论了水上灯数量,网具规格和柔性网板等对生产效果和捕捞对象的影响及适应性情况,并建议开展光场强度及其分布的海上实测和光场强度对鱿鱼,趋光性鱼类的行为习性以及生长影响等试验研究,制定出光诱鱿鱼浮报网和敷网作业诱鱼灯数量和分布标准,以合理利用鱿鱼和中上层鱼类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阐述把维生素B12生产菌添加到培养水中培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的买验。共18株细菌分离于轮虫培养池,其中,有一株产维生素B12的假单胞杆菌TP4对轮虫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把TP4菌株培养后,加入到2L的烧杯和500L的水槽中培养泰国S型轮虫时.在9d(天)和6d(天)中,轮虫密度从124~139和242~288个体/ml增殖到4,417~5,540和1,017~1,254个体/ml,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6及2~3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由微机进行实时控制的MMC-1型阴极保护自动监测仪的组成、性能及其工作过程。重点介绍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中所考虑的问题。该监测仪目前正在连云港二码头控制室正常运行。实践使用表明:不但提高了测试精度,防止了漏测漏记的现象,而且为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了阴极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西永一井位于我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上,井深1384.6米,钻入基底变质岩百余米,其上为1200余米厚的沉积盖层——碳酸盐岩,它不仅揭示了我国南海晚第三纪的沉积面貌,也为我们研究南海地质构造特征提供了资料.一、地层简述西沙群岛西永一井的上第三系为一套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与上覆第四系为整合接触,与下伏花岗片麻岩为不整合接触.现将西永一井地层层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期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石油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中国东部(包括沿海大陆架)的早第三纪陆相地层中,陆续发现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海相自生矿物,大量事实表明,在早第三纪沉积过程中发生过多次海水进退.这一发现,引起了很多地质工作者的兴趣,纷纷开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但到目前为止却很少有人涉及到海侵期或海水影响期的划分.笔者从1976年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探讨海侵或海水影响与石油地质的关系.经过综合研究分析,在大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东部早第三纪(?)少可以划分出五个海侵期或海水影响期:泰州期(E_1)、(土布)心期(E_2~1)、纯化镇期(E_2~3)、沙河街期(E_3~(1-2))和东营期(E_3~3),下面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海洋志》编写工作会议于1983年7月21—22日在青岛山东海洋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海洋志》编委会委员、各篇章的编写人员及有关单位的领导同志共50余人.《海洋志》是山东省志的一部分,将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海洋科学的志书.全志将包括概述、海岸、港湾和岛屿、海洋地质地貌、海洋水文、海洋化学、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防和海洋事业机构等十篇共四十五章,预计达70万字.参加编写的单位有:山东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北海舰队、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及青岛市属有关单位.会议由山东省《海洋志》编委会主任,山东海洋学院副院长侯连三主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董一博先生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讲了话.山东省志编委会负责人辛玮、席星加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在会上介绍和传达了全国地方志、山东省志编写情况及有关精神,并回答了编写人员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盐田水域多纹膝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