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472.
鲍锟山  杨婷  肖湘  贾琳  王国平  沈吉 《地理学报》2021,76(9):2283-2296
为了探究过去150 a来大气粉尘沉降历史及其对季风边缘区和季风影响区的影响差异,利用长白山典型雨养泥炭灰分粒度、成岩化学元素、210Pb和137Cs年代等指标重建过去大气粉尘变化,并与大兴安岭摩天岭雨养泥炭粉尘记录进行比较。东北山地泥炭灰分主要以粘土颗粒和粉砂颗粒物为主。中值粒径和成岩元素特征也初步揭示东北山地泥炭中矿物灰分主要源于蒙古国和中国北方沙漠和沙地的土壤尘。大气土壤尘降通量自19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区域近代化、工业化和战争等人类活动强度增加一致。在过去60 a间具有减小的趋势,与区域自然尘暴的监测数据吻合较好。东北地区长距离传输的大气土壤尘降通量背景基线为(5.2±2.6) g m-2 a-1。长白山大气土壤尘降通量(5~38 g m-2 a-1)小于大兴安岭(14~68 g m-2 a-1),揭示了大气尘降随着与尘源区的距离增加而递减,对东北地区西部的影响要强于对东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3.
2.较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H、C、O、S等元素同位素相对丰度在自然界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明显的分馏.分馏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受环境物理化学条件控制,在平衡条件下,根据地质体两相之间的同位素丰度可以定量计算成岩成矿作用的温度等参数.因此,稳定同位素是地质作用的示踪剂,是地质环境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474.
华北断块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岩石圈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华北断块区是我国最古老的岩石圈断块。它经历了前古生代的形成及古生代的平稳发展阶段而进入中、新生代的激发阶段。我们运用地质历史分析与地质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区中、新生代的建造和改造历程、地壳和岩石圈结构,探讨了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建立了岩石圈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75.
本文提出了锋面假相当位温(θ_(se))图作为分析锋面的一种工具.根据个案例子的锋面上界 θ_(se)图分析,发现锋上 θ_(se)还不是均一的,并且它的极值随时间有着相当可观的变化.本文讨论了这结果,指出这表明锋面不是一个简单地总是由同一物质总组成的物质面,而是在锋前锋后连续不断的经历着锋生锋消过程,有着它自己的新陈代谢的一种构造.最后讨论了这些事实在锋面分析和数值预报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6.
本文介绍一个首次在我国发现的新类型盐湖镁硼酸盐矿床,并着重讨论其矿物组合及成因的若干特征。这一矿床系作者同沈晋明、王彦明、闵霖生等同志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考察工作中发现的。在室内工作中,承谢家荣、郑直工程师多方指导,朱念秀等同志协助清绘图件,谢先德等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作者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477.
陈雄山 《气象学报》1964,34(4):443-461
考虑地形及加热作用,建立了一个大气环流数值试验准地转二层模式。在辐射加热中考虑了云对长短波辐射的影响,而假定云的出现与否仅依赖于垂直速度。在模式中放置了北半球实际的地形及海陆分布,而下垫面的温度由求解下垫面热传导方程得出。把方程组化成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用Runge-Kutta方法在电子计算机上求解。 在不计扰动的情况下,在具有年周期的太阳短波辐射的作用下,逐渐建立起下垫面纬圈平均温度梯度及基本气流。下垫面温度具有很清楚的季节变化,位相落后于太阳短波辐射一个月,求得的冬夏季的下垫面温度值与实际的气候值相当。基本气流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风速减弱,急流向北移,冬季风速增强,急流向南移,位相落后于太阳短波辐射一个多月。 北半球实际的海陆分市的热力特性,在冬季能使亚洲及太平洋上空变冷,并能使大西洋及欧洲上空变暖。在非绝热加热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下,在冬季出现了随时间变化着的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以及冷空气活动过程。这种冷空气活动有其偏爱地区:起源于苏联新地岛上空,并向东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78.
泉州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泉州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1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次为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薮枝螅(Obeliasp.)、纵条矶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外伪角涡虫(Pseudoceros exoplatus)、柄涡虫(Stylochus sp.)、僧帽囊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巴西地钩虾(Podocerus brasiliensis)、强壮板钩虾(Stenothoe valida)、镰形叶钩虾(Jassa falcata)和角突麦秆虫(Caprella scaura)等种类。该海区污损生物全年均可附着,种类丰富且附着强度大,附着盛期在4—11月,月板、季板、半年板和周年板的平均附着生物量分别为2 624g/m2、5 309g/m2、6 210g/m2和8 247g/m2,夏季可达11 295g/m2。随着试板浸海时间的延长,试板上污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且结构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79.
哈拉湖位于青海省境内祁连山系西部,属于高山内陆湖泊。对哈拉湖域进行了植被样方调查及表土、湖底表层沉积物花粉分析,结果显示该流域表土花粉组合能较好地反映样方植被群落特征,高寒荒漠草原植被样点花粉组合以蒿属、菊科、藜科花粉为主,高寒草甸样点莎草科花粉占绝对优势。R值分析结果显示藜科、莎草科和蒿属花粉具有超代表性,而禾本科、菊科、豆科花粉具有低代表性特征。湖底表层沉积物中的花粉分析结果显示湖泊沉积物花粉受控于湖泊近源植被,花粉组合能较好反映湖区整体植被特征,花粉分布具有均一性。沉积物表层花粉组合以蒿属、藜科为主,双气囊型花粉如云杉属、松属等少量出现,表明河流和风力是哈拉湖沉积物花粉输入的主要动力。该研究为在哈拉湖地区利用花粉重建古植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0.
近35年来,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在大亚湾潮下带和潮间带进行了软体动物群落生态、种群生态和污染生态研究,揭示了不同生境软体动物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为渔业生产和生态评估提供了基础资料。但早期有关文献难觅、信息不畅,导致软体动物分类存在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现象,一些中文学名和拉丁文学名张冠李戴,历史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等。作者提出了几点研究展望:(1)加强软体动物分类基础研究和科普宣传;(2)建立软体动物群落生态大数据式研究规则;(3)建立软体动物数据库;(4)人工智能及其他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入。本文可为科技工作者制订较完善的研究计划以及获得更精准的研究结果提供参考,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