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流域汇流计算的动力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82.
由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郭康发现的“嶂石岩地貌”及其论文《蟑石岩地貌之发现及其旅游开发价值》在地理学报(47(5).1992)发表后,受到国内外地理、旅游及新闻界一些人士的关注,后于1993年9月在河北石家庄市赞皇县嶂石岩召开的“蟑石岩地貌”学术考察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给予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383.
黔中隆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黔中隆起”是南华纪一早古生代期间与南华裂谷造就的湘黔桂盆地演化有关的盆缘隆起。“黔中隆起”活动与盆地沉降曲线很好的吻合性证明了这点,二者是一对挠曲偶。这就是“黔中隆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伴随南华裂谷盆地的开合过程,“黔中隆起”经历了南华纪晚期雏形出现、震旦纪一奥陶纪水下发展、奥陶纪末期至早志留世古陆发展直到志留纪晚期的消亡。它不仅控制了当时该地区的古地理、古构造格局以及这段时期地层的垂直发育序列和横向分布、变化,而且对陡山沱组磷矿、石炭系九架炉组含铝岩系等形成分布、黔中地区后期岩浆活动及构造变形都产生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84.
西藏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是在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中发现的首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其独特的成因及成矿地质背景预示着在冈底斯南缘具有巨大找矿潜力。对矿区开展大比例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研究该矿床成矿元素分带特征,结果显示:Pb、Zn、Cd、Ag、Au含量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偏差均较大,表明该系列元素整体的富集强度和富集能力比较高;聚类分析显示Pb、Zn、Cd、Ag、Au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表明该组元素与成矿具有密切关系;单元素异常按累积频率达75%、95%和98.5%进行分级,最终圈定2个具有找矿潜力的异常区。基于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期为冈底斯成矿带找矿工作提供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85.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成绩也越来越接近,有时甚至不易区分,这时若还用如皮尺这样的传统测量仪器就很难满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要求,这就要求采用更加精准的测量仪器和手段裁定比赛。“数字奥运”是适应全球进入信息社会,实现“科技奥运”承诺的系统工程。本文提出将全站仪这种精密测量仪器应于于奥运会田赛项目的测量,阐述了其测量的数学原理,分析了误差来源并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提出了如何结合计算机网络及通讯设备建立奥运会田赛全站仪自动测定系统,实现自动、实时、准确地裁定和报告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86.
在岩溶山区进行隧址选择时,隧道与溶洞之间的防突岩体厚度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岩溶隧道修建过程中,若岩墙厚度保留过小,则岩溶水涌出造成安全事故、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目前涌突水破坏分类较为笼统且大多忽略了隧道围岩的岩体结构对防突厚度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岩溶隧道围岩的结构类型、溶洞与隧道之间的相对大小和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涌突水破坏...  相似文献   
387.
震灾的感悟     
笔者想就阪神·淡路大震灾和土耳其大震灾谈几点感想。震灾将反复发生也许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 ,但我仍要这样说。地震直接袭击不具备抗震性能的设施 ,就会夺去人的性命。例如 ,1 978年宫城县近海地震中的砌块墙、1 995年阪神·淡路大震灾时的老旧木结构房屋、土耳其大震灾中未达抗震设防标准的细钢筋混凝土柱和砖墙。虽然日本经过多年的探索 ,也主张停止使用砌块墙 ,改用篱笆墙 ,并提倡对使用 3 0年以上的老旧木结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 ,情况并未有多大改观。因此 ,当东京遭遇大地震时 ,那些砌块墙和木结构房屋能不再次毁…  相似文献   
388.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沉积微相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里塔格组作为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含油气层段引起广泛关注, 但沉积微相分析及其对有利储层控制研究尚且薄弱.研究利用大量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 开展了精细的微相分析、高精度的层序对比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等研究.在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台地内识别出9种沉积微相(Mf1-Mf9), 概括出台缘礁-滩型(MA1)、台缘-台内滩型(MA2)和台内环潮坪型(MA3)等3种微相组合, 在三级层序内以次级海泛面限定的四级层序中可发育一个或多个微相组合.在高精度层序与沉积微相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主要储层段即良里塔格组SQ2高位域的沉积微相模式, 重点揭示了台地边缘各微相发育分布的差异.高能微相是良里塔格组有利储层的物质基础, 易受准同生大气淡水溶蚀且更易产生裂缝从而形成优质储渗体, 低能微相在构造裂缝、埋藏岩溶和(或)表生岩溶叠加改造后也能成为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389.
巴丹吉林沙漠周边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的野外调查,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对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共计植物37种,各区域重要值大于0.1的物种中,灌木和半灌木占优势;(2)8个区域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差异显著,区域5(北部)和7(西部)因含有单物种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区域;(3)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层次中,8个区域的灌木层片每个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草本层片在8个区域中多样性水平差异显著,由于荒漠区植被物种稀少、数量少,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4)巴丹吉林沙漠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生态系统脆弱,对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生态系统重建时应该关注各种生态型植被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390.
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简述了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岩石高速摩擦实验方面的进展。为了深化断层与地震力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了一套旋转剪切低速-高速摩擦实验装置,可开展滑动速率介于板块运动速率(cm/a量级)至地震滑动速率(m/s量级)的岩石摩擦实验,其中高速摩擦性能填补了实验室的技术空白。以此为依托,围绕汶川地震断层带力学性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高速摩擦实验。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断层泥的高速摩擦性质具有一致性,其高速滑动下显著的滑动弱化必定在汶川地震中极大地促进了破裂的扩展;断层弱化的主导机制是与摩擦生热相关的过程,包括凹凸体急速加热弱化和热压作用;断层泥在经历高速滑动弱化之后摩擦系数可在5~10s内恢复0.4,断层强度的快速恢复是同震主破裂带余震减少的原因之一。基于对实验装置现状和现有成果的分析,展望了近期实验室岩石高速摩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