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柴宿县 《地下水》2010,32(4):175-176
介绍了涡阳花沟区28-5煤田孔粘钻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加强对泥浆比重、滤失性和流变性能的调整,对预防孔内发生粘钻事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2.
首先,深入分析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面临的时代背景,指出当前城镇化政策、区域格局、管理模式正处于不断变化中,城镇化模式、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其次,结合我国各地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践经验,指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表现出政策性、综合性、立足部门事权、落实战略意图、注重时序引导、强化近期实施、增强针对性等发展动向。最后,基于可实施的理念,从8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框架。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宏观特征、活动性等方面对仙女山断层进行研究,论证了仙女山断层是由不连续的活动性质各异的三段组成,即仙女山段(北段)、都镇湾段(中段)、桥沟段(南段)。在此基础上综合形变资料、地震活动情况,运用活动断层障碍点理论观点和调整让位观点及经验公式推测了未来在此断层上可能发震的地点和最大地震震级。  相似文献   
24.
均匀半无限体中表面源激发近表面波场由瑞利波主导,当浅部存在异质体,前行瑞利波发生散射,异质体周围表面波场响应谱发生变化。当异质体长度相对波长较大时,由异质体上方表面质点响应谱提取绕射波频散曲线可分析异质体与周围介质刚度差异对绕射波传播特性的影响。与含软层或硬层半无限体中瑞利波特性比较,可以发现绕射波具有与瑞利波类似的传播特性。异质体上方谱变化特征与异质体和周围介质间刚度差异有关,本研究基于异质体绕射波与入射瑞利波位移结构差异解释谱变化现象。结果表明:异质体上方谱与周围谱明显不同,在偏移距−波长域,相对于前方波场,软质体上方谱密度整体呈减弱趋势,硬质体上方谱密度整体呈增强趋势。根据谱密度变化对应偏移距、波长及谱密度强弱,可以预估异质体在传播方向的位置、埋深,并识别异质体类型。  相似文献   
25.
灾害经济学学术讨论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地震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保险学会和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建国以来首次全国性的灾害经济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5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本文介绍了会议概况,概述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建立灾害经济学的必要性;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预防的经济问题;灾害的救治和经济损失补偿;灾害经济统计问题;并介绍了与会代表的几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草莓"水晶的包裹体及其成因,本人首先利用电子探针对包裹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偏光显微镜鉴定包裹体的光性特征,初步判断其矿物种属,再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对包裹体的矿物成分加以验证,最后根据已学知识和资料来浅析"草莓"水晶的成因。  相似文献   
27.
王宇凡  柴康妮  卓云霞  冯长春 《地理学报》2021,76(12):2944-2963
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本文以房屋面积、设施条件、建筑年代和社区类型来衡量流动人口住房质量,运用空间统计工具探讨了中国310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流动人口住房整体水平虽不及本地居民,但差距并不悬殊;②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高,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住房质量4个方面各有劣势;③ 按照行政等级和规模等级划分,中等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好,超大城市住房质量最差;④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各指标高、低值集聚区的分布格局存在一定差异;⑤ 流动人口个体(内部特征)和流入地(外部特征)因素对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方面;⑥ 中小城市和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决定因素及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选用三次样条函数对北斗高轨卫星的轨道数据进行插值计算,结果表明,三次样条函数基本没有龙格现象,但插值模型中含有明显的随机性系统差,因此本文采用附加系统差的最小二乘配置,对三次样条的插值结果进行处理,使精度提高了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29.
地质学学科资助格局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资助格局自我国实施自然科学基金制以来(1982~1997),地质学学科共资助各类项目1507项,总经费1539820万元。其中自由申请项目1245项,经费1035800万元;高技术探索项目1项,经费45万元;青年基金项目205项,经费1408...  相似文献   
30.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形成与日喀则弧前盆地沉积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被时代连续的日喀则群沉积覆盖及其形成时代(120-110Ma)与冈底斯弧开始发育的时代(115-100Ma)十分相近的事实使人们有理由提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是否代表着印度板块与拉萨地块间的特提斯-喜玛拉雅洋残迹的疑问。根据近期的研究,笔者认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不是形成于三叠纪的特提斯-喜玛拉雅洋的残迹,而是特提斯-喜玛拉雅洋向拉萨地块俯冲的初期(阿普第-阿尔必期),由俯冲作用在冈底斯弧前地区引发的海底扩张作用形成的一种俯冲带上叠型蛇绿岩(supra-subduction zone ophiolites).至森诺曼期,弧前海底扩张作用停止,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开始向南仰冲,在其南侧形成增生杂岩楔。仰起的蛇绿岩开始向日喀则弧前盆地提供蛇绿质碎屑,如冲堆组。森诺曼期-土仑期,盆地接受了一套深水复理石沉积,沉积物源部分来自南部边缘脊的蛇绿质碎屑,而大部分则来自北侧的弧火山岩和岩浆岩碎屑。森诺期-路坦丁期,盆地逐渐变浅,接受了浅海-滨海沉积,物源均来自北部的岩浆弧。至始新世末期,发育在盆地南侧的增生杂岩楔与印度板块发生碰撞,日喀则弧前盆地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