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11.
多调合一是实现调查成果数据融合,从源头上解决数据多样、数据冲突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该项工作的完成需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的调查监测评价体系,协同开展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工作.因此,首先需要在空间上保持基础调查单元划分的有效性,才能保证专项调查单元能够通过基础调查单元进行归并及获取;其次,需要在基础调查和专题调查中保...  相似文献   
312.
海洋盐度在水循环、海洋环流、海洋生态系统、全球天气和气候变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观测的限制,以往对海洋盐度的研究相对匮乏,对其进行预报的工作更为少见。本文采用线性马尔可夫模型对印度洋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开展初步的预报工作。根据混合层盐度收支方程,选择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SSS等物理量的异常值作为模型的组成部分,对印度洋SSS开展预报工作。结果表明,马尔可夫模型可提前9个月对印度洋SSS进行较好的预报。此外,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海表面高度异常(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和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系数等遥相关因素的加入可将线性马尔可夫预报对印度洋SSS的预报效果(相关系数)平均提高10%。利用改进的模型对印度洋SSS进行提前1~11个月的“实时”预测,得出预报的SSS时空变...  相似文献   
313.
根据长江口水域长期验潮站的潮位资料进行大量深度基准面传递试验,研究了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与潮汐类型值差、传递距离、地形环境特征之间的具体数值关系。该研究成果对长江口水域里深度基准面传递精度指标估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14.
船载重力测量数据不同测区系统偏差纠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近海海域船载重力测量数据特征,并提出了消除不同测区之间重力测线上重力异常存在系统偏差的方案。提出了参考线的选择标准,利用参考测线上交叉点处的残差重力异常不符值,纠正其他测线重力异常的新思路。结果表明,对测线重力进行纠正后,不同测区的重力值不存在系统偏差,交叉点处不符值明显改善,测线上纠正后重力异常明显优于纠正前的重力异常。  相似文献   
315.
利用调和常数内插的局域无缝深度基准面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实现局域水域垂直基准间的无缝转换,从深度基准面计算原理出发,根据潮波传播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汐调和常数内插的无缝深度基准面建立方法,该方法较传统常用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长江口区域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并在该区域建立了无缝深度基准面模型。  相似文献   
316.
提出了基于参数化模板技术的电子地图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参数化模板技术,通过用户配置和修改模板,实现电子地图的快速高质量设计。将参数化模板技术引入到电子地图设计中,详细介绍了参数化模板技术在电子地图设计中的应用,并以此开发了一个电子地图设计系统,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317.
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GPS水准高程转换方法,该方法是对现有基于BP神经网络GPS水准高程转换方法的改进。考虑了重力长波项和地形改正项等因素对GPS水准高程转换的影响,并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使其不仅在平坦地区而且在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区也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重力信息缺失的困难,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18.
于2002-2005年在珠江口海域大万山岛海洋环境监测站设立一个大气监测站,采集了120多个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TSP(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与元素Cu、Pb、Cd的浓度.结果表明,Cu的浓度有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Pb与Cd变化缓慢,浓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19.
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岩石成因——对岩石圈拆沉作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造山后脉岩组合是在寄主岩基冷却之后形成的,可能是造山带应力场转换的标志.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末期以及太行山-燕山造山带晚中生代花岗质岩基中广泛出露这种类型的脉岩,可划分为煌斑岩质,玄武质,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和富硅花岗质等5组.主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它们是不同的原生岩浆固结的产物,相互之间不存在重要的分离结晶,同化混染和岩浆混合作用的关系,因而要求软流圈/岩石圈系统不同圈层的源区岩石同时达到部分熔融的条件.结合已有的高温高压实验,区域岩石圈结构和地质事件序列的分析,认为岩石圈拆沉作用是造山后脉岩组合形成的最合理触发机制.简单热模拟表明,软流圈窗顶界埋深达到一定深度时(例如昆仑造山带为82km),可以满足处于不同深度位置的中性麻粒岩,基性榴辉岩和地幔橄榄岩同时发生部分熔融.这时,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可以有6~8个产生岩浆的位置.热的软流圈物质快速涌入软流圈窗,不仅触发地幔岩的减压熔融,也可能导致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挤压转换为伸展,为岩浆的快速侵位创造了条件.所提供的岩石成因模型可以更合理地解释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地质特征,主元素和痕量元素特征,也可以满足同位素体系变异所要求的条件.  相似文献   
320.

GRACE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海底沉积物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利用2003-2014年间的GRACE RL05数据,采用同期的测高数据对海面高变化进行改正,使用水文模式数据和基于均一假设的尺度因子估计方法处理泄漏误差,反演了东海地区的沉积物变化情况,并对GIA效应进行了改正.结果表明:东海入海口处沉积物的平均变化速率为5.44±0.88 mm·a-1,最大值出现在浙江沿海地区,变化速率为6~7 mm·a-1;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河口处沉积速率大,远离河口的大洋地区沉积速率小的特征.在时空分布上均与实测数据很好的吻合.沉积物变化时间序列的周年项振为6.8 cm,周年变化主要与东海泥沙扩散路径相关的海洋环流模式有关;半周年项和两周年项振幅分别为0.6 cm和0.7 cm,这两项变化主要与长江流域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变化有关.最后,分析讨论了本文沉积物监测方法推广到其他地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