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珠江口海域及其邻近的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经济的高速发展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质量,陆源污染物逐年增加,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珠江口海域已成为我国近岸污染严重的海域之一,污染正在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为有效开展珠江口海区综合整治,实现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珠江口海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解决向海洋排污和防止海域污染的问题、该海域目前和将来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2.
为了探讨沉积物中主要化学元素硅、铝、铁和碳酸钙等在太平洋中部的分布规律,并为深海沉积作用及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依据,我们对太平洋中部28个测站所采集的30个沉积物表层样和两个岩芯,进行了硅、铝、铁和碳酸钙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63.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气候的若干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东胜 《海洋预报》1993,10(4):23-2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海-气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探讨了海-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的若干影响。结果表明:①我国许多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准3.5年振荡周期,这一特征与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面温度也表现出强烈的准3.5年振荡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②我国气温与南方涛动存在着遥相关的事实,可以作为早期识别埃尔-尼诺的信号;③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到副热带高压强弱和位置的变化,是导致我国东部夏季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斜坡南部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超高压高温L气田。但针对该气田内部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成因等问题研究较少,制约了本区勘探的进展。文章基于天然气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区域石油地质条件、烃源岩特征及包裹体分析等资料初步揭示天然气的类型和气藏差异成因。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上看,L气田中L1、L2和L3气藏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在天然气干燥系数及重烃碳同位素值组成等方面差异较大。尽管天然气均为煤型气,但可依据甲烷、乙烷及丙烷碳同位素值及δ13C1-δ13C2等参数细分为M型和S型,M型主要与梅山组烃源岩有关,S型主要来自三亚组;从不同类型天然气的分布看,从近凹中的L1气藏至近隆的L3气藏,天然气类型由既有M型也有S型转变为以S型为主,这一差异与烃源岩生烃过程、气藏的空间位置及垂向充注过程密切相关;从气藏形成过程看,凹陷斜坡南部梅山组和三亚组烃源岩在全新世进入高过成熟阶段;近凹一侧梅山组和三亚组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沿断裂进入黄流组成藏,形成L1气藏,近隆一侧三亚组天然气进入梅山组二段成藏形成L3气藏。  相似文献   
65.
柳州市糯玉米高产稳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得出糯玉米的单产、发育期天数、双苞率、穗行数、行粒数、秃顶度等产量因子。以确定高产量的形成与这些产量因子之间的关系:穗行数、行粒数的数值越大,产量就越高。秃顶度则相反,产量高秃顶度小,产量低秃顶度大;高积温易形成高产量,降水条件要求充足且分布均匀也有利于高产量的形成,在南方地区略少的日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分析了气象要素对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的影响:降水有利于高穗位的形成,日照则相反,秃顶度与雨日呈负相关,与日照呈正相关,穗行数与积温呈负相关。行粒数与积温呈正相关,与日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6.
最近几年,计数管的电流工作状态被广泛地利用来测量射线强度,因而大大地简化了电路。在电流状态时,射线强度不是根据平均计数率而是根据流经计数管的平均电流测定的。采用这种方法测量强度的可能性在于:在计数管电压不变以及温度固定的情况下,每次放电放出的电量实际上是一样的,这样,计数管似乎也就成了电流脉冲的整形器。电流状态下计数管的连结电路示于图1。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空间-语义双重约束角度,提出一种顾及空间邻近和功能语义相似的建筑物空间分布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建筑物的空间位置邻近性(即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约束进行聚类,获得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模式和建筑物间的空间邻近关系;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语义相似性约束进行分割,获得建筑物的初步聚类结果;最后,考虑簇内相似性与簇间差异性进行整体优化,获得最终聚类结果。试验验证表明,本文方法比现有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识别空间邻近与功能语义一致的建筑物群,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中对建筑物进行语义层次综合和对城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68.
利用脉动测振方法对荆江大堤堤面沿线土层进行了实测研究,并对实测记录进行了傅氏谱分析。结果表明,沿堤土层绝大部分属于二类土地基,但有若干堤段土层属于由松散的粉、细砂所构成的三类土地基,且饱和程度非常高,有产生管涌和地震动液化的可能,应予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69.
在分析了1881—1969年气温距平世纪变程、北纬25°—70°地带气温平均经向梯度世纪变程和苏草原、森林草原地区总降水量的世纪变程得出,从本世纪上半叶起,有明显的变暖趋势,高纬地区冷半年尤为明显,30年代达到最大值。另外还看出,当平均气温升高和经向温度梯度减小时,湿润条件不稳定地区的降水量出现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
在谈到提高地质勘探工作效率的途径时,不能把勘探技术问题和方法上的任务分隔开来,因为对方法上的任务的布置能决定完成这些工作的一定的技术条件。因此,对某一个矿床的勘探工作采用先进的措施时,应该从编制地质勘探工作的设计开始。具体根据所采用的工作方法,选择最合理的组织技术措施,以最节约的方法完成这些工作。工作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是否根据了矿床的地质特征而采取了最合理可行的工作方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