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国际岩石圈计划及其组织;中国岩石圈计划及其组织,以及近年来岩石圈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2.
虎门地区的断裂构造特征及近期活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现场调查、岩芯切片分析、土壤汞气测量、~(14)C年代测定及地震台网观测资料为基础,参考前人的工作结果,对虎门区段的断裂发育特征、挽近地质时期的活动性作了分析和论证。发现虎门河道及其两岸发育有北北西、北东东、北西和北东四组断层,其中顺珠江河道发育的北北西组断层活动年代较新,但断续、成组出现,未见贯通性的深、大断裂。所有断裂主要活动于晚更新世晚期以前,晚更新世以来全区缓慢上升,平均上升速度为0.1~0.5毫米/年,某些北北西向断裂存在0.05~0.1毫米/年的逆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历史上未发生破坏性地震,布台观测期间未记录到当地地震。认为虎门大桥区段的地震地质环境比较稳定,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33.
中国东南部从捕虏体推导的地温和上地幔组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玄武岩和金伯利岩深位捕虏体的研究可为岩石圈热演化和上地幔顶部的组成提供重要的信息。许多学者(Kushiro等,1976;Mercier,1979)认为火山岩中的捕虏体是被岩浆迅速带到地表的,在搬运过程中没有发生再平衡,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因此对捕虏体适当的矿物组合使用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可以重建捕虏体被岩浆携带到地表这一进程期间下覆  相似文献   
34.
安徽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景观和公园建设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林 《安徽地质》2003,13(1):74-79
“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国家地质公园体系的建立,是地质工作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国土资源部已批准我省黄山、齐云山、浮山、八公山4处国家地质公园,本文简要论述了4处各具特色的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和地质景观,分析指出了当前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5.
The strongly deformed eclogites are well developed in ultra-high pressure jadeite-quartzite zone of the Dabie Mountains, Eastern China, and garnets had been deformed strongly. Observations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dentified not only structur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occurring as free dislocation, dislocation loops and dislocation walls, but also clusters of water molecules present in the deformed garnet. Using infrared spectroscopy, two types of hydrous components are identified as the hydroxyl and free-water in the garnet. Based on analysis of microstructure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in garne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of petrology, the clusters of water molecules were considered to lead stro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garnet by dislocations because of mechanical weakening.  相似文献   
36.
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充分发挥了基础产业的作用,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矿产资源利用 是安徽省一批矿业城市如"钢都"(马鞍山市)、"铜都"(铜陵市)和"煤市"(淮南市、淮北市)等得以建设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但同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一系列天然岩、水、土的环境地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即产生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给这些矿山城市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已造成的环境破坏、人员和经济损失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比较严重,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在局部地区引发了矛盾和纠纷.它既对当前的城市发展不利,又影响了未来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讨论安徽省矿山城市固体矿产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的类型、基本特征及成因,并初步提出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7.
希勒克特哈腊苏铜矿位于阿尔泰铜矿带南缘,即原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内。初步的研究和钻孔资料表明,铜矿体完全受斑岩体(石英闪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控制,矿石具细脉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黄铁矿以及少量的磁铁矿、斑铜矿和镜铁矿。其中磁铁矿形成早于黄铜矿,指示了岩浆具有较高的氧化状态。矿化蚀变分带与斑岩铜矿基本相似,岩体内见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接触带见石英绢云母化,围岩见青磐岩化。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埃达克岩(adakite):高SiO2(63%~66%)、高Al2O3(15%~17%)、富集Sr(378×10-6~447×10-6)、无负Eu异常、亏损Y(10×10-6~14×10-6)和Yb(1.3×10-6~1.5×10-6)以及低的Sr同位素初始值(0.70439)、高的(εNd)t(+6.9~+8.2)和低的δ18OV-SMOW(<10‰)。其Rb-Sr等时线年龄为(332.8±8.5)Ma,为早石炭世侵位的产物,其形成与蒙古洋板块向南俯冲造成的洋壳部分熔融有关,因此其成矿地质背景与世界巨型斑岩铜矿十分相似。另外,在希勒克特哈腊苏铜矿外围还有数个与其十分相似的铜矿点,因此该地区展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同时也是中国又一个潜在的斑岩铜矿带。  相似文献   
38.
苏鲁变质带北部的岩石构造单元及结晶块体推覆构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虽然苏鲁变质带北部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的类型及其特征与大别山超高压带相似,但是要划出与大别山相对应的岩石构造单元是困难的。详细的区域地质、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已将超高压带的西界大致圈定在牟平断裂至米山断裂的范围内。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荣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分布区的南北两侧,出露有3 种不同成因的麻粒岩,即榴辉岩化的麻粒岩;由超高压变质岩经高压升温变质作用生成的麻粒岩;以及未经过榴辉岩相变质的麻粒岩。它们有规律地成带分布。这些麻粒岩带以及在荣成地区出露的未经过麻粒岩相叠加变质的超高压变质带,各自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变质历史,并且都以深大韧性剪切带为其边界。由此笔者将苏鲁变质带北部由南向北划分为海阳所变质地块(榴辉岩化扬子陆块基底变质单元)、荣成变质地块(超高压变质单元)、威海变质地块(麻粒岩相叠加变质的超高压构造岩片)、昆嵛山边界杂岩带。这些来源于地壳深层的结晶块体是超高压带形成和演化的产物,在后来的进一步碰撞挤压中,这些来源于深层而就位于中上地壳水平的结晶块体,有可能发生了与薄皮构造机制(thin-skin thrust)类似的构造过程。它们有如一系列的推覆体挤压叠置,使华北和华南陆块最后挤压在一起。  相似文献   
39.
柏林  朱洪 《安徽地质》2021,31(2):188-192
近20年来,安徽省已建设各级地质公园16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安徽省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科学研究与地学知识普及,地质旅游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繁荣与扶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回顾安徽省地质公园的建园过程和发展历史,对促进安徽省地质旅游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