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5篇 |
地质学 | 58篇 |
海洋学 | 29篇 |
综合类 | 15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张广才岭燕山早期白石山岩体成因与壳幔相互作用 总被引:34,自引:19,他引:34
出露于东北地区张广才岭的白石山岩体,其全岩-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96士4
Ma,表明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早期,而非传统认识上的印支期.岩体主岩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ISr(≈0.705)和正εNd(t)(+1.7~+2.2)值的特点,反映岩体成因与地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壳幔混合成因,闪长质包体是较基性的地幔岩浆进入主岩浆中淬火结晶而成,花岗质岩浆的源区主要为新生的地壳物质.动力学分析表明,本区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后,由于东侧大洋板块的俯冲及后续的岩石圈拆沉效应,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板底垫托,并进而造成先存和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和不同源区岩浆的混合作用.底垫的新生地壳是兴蒙造山带造山后晚期形成的.因此,古生代-中生代是本区地壳生长的重要时期,且这种地壳生长是在垂向构造机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中生代两类流纹岩与玄武岩的成因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大兴安岭中生代流纹岩类可划分为高Ti流纹岩和低Ti流纹岩。高Ti流纹岩类与亚碱性系列玄武岩类紧密伴生 ,两者在地球化学上构成连续变异系列。低Ti流纹岩类则与碱性系列玄武岩类构成地球化学双峰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这两类流纹岩与该区同期玄武岩类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起源于地幔柱亏损成分的亚碱性系列玄武岩浆经过单斜辉石、斜长石、磷灰石、锆石的分离结晶 ,形成亚碱性系列低钾玄武岩→高钾玄武岩→高Ti流纹岩演化系列 ;起源于地幔柱富集成分的碱性系列玄武岩浆侵入下地壳 ,使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 ,形成碱性系列玄武岩 -低Ti流纹岩双峰态组合 相似文献
15.
对绿藻门和褐藻门8种大型海藻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类海藻都有其特征脂肪酸或有几种特征脂肪酸组合做为其化学分类的标记。4种绿藻的主要脂肪酸是16:0、16:1ω7、18:4ω3、18:1ω7、18:2ω6、18:3ω3、18:1ω9,其中18:1ω7和18:3ω3的含量相对较高;4种褐藻中16:0、18:1ω9、18:2ω6、18:3ω3、18:4ω3、20:5ω3、20:4ω6的含量占绝对优势,十八碳和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褐藻门脂肪酸的典型特征。另外,褐藻中含有较高含量的EPA,海带和裙带菜尤为明显。对2门类5属8株海藻所含脂肪酸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海藻各门及种间的亲缘关系,表明利用静态条件下海藻脂肪酸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判别海藻在分类上亲缘关系的远近,海藻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可以作为海藻分类的一个辅助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长春SLR站和武汉流动SLR站的6组观测数据,研究了卫星激光测距指向误差的分布特性,提出用遗传算法将观测样本数据分组后利用转台模型建模。结果表明:高度误差和方位误差具有规律性;模型输出的指向误差的残差不一定符合正态分布;遗传算法能提高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The hydroelastic response of a circular,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 (VLFS), idealized as a floating circular elastic thin plate, is investigated for the case of time-harmonic incident waves of the surface and interfacial wave modes, of a given wave frequency, on a two-layer fluid of finite and constant depth. In linear potential-flow theory, with the aid of angular eigenfunction expansions, the diffraction potentials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Bessel functions. A system 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 is derived by matching the velocity and the pressure between the open-water and the plate-covered regions, while incorporating the edge conditions of the plate. Then the complex nested series are simplified by utilizing the orthogonality of the vertical eigenfunctions in the open-water region.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re pres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hysical quantities, such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Young’s modulus, the ratios of the densities and of the layer depths, on the dispersion relations of the flexural-gravity waves for the two-layer fluid. Rapid convergence of the method is observed, but is slower at higher wave frequency. At high frequenc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some energy transferred from the interfacial mode to the surface mod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