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95篇 |
地球物理 | 71篇 |
地质学 | 137篇 |
海洋学 | 120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西藏衣珠兴拉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带东段,属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巨型系构造带向南转折的藏东三江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良好的多金属矿成矿条件,是寻找铬铁、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研究表明:1)通过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认为Ag、Au、Cu、Pb、Zn、Sb等为本地区主要成矿元素;2)利用因子分析研究了元素组合特征及异常分布规律,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矿床(点)信息,认为该区多金属矿化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具有明显的高中低温分带性;(3)划分出4处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即拉桑卡—尼尼拉卡铬铁矿Ⅰ级成矿远景区、母拉同Ⅰ级成矿远景区、根达卡—曲功马Ⅱ级成矿远景区、摘龙—瓦昌达铅锌钨锡多金属成矿远景区Ⅱ级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2.
台风是全球最具破坏力的气象灾害之一,由于台风过境时现场海洋观测资料相对匮乏,与目前对台风的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尚不相匹配。近年来,利用地震学观测资料与技术手段,通过台风激发的地震背景噪声,对台风进行监测的新方法逐渐兴起。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台风激发地震背景噪声机理、源区分布以及基于地震背景噪声的台风定位追踪、海浪参数反演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讨论并展望基于地震学的台风监测研究思路与热点。基于地震学的台风监测有望为传统台风观测与研究提供跨学科的观测资料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3.
低阶煤显微组分对一氧化碳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低阶煤中不同显微组分对CO气体的吸附性能,对低阶煤自燃发火的预测与防治具有指导意义。对低阶煤中的惰质组与镜质组分别进行了30℃、40℃、50℃、55℃、60℃和65℃的等温吸附实验以及煤质分析、煤岩分析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T≤50℃)时,煤对CO的吸附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可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当温度较高(T>50℃)时,煤对CO的吸附量与压力之间呈线性增加关系,且可采用Henry方程来描述,但此时温度对煤吸附CO的影响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因低阶煤中的丝质体、含氧官能团和负电性官能团含量普遍较高,尤其羟基—OH含量较高,从而对煤中惰质组吸附CO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镜质组吸附CO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4.
基于西藏定日气象站198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0~20cm浅层地温资料,应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0a定日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来,定日各层(除5cm外)年平均地温均呈升温趋势,升温幅度为0.03~0.187℃/10a,0cm升温率最大,15cm升温率最小,5cm地温呈不明显的下降趋势,春、冬季各层地温升温最显著,除了0cm层外各层地温夏、秋季呈降温趋势;各层(除5cm外)年平均地温从2000s后均陆续发生突变现象,各层地温突变时间点不一致,但均是从相对偏冷期跃变为相对偏暖期,0cm和20cm在2000s前后明显发生了由冷变暖的转折;定日年平均气温升温率比各层地温都大,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距平变化趋势和时段与各层地温相似,年平均气温与20cm层地温的相关性最显著;5cm地温与其他层次变化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
96.
参考TS(Threat Score)评分,针对降水预报及服务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验指标—双向TS评分(Double-sided Threat Score,DTS)。TS评分只关注事件发生的预报技巧,而DTS则同等关注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理论分析和实例结果表明,DTS评分能合理地引导预报员或客观预报做出BIAS更接近1的预报。对2007—2018年逐年降水预报和2019年逐日降水预报检验表明,DTS评分随等级升高而降低,且各等级评分大都高于0.5,评分结果更容易让公众理解。另外,DTS评分描述的预报技巧增长趋势和波动规律与TS评分一致,便于同历史评分对比。
相似文献97.
98.
By using 40-year NCEP reanalysis daily data (1958-1997), we have analyzed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 monsoon onse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05°E ~ 120°E, 5°N ~ 20°N, to be simplified
as SCS in the text followed) pentad by pentad (5 days). According to our new definition, in the monsoon area of
the SCS two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hould be satisfied: 1) At 850hPa, the southwest winds should be greater
than 2m/s. 2) At 850 hPa, θse should be greater than 335°K. The new definition means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is the southwest winds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moisture. The onset of the SCS summer monsoon
is defined to start when one half of the SCS area (105°E ~ 120°E,5°N ~ 20°N) is controlled by the summer
monsoon. The analyzed result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1) The summer monsoon in the SCS starts to build up abruptly
in the 4th pentad in May. 2)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in the SCS is resul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nsification of southwesterly monsoon in the Bay of Bengal. 3) The onset of the summer monsoon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season in the SCS occur simultaneously. 4)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in the SCS, troughs deepen and widen quickly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of the India;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Western Pacific moves eastward off the SCS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the easterly
advances northward over the SC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相似文献
99.
华南水土流失区植被建设研究--以广东珠海试验研究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华南水土流失区的植被状况和环境特征,提出了水土流失区植被建设应具有生态持续性的目标,应着眼于地带性植被群落的建立。据此把植被建设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①裸露地的植被恢复;②残留植被的改造;③先锋群落的更新。以广东珠海市试验研究为例,总结出各阶段植被建设的具体方法,着重评价了这些植被建设的优点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0.
夏季东亚大气遥相关型变化特征及其与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 500 h Pa 高度场资料及中国 160 个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 E O F、合成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夏季降水与同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旱涝与 500 h Pa 高度场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 E A P)关系密切, E A P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 500 h Pa 高度场的配置及长江中下游降水。文中重点讨论了 E A P指数的振荡周期及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特征。 E A P指数 3~6 年、准两年及年代际变化反映了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趋势。 E A P高指数年(对应涝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纬向型,随季节南北移动较缓慢,副高位置偏南偏西,并且强度偏强;而 E A P低指数年(对应旱年),西太平洋副高呈经向型,随季节由西南向东北移动较迅速,副高偏东偏北,并且强度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