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2篇 |
免费 | 357篇 |
国内免费 | 2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6篇 |
大气科学 | 305篇 |
地球物理 | 197篇 |
地质学 | 560篇 |
海洋学 | 181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91篇 |
自然地理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66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962.
963.
2015/2016年冬季,北极涛动(AO)季内变化特征明显。2015年12月,AO处在正位相,而到了2016年1月AO突然由正位相转为强负位相,导致极区冷空气南下,北半球和我国气温由暖转冷。AO由正位相转为负位相主要与北大西洋强风暴活动有关。2015年12月末,北大西洋上空有一气旋式强风暴出现,强风暴东侧西南气流将北大西洋上空大量的暖湿空气带向北极,导致北极气温迅速升高。北极气温迅速升高使得极区的位势高度场由偏低转为偏高,是导致AO由12月的正位相转为1月负位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4.
雷电野外科学试验是认识雷电发生、发展物理过程及其致灾机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真实雷电电磁环境下雷电防护技术测试的重要方式。自2006年开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气象局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持续合作开展了雷电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在人工触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物理过程及其雷电防护技术测试试验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研究结果。十年期间共成功触发闪电94次,回击电流峰值最大值为42 kA,平均值为16 kA;分析给出了自然闪电预击穿过程电场变化脉冲特征类型和差异;观测发现高建筑物上行连接先导可达几百米甚至超过1 km,其发展速度可达106 m/s量级,下行先导与上行连接先导的连接呈多样性;雷电防护技术测试试验表明人工触发闪电近距离电磁场耦合在架空线路上的感应电压达到千伏量级,多回击、长连续电流和地电位抬升是造成浪涌保护器(SPD)损害的主要因素;闪电定位系统探测性能的评估结果显示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的闪电和回击的探测效率分别为96%和89%,定位误差算术平均值为532 m,回击电流强度的估算值约为真实值的0.63倍。 相似文献
965.
科研业务的脱节,已经成为制约天气预报科技成果转化为预报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机制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气象行业科研业务结合工作方面的现状及近几年国家气象中心在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机制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体会,并结合我国科研业务结合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在天气预报科研业务结合试点工作中,探索建立"小实体、大网络"的科研业务结合专项工作机制,科技成果业务转化遴选、准入、转化及认证机制,预报试验应用反馈机制以及业务需求引导科学研究机制,保证科研业务结合工作的顺利实施,发挥国家级中试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66.
从1995年开始,我国全国成人高考地理试题题型变为选择题(仍是包括单项选择题与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型。在试题表现形式上,选择题多以文字叙述为主,非选择题则以图示出现为多,而一般考生又总认为“选择题的内容好对付(死记硬背)而图示题最感棘手”,其实不然。选择题从表面上看是在通过文字叙述检测考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实则多是与图有关,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图考图题”,例如:1997年我国成人高考地理试题第川题──我国大油田自北向南排列的是……(备选答案略),1998年全国成人高考地理试题第10题──位于我国地势… 相似文献
967.
“16·7”华北极端强降水过程对流尺度集合模拟试验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基于4km水平分辨率的WRF-ARW中尺度模式,对2016年7月19日华北地区的极端暴雨过程进行了不同降水微物理过程的对流尺度集合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各个成员模拟降水的强度、时空分布与观测实况较为接近,但也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通过邻域检验的ETS评分、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等指标进行评估表明,采用Morrison方案和WSM6_P2方案的集合成员表现较好,对流尺度集合模式在降水强度和准确度较全球数值模式预报有一定提升。频率检验表明集合预报在50 mm以下量级的预报存在过量预报的倾向,而100 mm以上的强降水预报相对偏弱。不同降水物理过程的集合成员在高空急流和地面气旋等关键天气尺度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通过降水量与整层可降水含量,低层相对涡度和垂直运动等诊断量的联合分析表明,集合成员可分为强降水集合和弱降水集合两类,其中强降水集合拥有较强的对流性回波、较明显的对流性下沉以及较强的地面冷池,强的潜热反馈也导致对流层中层出现相对较大的正位涡异常,并进一步影响天气系统发展。弱降水集合成员降水以暖云降水为主,对流性上升和地面冷池相对较弱,但较为接近本次以稳定性暖云降水为主的天气过程。检验模拟雷达回波表明双参量降水物理方案在反映层云回波亮带和层云与对流核的分离特征上更为清晰合理。利用WSM6物理方案参数设置的敏感性试验表明,不同参数组合设置的预报成员分别表达了强对流风暴和暖云强降水两种性质的强降雨过程,对于一次特定天气过程中的对流系统发展能够预计到更多的不确定性,展现了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68.
969.
主要介绍ArcSDE的基本概况,根据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栅格数据及地理数据库存储量大的特点,讨论了ArcSDE在地理国情普查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0.
兰州市新区规划气候条件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8-2007年兰州市永登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及周围部分区域观测站资料,对兰州新区各项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RAMS模式,模拟了兰州地区在不同气象扩散条件(有利于扩散、一般扩散条件及不利于扩散)天气背景情况下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兰州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在西固区,兰州西部的红古区和北部的中川、皋兰是污染较轻的地区,而位于南部的榆中则易受污染物的影响.利用HYSPLIYT模型,对各代表点采用相同的污染源,分析了由于气象条件不同造成的各代表点污染扩散的差异,在轻重两种典型的污染天气背景条件下确定了各代表点在24 h内的大气扩散能力与污染气团传输路线,发现兰州北部的大气扩散能力好于南部,西部好于东部,因此兰州老城区不宜规划污染企业;而位于兰州新区永登县秦川镇附近区域较位于皋兰县西岔镇附近区域更适于规划重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