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谱分解技术在W区河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形势的发展,薄储层预测及特殊地质体的识别在岩性油气藏中越来越重要,频谱分解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次在w区在常规方法无法对储层进行有效识别的情况下,通过WVD时频分解技术,在该区准确的找到了河道沉积体.  相似文献   
52.
高斯束方法是在动力学射线追踪和旁轴近似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斯束是波动方程在特定射线附近的高频渐近解.本文介绍了高斯束方法及其与射线方法相比的优越性,以及高斯束在地震波场正演模拟以及偏移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实现高斯束偏移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3.
几种时频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37,自引:19,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信号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基于平稳信号理论的常规傅立叶变化方法不能刻画任一时刻的频率成分.时频分析能同时保留时间与频率信息,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时频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Hilbert变换、Hilbert-Huang变换、正弦曲线拟合、雷克子波匹配、短时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以及Cohen类这八种方法,并从时间分辨率、频率分辨率,以及对多频率成份信号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其中的一些方法结合了理论记录进行了试算,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方法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4.
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媒质界面反射的横向偏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电磁场边值关系给出了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媒质界面反射时反射系数所产生的附加相角. 利用这一附加相角导出了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介质界面的横向偏移,并进行了横向偏移的相关计算,绘出了横向偏移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 结果表明:在导电媒质界面反射电磁波的横向偏移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接近90°时,电磁波在界面要传播较长时间后才返回第一种媒质. 在同一入射角电场偏振化方向在入射面的电磁波要比电场偏振化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电磁波的横向偏移大,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加横向偏移变小.  相似文献   
55.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气藏烃类检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致密的单相地质体相比,当地质体中含流体如油、气或水时,会引起地震波能量的衰减;通过提取反映地震波能量衰减快慢的属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地下的流体,这种属性体可以作为烃类检测因子.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分布范围广,勘探潜力巨大.为了更深入对柴达木盆地天然气藏进行预测研究,对本工区11条测线的纯波数据进行了衰减属性分析研究,效果非常好.为预测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天然气藏提供了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P-T-t轨迹是研究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演化过程主要的方法之一,是提出合理地球动力学模型的主要依据.准确理解影响P-T-t轨迹的因素对于理解超高压变质岩的俯冲-折返至关重要.运用增生楔、角落流、浮力抬升模型解释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演化的基础上,定量的探讨了不同俯冲速度、不同俯冲角度、不同俯冲阶段、剪切应变生热等因素对P-T-t轨迹的影响.板块持续的高速俯冲,不仅可以使得俯冲带形成低温环境,而且在陆壳岩石俯冲到地幔经受超高压变质作用后返回地表浅部的过程中,超高压变质岩在地幔滞留的时间短,为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较低的俯冲速度不利于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演化.  相似文献   
57.
塔里木盆地卡4区块AVO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江汉探区卡塔克4区块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有效面积为2 330 km2.在古城墟鼻状隆起构造背景上.该区块奥陶系鹰山组有气层显示(经古隆1井证实),为了弄清奥陶系内幕鹰山组储层分布,寻找有利区块,围绕卡4区块古城墟鼻隆的下步勘探部署开展了AVO处理.卡4区块奥陶系地层埋藏深(达6 000多米),目的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唯一达到目的层的古隆1井属低产气井(日产气10 067 m3),低孔低渗的储层给叠前反演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从AVO技术入手,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探讨,展开了储层预测技术攻关研究,为该区储层预测和含油气判别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8.
Matching Pursuits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Matching Pursuits(匹配逼近)算法是在一个确定的函数集合中自适应地选择一些函数来表示一个信号的计算过程,函数集合中的每个函数都称为原子.多样化的信号特征决定了可以精确刻画信号特征的原子的类型,而重复迭代逼近的贪婪算法又确定了运算效率是MP算法的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核心.本文围绕MP算法中原子库的生成,原子参数的搜索索引方式和迭代逼近过程中的快速算法等方面,阐述了MP算法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9.
基于MP方法的地震信号快速分解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atching Pursuits算法是信号分解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法.针对地震信号在过完备库中进行分解时原子字典索引和计算量均非常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原子字典索引的快速生成算法.首先根据地震信号的频带特征缩小字典索引的频率范围;然后同样依据地震信号的波形特征缩小字典索引的尺度范围.从而利用对地震信号的先验知识,收缩原子字典索引的扫描范围,实现基于Matching Pursuits算法的地震信号的快速分解.  相似文献   
60.
地震波有限差分模拟综述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技术的各个方面对地震波有限差分模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论述.波场的数值模拟技术是认识地震波传播规律,检验各种处理方法正确性的重要工具,地震波的数值模拟是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的必要手段,贯穿于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解释的整个过程中.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技术相对于射线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比有限元方法计算量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