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71篇 |
免费 | 1032篇 |
国内免费 | 11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6篇 |
大气科学 | 893篇 |
地球物理 | 1036篇 |
地质学 | 3519篇 |
海洋学 | 776篇 |
天文学 | 101篇 |
综合类 | 492篇 |
自然地理 | 6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238篇 |
2018年 | 225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224篇 |
2014年 | 290篇 |
2013年 | 252篇 |
2012年 | 280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268篇 |
2009年 | 269篇 |
2008年 | 262篇 |
2007年 | 234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234篇 |
2004年 | 232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203篇 |
2001年 | 220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79篇 |
1998年 | 230篇 |
1997年 | 212篇 |
1996年 | 233篇 |
1995年 | 225篇 |
1994年 | 189篇 |
1993年 | 169篇 |
1992年 | 191篇 |
1991年 | 164篇 |
1990年 | 143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60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32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7篇 |
1975年 | 8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我们的气象业务中,接收气象传真图是各地方台站的一项日常基本业务,由于各级气象业务网络的建立及微机在业务中的大量普及应用,现在绝大多数台站都在使用微机来接收处理气象传真图。从95年10月1日起,中央气象台采用新的编码传送传真图,需使用新的解码程序“T6D95.EXE”来进行传真图的解码工作。这套解码程序是经过加密后制成的商品密钥盘供安装使用。每张密钥盘最多只能安装到三台微机上使用,每当新安装到一台微机的时候,在安装的过程中它要对密钥盘的已安装次数进行登记。在安装过该解码程序的微机上,只要该机的硬盘不进行硬… 相似文献
12.
13.
14.
水库滑坡约束条件影响其运动过程的几何形态,是滑坡涌浪预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探究约束条件对滑坡涌浪特征(波高、波幅与周期)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开展了54组滑坡涌浪室内模型试验,并基于统计学理论对约束散体和半约束散体的涌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涌浪波周期基本不受滑体约束条件的影响;而半约束散体模型的波高和波幅小于约束散体的波高和波幅,半约束散体的初始涌浪波高约为约束散体的0.95倍,半约束散体模型的最大波峰波幅约为约束散体模型的0.9倍。因此,在开展滑坡涌浪快速预测时,虽然滑体入水形态与破坏前形态差异巨大,但基于滑坡初始几何形态参数对其初始涌浪波高和最大涌浪波幅的预测结果是偏安全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更准确地预测水库滑坡涌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封闭系统下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和变形特性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基于非饱和多孔介质热弹性理论,考虑孔隙水盐相变,建立了适用于粗颗粒盐渍土水-热-盐-力多场耦合模型,并对单向冻结条件下粗颗粒盐渍土的温度场、水分场、盐分场和位移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配制含硫酸盐的细砂作为土样开展了单向冻结条件下的室内试验,测定了冻结过程中的温度、水分、盐分以及变形的分布,并与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砂土结构孔隙更大,水分和盐分更容易渗透和迁移,在单向冻结试验中,水盐迁移速度更快;细砂的轴向位移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收缩变形持续时间较黏土更长;由于暖端水分向冷端迁移致使暖端土体孔隙减小,下部土体变得更加密实,土柱下部侧壁压力大于上部。 相似文献
16.
1991年2月25日柯坪6.5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土层地应力、金属摆倾斜仪等多项前兆观测出现异常变化,说明强震发生前近场灵敏度较低的简陋仪器也能观测到明显的前兆反应。分析、认识这些异常对地震短临预报的决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18.
食物生产系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 30%, 碳汇渔业是一种重要的面向人类社会高质量食物蛋白质供给 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基于常见的 11 种养殖贝类的固碳系数和蛋白质含量特性研究,系统评估了我国2019 年养殖牡蛎 、蛤 类、扇贝、贻贝和蚶类等在养殖周期内碳捕集特性以及对低碳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 (1) 11 种养殖贝类之间贝壳和软体 组织含碳量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干重比和出肉率差异显著。因此,贝类固碳量核算不能忽视种类差异。 (2)所选 11 种贝类 软体组织皆属于高蛋白食品,虾夷扇贝软体组织 (干重) 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针对单位质量贝类养殖,长牡蛎的碳封存贡献 度最大,而华贵栉孔扇贝提供的蛋白质最多,两者都是碳汇渔业的优势种。(3) 据估算,我国2019 年海水养殖贝类中牡蛎、蛤 类 、扇贝和蚶类总共吸收固定了约 117.98 万吨 C02,提供了 40.65 万吨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相比于牛肉源蛋白质可减少 4 048.74 万吨 C02 当量的排放量。由于贝类固碳强度大,探索低碳可持续的贝类养殖是绿色渔业经济的重要引擎, 也是建立可持续高质量“蓝色粮仓”和生物固碳的重要路径, 将在我国低碳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第二大洪水,大通站洪峰流量达到84 500 m3/s。本文基于2020年7月长江口特大洪水期间最大浑浊带多站位的水沙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悬沙粒度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常态水文条件下的粒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最大浑浊带悬沙垂向平均中值粒径为10.4μm,变化范围为6~27μm,以黏性细颗粒泥沙为主;其中核心区南槽、北槽及北港的中值粒径分别为8.4μm、7.6μm和8.5μm,过渡区分别为7.2μm、16.4μm和14.5μm。(2)悬沙中值粒径垂向分布受不同组分影响,核心区底层中值粒径为8.8~9.6μm;底层黏土含量在28%~31%之间,粉砂含量在61%~64%之间,中值粒径主要受黏土及粉砂组分影响;过渡区北港和北槽垂向平均砂组分高达19%,南槽砂组分平均仅占5%,中值粒径主要受砂组分影响。(3)对比2013年洪季浑浊带数据,2020年粒径整体增大5.4μm,核心区黏土含量相较2013年减少12.7%,砂增加6.3%;过渡区北槽与北港平均粒径增大10μm。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随着测绘科技手段的日益进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类工程、科技项目和研究学科对使用数字化地图的更多需求,使国内外对计算机内外业一体化测图技术的开发应用,愈来愈被重视和推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