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岩石临破坏前波速奇异变化的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实验上确证:岩石在主破裂前一瞬间,纵波速度升高甚至超过原最大值的两倍以上,纵、横波速比Vp/Vs升高甚至达2.5~3.0,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对前一个原因是主破裂前有些张裂缝闭合,另一个原因是主破裂前微破裂急剧增多,在某一时刻同时发生几个小破裂,各检波器所记讯息可能不是同一事件。对后,P、S波的走时在破裂孕育过程中的下降--回升(相对变化量)并不同步而是P波的变化先于或大于S波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R/S分析方法,研究了滇中老街子金矿区土壤金地球化学分形,得出:土壤金地球化学的空间分形结构是存在的;其分维异常图清晰地揭示了一般地球化学方法所难干揭示的基底构造,从而顺利解释了该矿区一系列“东西向现象”,分形方法的实用性得以证明。在上述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分形是揭示作为混沌体系的地球化学场深层次规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3.
在气枪源探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有效信号缺失或受随机干扰严重,为了重构出连续完整的数据,依据气枪源信号在傅里叶变换域中具有稀疏性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简称CS)的缺失信号重建方法。首先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该方法与传统的插值方法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对重建效果进行均方根误差及信噪比(SNR)分析,结果显示:压缩感知方法重建前后信号的波形吻合度高、振幅一致性更强、同相轴清晰且连续性相同,对噪声压制较好。综上表明:该方法重建效果优于传统的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结果显示受干扰的有效信号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54.
气枪震源是一种重复性很高的人工震源.受激发条件改变影响,气枪信号一致性会有所下降.反褶积方法可以去除气枪信号中激发压力、沉放深度、位置移动等的影响,但信号中水位变化的影响难以通过反褶积消除.地震信号波速变化反映了介质应力及物理状态的变化.利用气枪信号计算的波速变化受水位变化影响不能完全反应真正的介质变化,对研究结果及后续分析和应用产生较大干扰.为消除气枪信号波速变化中水位变化的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消除水位影响的方法:(1)水位以△h =0.2 m为间隔分段,将各个水位区间内激发的所有气枪信号叠加;(2)计算所有水位区间内气枪信号的波速变化,得到波速变化与水位变化的关系;(3)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水位变化与波速变化的关系式,并计算水位变化引起的波速变化;(4)初始波速变化减去水位变化引起的波速变化,得到消除水位后的介质波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银甸水库水位变化引起的气枪信号波速变化率最大可迭10-2,波速变化与水位变化呈线性正相关,水位影响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相同震中距气枪信号受水位变化的影响大小与气枪信号穿过水体的多少有关.运用本文提出的去除水位影响的方法可较好地消除波速变化中的水位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55.
微破裂成核过程和应力(场)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润海  熊秉衡 《地震研究》1998,21(2):128-133
利用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摄影装置记录有机玻璃板微破裂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他微破坏的丛集过程及其与诮力(场)的关系,宏观裂缝的分叉和延伸规律,在破裂与微破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破裂发生前微破裂有丛集(成核)现象,微破裂的丛集与局部应力集中有关,大破裂(宏观裂缝)延伸方向是应力场高梯度变化方向,大破裂的发生位置与微破裂的丛集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6.
Introduction To the impact pattern, the dynamic test with high strain is generally grouped into two kinds.One is stricken by hammer and another is by rocket. The former is widely used and the latter isused widely abroad and seldom used at home. To the analyzing method, it is also divided into twokinds. One is the method of wave equation and another is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formula.The methods of Smith, Case and Capwap and other improved methods belong to the former, andthe methods …  相似文献   
57.
以曲靖电厂冷却塔为例,叙述桩位下浅层基岩内的洞穴勘探方法.采用高频地震勘探仪系统,或在桩底原位激发、接受震波,或几个桩底联测,互为激发、接受震波,或将两者合并进行.通过对震波的震相、周期和振幅等特征的分析确定桩位下浅层基岩内是否存在洞穴.震波周期大,反射波到时早,则在浅层基岩内存在洞穴;而周期小,且无反射波者,在浅层基岩内没有洞穴.  相似文献   
58.
IntroductionCHEN (1981), GENG, et al (1980), YAO (1981) and others have found out that different stress paths can lead to fracture. They have further studied the precursory features of wave velocity ratio, acoustic emission, and so on, in this situation. YIN (1987), YIN and YIN (1991), Yin, et al (1994, 1995, 2000) hav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oading-unloading response ratio. When a mechanical test system is in a stable state, the path of its response to loading is the same as that…  相似文献   
59.
Y形块体交界处多点大破裂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有机玻璃试样,在其上用激光刻划出雁列式断层组成的Y形块体边界.用特殊加载方式,使夹在Y形上部中间的块体能相对于两边向下移动.用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焦散阴影光学法和微破裂(声发射)信息采集分析技术研究块体交界处多点大破裂的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加载,在切缝端点处的条纹逐步变密,进而形成有明显边界的阴影区.这些阴影区会随荷载增加变大,随卸载而减小.荷载再增大,相邻两切缝端点处的阴影区会连成一片.这些阴影区为强烈应变或应力集中区,即应变核或应力核.微破裂定位资料同时证实:阴影区达到足够大后会有破裂发生;并且先变大并达到额定值(如破裂强度)的阴影区先发生破裂.荷载再增大,多个阴影区先后达到额定值,以后,大破裂在各个阴影区交替发生.  相似文献   
60.
加载破裂和卸载破裂的焦散阴影区动态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和焦散阴影光学法,用有机玻璃试样直观、形象地研究加载过程和卸载过程破裂时的应力(应变)场、塑性区或成核区(阴影区)不同地动态特征变化.结果发现,在低应力时,预制裂缝端点先出现应变核(条纹密集区),进而形成焦散阴影区.这些核和阴影区会随荷载增加变大,随卸载而减小.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重复加载卸载(循环加载),焦散阴影区则反复增大缩小;但在高应力时,尤其在将出现大破裂时,加载和卸载的焦散阴影区变化是不可逆的,其变化也完全不同.加载破裂时的焦散阴影区由慢到快迅速扩展;而卸载时的焦散阴影区则扩展较慢,并且在尖角形前方有一圆形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