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WebGIS的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大中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论述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W ebG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浮动车数据处理技术等进行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过程,主要基于W ebGIS面向公众服务网站建设,通过对国内外公众交通服务现状分析,针对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需求,提出系统的技术设计和具体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42.
地球微生物过程与潜在烃源岩的形成:钙质微生物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浩  王永标  陈林  董曼 《地球科学》2007,32(6):797-802
钙质微生物岩是各种微生物生命活动引起的特殊的碳酸盐建造, 主要集中发育在前寒武纪及显生宙等重大地质转折期, 在我国华北及华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微生物岩中大量微生物化石的存在反映当时的海洋具有很高的初级生产力.明显偏低的钼同位素值显示在前寒武纪相当长的时期里, 海洋底部处于缺氧状态.Th/U值的急剧降低和黄铁矿在浅水台地区的广泛出现显示二叠纪大绝灭后, 海洋环境也同样呈现缺氧的还原状态.高生产力和还原的沉积环境为生物有机质的埋藏及烃源岩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前寒武纪及晚泥盆世微生物岩中沥青的发现, 进一步增加了钙质微生物岩作为潜在碳酸盐型烃源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3.
为了研究滇池草海蓝藻衰亡过程中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的变化,以玻璃缸为模拟实验容器,在玻璃缸中加入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50μg/L的蓝藻藻浆(此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蓝藻水华爆发时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蓝藻衰亡的遮光模拟实验,研究蓝藻衰亡下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遮光环境会促使蓝藻大量死亡,当实验进行5 d后,加了蓝藻藻浆玻璃缸中的蓝藻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在实验的第5天至第13天,上覆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大幅度减少,到第13天,上覆水中的叶绿素a质量浓度仅为0.53μg/L,减少了约95%;上覆水中蓝藻衰亡影响了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实验结束时,在加了蓝藻藻浆的玻璃缸中,沉积物中的全磷质量比为1 305.09 mg/kg,减小了3.9%,铁结合态磷、钙结合态磷和铝结合态磷含量分别减少了25.72%、16.87%和3.9%,有机磷含量增大11.02%;随着蓝藻的衰亡,玻璃缸上覆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减少,沉积物中的有机磷含量增加,钙结合态磷和铁结合态磷含量减少。蓝藻衰亡后的残体会使沉积物中的有机磷的含量增加。因此,蓝藻衰亡是引起沉积物中营养物质释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对昆明地热田深层基岩地下热水系统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的分析,建立了考虑温压变化和越流条件的岩溶热储层中地下热水的水流和溶质(污染物)运移的准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对开采条件下地热田Ⅱ 块段地下热水系统中水位及F- 、Cl- 、NH+4 、SO2-4 浓度的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合理、可靠,具有较高的仿真性。模型可预测不同条件下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流场和溶质浓度的动态变化趋势,为防治地下热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王永标  杨浩 《中国科学D辑》2003,33(8):775-780
东昆仑、阿尼玛卿、巴颜喀拉地区早二叠世生物的古地理分布自北向南可明显地划分出3个小区, 即东昆仑南坡小区、阿尼玛卿小区和巴颜喀拉小区. 东昆仑南坡小区和巴颜喀拉小区在生物组成及生态特征上十分相似, 生物不仅种类多, 而且数量十分丰富, 并广泛发育生物礁. 而处于两者之间的阿玛卿小区的生物种类则相对单调, 含量也较低. 造成本区生物古地理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早二叠世时阿尼玛卿洋的阻隔作用. 在阿尼玛卿地区, 具相当厚度且不受陆源物质污染的早二叠世紫红色深海软泥和放射虫硅质岩的广泛分布, 说明当时的阿尼玛卿洋已具相当的规模. 宽阔的深水洋盆对某些底栖生物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使得只有一部分生物能够到达洋盆中的孤岛. 狭小的岛屿生存空间和恶劣的环境条件又进一步影响到生物的丰度和分异度. 通过对玄武岩地球化学的研究和分析, 发现上述3个地区玄武岩所反映出来的大地构造背景与生物古地理分区呈现良好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6.
大兴安岭地区显生宙花岗岩分布广泛,但区内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大兴安岭中段扎兰屯以西的毕家店岩体和神山岩体进行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本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其中毕家店岩体主要由正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神山岩体主要由碱长花岗岩组成.毕家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136±3 Ma、139.5±0.9 Ma和128.1±0.8 Ma,神山岩体为119.3±0.8 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征上,两岩体均呈现高硅、低钙、富碱、Eu负异常等特征,亏损Nb、Ta,富集Rb、Th和U,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岩浆演化晚期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两岩体具有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属性,结合大兴安岭地区同时期I型、A型花岗岩特征,认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拆沉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7.
利用1960—2009年17层逐日温度场、风场和位势高度场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160站地面气温的观测资料,采用SVD分析、相关分析以及E-P通量计算等方法对冬季中国地面气温的变化与前期平流层异常的联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冬季中国平均地面气温与前期2个月北半球高层的温度场、位势高度场以及纬向风场在40 °N以北,90 °W~180 °附近,自平流层上层一直向下延伸到对流层顶附近有一个重要的相关显著区。同时发现,1月中国地面气温异常冷年所对应的北半球中高纬度高层环流异常在前期2个月内为持续性的正(风场为负)异常,而异常暖年所对应的异常随时间变化出现正负(风场为负正)异常的转变,异常自平流层上层向下延伸至对流层内。行星波异常及其传播对平流层-对流层耦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造成中国地面气温异常冷(暖)的原因之一。因此,北半球高层环流的异常对中国地面气温的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8.
煤层气储集特征、渗流机理均不同于常规砂岩气藏,导致产能评价难度较大。引入煤层气多组分的基质收缩效应,建立了近井地带紊流效应影响下的二项式产能模型,并进行了实际单井的应用及分析。结果表明:煤储层渗透率受到应力形变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双重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且杂质气体含量越高,煤层渗透率恢复程度越弱。实际应用证明采用变渗透率的产能模型可对常规方法无法解释的煤层气井测试数据进行解释,解释结果能用于准确评价煤层气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149.
大兴安岭绰尔地区爱林源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爱林源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两个样品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32 Ma和137 Ma,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钾、贫铁、贫镁的特点,具有中等-弱铕异常(Eu/Eu*)=0.46~1.07,∑REE为54.11×10~(-6)~191.42×10~(-6),LREE/HREE=11.38~18.03,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显[(La/Yb)_N=12.12~23.52],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及P元素等。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显示样品锆石ε_(Hf)(t)值均为正值(分别为3.9~7.9和2.9~8.0),并且具有较年轻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709~942 Ma,677~1 001 Ma)。结合区域地质研究,笔者认为花岗质岩浆由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兴安地块有关。  相似文献   
150.
对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该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形成于134~127 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这些花岗质岩石普遍具有高硅(SiO_2=65.21%~78.43%)、富碱(K_2O+Na_2O=6.77%~9.66%)、贫CaO(0.10%~2.55%)和MgO(0.07%~1.30%)的特征,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质岩石。锆石ε_(Hf)(t)=+4.9~+8.4,t_(DM2)=654~874Ma,表明其源于新元古代期间新增生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兴安岭中段五岔沟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