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1篇 |
免费 | 1363篇 |
国内免费 | 8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3篇 |
大气科学 | 661篇 |
地球物理 | 999篇 |
地质学 | 3273篇 |
海洋学 | 686篇 |
天文学 | 97篇 |
综合类 | 493篇 |
自然地理 | 6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3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197篇 |
2020年 | 201篇 |
2019年 | 222篇 |
2018年 | 216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218篇 |
2014年 | 276篇 |
2013年 | 224篇 |
2012年 | 256篇 |
2011年 | 267篇 |
2010年 | 246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223篇 |
2007年 | 201篇 |
2006年 | 224篇 |
2005年 | 209篇 |
2004年 | 194篇 |
2003年 | 211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200篇 |
2000年 | 164篇 |
1999年 | 163篇 |
1998年 | 222篇 |
1997年 | 206篇 |
1996年 | 223篇 |
1995年 | 217篇 |
1994年 | 181篇 |
1993年 | 156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134篇 |
1989年 | 97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38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6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济南燕翅山铁矿已闭坑多年,遗留大量的采空区潜在地面塌陷、山体崩塌及裂缝隐患,对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该文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研究区实际,提出了主要地质灾害治理方法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2.
133.
通过压实黄土在不同中主应力系数和不同σ3时的真三轴试验,研究了中主应力对压实黄土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中主应力系数的增大,达到同一主应变的主应力差σ_1~σ_3越大,且曲线从一开始就呈硬化型,证明中主应力对压实黄土的强度有一定的加固作用。不同的中主应力系数下,ε_1~ε_v关系曲线除b=1之外均出现"峰值",且大约在主应变发展至4%~6%左右出现了交叉,交叉后曲线变化有明显的区间效应。随着中主应力系数b的增加,达到相同广义剪应变对应的广义剪应力q也越大。对广义剪应力与平均主应力比(q/p)与主应变(ε_1)归一化,随着b值的增加,曲线依次降低。在b=0~0.5之间,曲线之间的区分度较好,曲线降低幅度较大。b=0.5~1之间曲线之间的区分度较差,曲线几乎重合。 相似文献
134.
135.
滑坡是现代公路、铁路等交通基建工程面临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重丘、山地等地段修筑公路工程极易出现滑坡地质灾害。这些滑坡的成因以及相关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目前处于半理论、半经验状态。文章基于学堂湾滑坡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从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滑坡周界、滑坡体与滑带的物质结构特征、滑床、滑坡变形破坏迹象等,深入分析了学堂湾滑坡的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滑坡成因,指出大量的雨水和不合理的施工扰动是滑坡发育的外因;坡体本身的地质条件如岩石的裂隙、岩土体的透水性以及水的疏导条件等是其内因。文章将宏观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合工程实际对滑坡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6.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环境同位素组成及其水循环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天然水体的环境同位素组成表明,区内各种地表水体(河流和湖淖)在δ18O和δD图上主要分布在雨水线右侧,其关系线的斜率明显小于雨水线的蒸发线,集中反映蒸发作用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盆地内地下水大致集中沿雨水线分布,反映了白垩系盆地内地下水为大气降水成因。盆地南北两区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具有明显差异性特点,集中体现了盆地南北两区水循环条件的差异。盆地北区各含水岩组间地下水垂向水力联系比较密切,垂向运动特点比较明显,现代水积极循环带的深度为200 m;南区地下水分层性明显,以水平径流为主,现代水积极循环带的深度为160 m。区内浅层地下水以富氚和高14C含量为特征,反映为现代水补给;而中、深层地下水则以贫氚和低14C含量为特征,反映为地质历史时期补给。 相似文献
137.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中生代变形的关键时限及其对构造的制约——以胶辽地区为例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26
胶辽地块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的重要组成,处于北倾的大别-苏鲁构造带的上盘。过去近十年来提出的几个关于东北亚构造演化的重要构造模型涉及到了胶辽地块。本文主要利用我们在辽东半岛南部地区获得的SHRIMP U-Pb锆石定年结果,结合华北克拉通东部野外地质调查的野外第一手资料、我们获得的渤海湾盆地中的中生代构造资料以及其它研究人员的SHRIMP定年资料,系统建立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中生代的构造变形过程,并讨论相关构造模型或构造问题。最近SHRIMP定年研究发现,胶辽地块中古元古代地质体经历了~160 Ma的重熔事件。CL和BSE图象显示,在辽南新太古宙地块附近丹东花岗岩体的两个样品LJ023和LJ030中发现一些167~157Ma的自形岩浆锆石和围绕年龄大约为2100 Ma核部锆石的岩浆型锆石环带。这次重熔事件很可能为华北克拉通的下地壳原地重熔。丹东岩体呈NE走向排列,经历了强烈的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和随后NNE走向的褶皱变形。本文以丹东地区为例,准确确定了这些变形的年龄。根据辽东半岛东西向剪切带中白云母K-Ar和~(40)Ar/~(39)Ar年龄,第一幕变形界定在195~193 Ma之间。根据野外侵入体与变形叶理之间的关系,丹东花岗岩遭受的第二幕变形发生于153~145Ma之间。第三幕变形,也即为NNE向走滑作用,约束在135Ma~95Ma 相似文献
138.
139.
化探与遥感信息在青海两兰地区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海都兰——乌兰地区应用化探与遥感信息进行综合找矿预测,主要是运用迭代法、聚类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快速提取化探异常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掩膜和图像彩色分割等方法直接从TM遥感图像中提取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和遥感异常信息与成矿的相关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0.
基质-植被系统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的主要功能构件,其水分循环过程影响工程效应的实现.以高羊茅为建植植物,用TDR水分测定仪对不同表面处理、不同坡度的模拟边坡进行了1年的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岩石边坡基质-植被-大气系统的水分循环过程.结果显示:坡度是影响岩石边坡基质-植被-大气系统水分循环的主要制约因素,坡度增加不仅降低坡面的实际受雨量,同时影响基质的水分输入,系统的蒸散量随坡度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幅度较小;试验地气象条件下,生长季的自然降水可满足45°及0°坡面植被所需,75°坡面则出现水分亏缺;由于基质良好的水分物理特性,坡面产流为蓄满产流,受降雨特征及基质初期含水量的影响较小,在同一时空条件下,不同坡面处理的基质含水量表现出微小差异,为喷射混凝土面>灰岩>砂岩.研究从水分循环角度提出了植被护坡技术应用的工程调整措施,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