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71.
南黄海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的生活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元子  孙松  杨波 《海洋与湖沼》2010,41(2):180-185
根据对胶州湾外一站位连续1年逐月采样所获得的资料,研究报道了南黄海强壮箭虫(Sagittacrassa)的生活史特征。南黄海强壮箭虫共有5个世代:(1)春季世代(2—5月),生长率为0.0066/d;(2)夏季世代(6—8月),生长率为0.0038/d;(3)夏季世代(6—9月),生长率为0.0090/d;(4)夏季-秋季世代(7—11月),生长率为0.0152/d;(5)秋季-春季世代(10—5月),生长率为0.0160/d。强壮箭虫的生产力和摄食率分别为0.67gC/(m2·a)和2.33gC/(m2·a)。本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强壮箭虫5个世代中的夏-秋世代和秋-春2个世代的生长率较高;南黄海强壮箭虫的全年平均生产力显著低于东京湾,但对南黄海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却与东京湾相当。  相似文献   
272.
杨波  王宇 《吉林地质》2007,26(4):116-117
2007年我大队接受了新疆白干湖钨锡矿区的钻探生产任务,该矿区位于中国西部海拔4 300~4 700 m处,7月开始下雪,属高寒缺氧地区,钻探机械损失功率在30%以上。处于高寒缺氧(海拔比较高的地区)施工环境中的钻探机械,因处在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其发动机、液压系统及其他各部分机构  相似文献   
273.
胶州湾叶绿素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周年变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2003年6月-2004年5月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全年平均浓度为2.81mg/m^3,月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0.73-8.44 mg/m^3.整个海域叶绿素a浓度周年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别在夏季8月和冬季2月出现两个高峰,但是不同区域的变化幅度不同,其水平分布格局为湾内高于湾外,湾内北部高于南部.营养盐浓度变化与叶绿素a浓度的变动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在局部海域硅酸盐对冬季浮游植物水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综合分析营养盐、叶绿素a和浮游动物的周年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显示,下行控制(Top-down control)在胶州湾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74.
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是加强海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海警部队应不断提高情报获取、处理能力,建立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完善勤务机制,加强针对性训练,以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75.
倾子资料能够反映地下介质的横向不均匀特征,但是长期以来在实际应用方面研究程度不高.笔者将倾子作为一个单独可直接应用分析的参数进行研究,建立了岩性分界面、断裂和不同电阻率比值的典型模型,并进行二维正演模拟.通过分析倾子响应曲线,借鉴重磁数据处理的思想,对倾子响应曲线求取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并分析其结果.通过研究认为将倾子资料求导处理后,能够作为独立参数直观展示地下介质的电阻率横向变化情况和分界面的位置.结合砂岩型铀矿勘查的工作实际,利用二连盆地钻孔数据建立正演模型,并进行了电阻率反演和倾子数值模拟,从理论上证明能够将倾子作为单独的分析参数实际应用于确定目标层砂体的横向边界,同时也为后续对倾子资料投入实际应用方面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76.
郭颖  杜晓峰  杨波  黄振  王军  李志强 《地球科学》2023,(12):4558-4574
扬子地台上震旦统-下古生界白云岩广泛发育,是最重要的碳酸盐岩储集层.目前对下扬子地区白云岩的研究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对该区白云岩储层性能的深化认识和油气勘探工作.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通过对该区上震旦统-下古生界白云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主量和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确定了白云岩的类型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泥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4种白云岩类型.上震旦统泥晶白云岩具有较高的Mg含量和较低的Fe、Mn、Sr元素含量,δ18O平均值高达0.2‰,形成温度近于地表温度,盐度指数明显高于海水,∑REE值约为28×10-6,δCe和δEu呈负异常,平均分别为0.867和0.917,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海相灰岩类似,为近地表强蒸发浓缩海水流体环境下准同生白云石化成因;中寒武统粉-细晶白云岩晶体具有雾心亮边和环边状结构,Mg、Fe、Mn元素含量和稀土元素特征与泥晶白云岩类似,盐度指数较高,说明有相似的海水流体性质,δ18O值介于-2.5‰~-6.5‰,为浅埋藏环境下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成因;上寒武统...  相似文献   
277.
杨波  王文  秦大军  任丙南  耿静  杨秀敏 《水文》2022,42(3):78-83
根据近21年来海南水资源可利用量大小,采用适线法估算不同保证率下可用于产业发展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同时,通过建立的万元GDP综合用水量与GDP的定量关系对海南万元GDP综合用水量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可用于产业发展的水资源量与万元GDP综合用水量的比值表达和预测海南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采用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与人均GDP的比值表达海南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从而实现海南水资源承载力的表达和预测。结果表明,在保证率为95%、90%、75%和50%条件下,用于海南全岛产业发展的水资源量分别为59.28亿m~3、69.57亿m~3、88.86亿m~3和113.56亿m~3,万元GDP综合用水量与GDP定量关系可用幂函数来表达。在同一保证率下,海南岛可承载经济规模随时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可承载人口规模基本维持平稳。从全年和全岛的平均尺度来看,研究期限内个别年份接近临界承载状态,其他年份均处于可载状态。  相似文献   
278.
李志强  杨波  韩自军  黄振  吴庆勋 《地球科学》2022,47(5):1652-1668
基于Advanced McKenzie地球动力学模型和Easy%RoDL化学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南黄海中-新生代(K13-Q)裂谷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史,结合盆地深部壳幔结构、梳理周缘中-新生代板块汇聚与离散过程,讨论了该盆地低地热状态成因、成盆机制和烃源岩热演化.盆地地壳伸展系数约为1.22,岩石圈地幔伸展系数约为1.06;由裂陷期(K13-E2)至今,最高热流值仅由约76 mW/m2降低至约66 mW/m2,最高地温梯度仅由约37 ℃/km降低至约30 ℃/km,首次揭示低地热状态贯穿整个裂谷盆地发育阶段.低岩石圈地幔伸展系数、深部非镜像莫霍面分布、盆地发育阶段仅处于弧后远场拉张应力环境,均指示成盆过程中深部伸展上涌强度低,是导致其持续低地热状态的根本原因,深部热应力不是其主要成盆动力来源;依据高地壳伸展系数和控盆拆离断层演化,认为印支-燕山期先存逆冲断裂复活形成壳间拆离体系,并以简单剪切变形方式控制裂谷盆地发育,是其根本成盆机制;南、北部坳陷烃源岩主排烃期为三垛组二段沉积时期,自渐新世构造反转后热演化终止,古埋深和古地温场条件共同控制现今南、北部坳陷相同深度烃源岩热成熟度差异.   相似文献   
279.
李家沟锂多金属矿床位于松潘-甘孜褶皱造山带东南缘,是近年来在区内发现的超大型锂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广泛发育花岗细晶岩脉。本文对花岗细晶岩脉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测试、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花岗细晶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00±2 Ma,属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石具高硅(w(SiO2)=73.27%~75.14%)、富铝(w(Al2O3)=14.8%~15.25%)、富碱(w(Na2O+K2O)=4.86%~8.08%)、贫钙(w(CaO)=0.45%~1.45%)的特征,A/CNK值均大于1.1,属中钾-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U、K的正异常和Ba、Sr、P、Ti相对负异常。稀土元素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及弱的负Eu异常(δEu=0.68~0.81)。岩石中锆石εHf(t)值和对应的二阶模式年龄(tDM2)较为均一,分别为-6.36~-3.39和1 424~1 ...  相似文献   
280.
为提高S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的降水粒子识别能力,在常规模糊逻辑法相态识别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环境温度参量作为识别因子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选取雷达水平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差分传播相位常数Kdp、零阶相关系数ρhv(0)、以及利用经验公式,将与粒子相态密切相关的温度转化而来的高度作为算法的5个输入参量,确立β函数作为隶属函数,并给出了各个参量的隶属函数阈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内首部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和探空温度资料,对云中粒子相态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环境温度参量可使粒子识别算法的识别结果更加合理;选取的模糊函数参数阈值较为合理,降水粒子识别结果符合云微物理演变的基本规律,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提高粒子相态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还依赖于雷达和粒子实测数据的积累,从而验证识别结果、选取合适的雷达参量、修正隶属函数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