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9篇
  免费   936篇
  国内免费   1049篇
测绘学   523篇
大气科学   693篇
地球物理   928篇
地质学   3169篇
海洋学   671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483篇
自然地理   60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水流模拟智能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水流模拟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指出阻碍水流模拟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克服这些瓶颈问题的方法是将智能科学与水利科学交叉融合,实现水流的智能模拟。据此,介绍了水流智能模型理论,结合遗传算法、模糊逻辑、元胞自动机、混沌分析理论、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等智能理论和技术,对水流智能模拟的实现途径作了探讨,并指出建造一个优秀的水流模拟智能系统的关键是联合运用各种智能方法,认为智能化是当前水流模拟发展的新方向,水流智能模型将是水利科学的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并将在研究水流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2.
华南二叠系底部的硅质岩及同一层位对应于华南重要的地幔强活动期和成矿期,有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指示意义。研究表明,孤峰组剖面的岩性可划分为三段:泥页岩段、厚层状硅质岩段和薄层状硅质岩段。沿剖面自下而上,Al2O3、K2O和TiO2含量逐渐降低,MnO、TFe等组分逐渐升高;稀土元素显示出一定的铈负异常,∑REE偏低,且向上∑REE逐渐减少而HREE/LREE逐渐增高;一些热水沉积诊断性微量元素如As、Sb、Hg等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异常。这些特征均表明硅质岩的成岩过程中包含有正常沉积和热水沉积的共同作用,且自下而上热水沉积作用逐渐增强的趋势。这种成岩作用的演化特征,代表了下扬子地台拉张裂陷盆地对晚古生代伸展背景的沉积响应,对于探讨裂谷盆地阶段性发育的动力学特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23.
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将其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区,从多重分形理论出发,应用“元素含量—面积”模型方法,对各区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质构造背景和化探元素富集的成因机理不同,各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场具有两种不同的多重分形特征模式:只有两个无标度区的简单多重分形模式和有两个以上无标度区的高丛集多重分形模式,具有相同成因的元素组合具有相似的多重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区元素的成矿富集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划分了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经检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4.
本文介绍了某住宅楼工程静压管桩基础静载和动测检验出的质量问题,并对该工程桩基质量事故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5.
张西坤  杨冬冰 《探矿工程》2004,31(7):35-36,47
介绍了SPS-600型散装水井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对各主要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介绍了研制过程中的配套要点。该钻机在实际施工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6.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突变性与周期性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杨志峰  李春晖 《山地学报》2004,22(2):140-146
突变性和周期性是水文时间序列的两个重要特征。黄河流域面积广阔,各区域水文水资源系统演变规律各不相同,它们的突变和周期变化及其形成的物理机制遍异,因此系统分析各区域水资源突变性和周期性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把黄河流域划分为15个区域,计算出各区域1951—1998年的年天然径流量系列。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检测黄河流域各区域年天然径流量的突变年份,结果表明各区域的突变年份不完全一致,主要在1953—1955年、1979—1983年、1991—1993年等发生了突变,这些突变与北半球气候突变具有一致性,且由于下垫面改变、人类活动等影响而复杂化。利用Morlet小波分析各区域年天然径流量的变化周期,发现主要存在3~4a、7~9a、11a的周期,形成这些周期的物理因子有太阳黑子、海—气相互作用和下垫面因素等。通过分析黄河流域主要产流区不同时段小波系数变化,发现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径流量主要以短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227.
黄河流域坡高地系统最小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  杨志峰 《山地学报》2004,22(2):154-160
以保护和恢复流域坡高地生态系统为目的,对坡高地最小生态需水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坡高地生态需水和生态缺水的计算方法。以黄河流域为实例,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对坡高地最小生态需水量和缺水量进行了计算,并从时空两个尺度揭示了黄河流域坡高地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8.
怎样认行星     
早在四、五千年前,先人们就发现夜空中有五颗星与众不同,它们在星空背景上有明显的相对移动,并形象地称之为行星。这五颗行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我国古代称其为“五星”(五星同日、月并提时,称为七曜)。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在望远镜发明之后才先后被发现的(注:条件极好时,肉眼可勉强看到天王星)。那么怎样用肉眼把“五星”从点点繁星中辨认出来呢?  相似文献   
229.
为调查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和高龙金矿区近20a来生态环境人为破坏情况,采用了Quickbird-2和SPOT-1卫星遥感技术。研究表明,Quickbird-2的1、4、2或2、4、1波段与Pan波段融合影像具有很好的矿山生态环境识别效果,可以用于米级尺度的大比例尺矿山环境调查任务。SPOT-1 Pan波段与Landsat-7ETM^ 7、5、4波段数据融合可以用于10m级的中比例尺矿山环境调查任务。本文还从遥感角度讨论了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