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重点研究丹巴地区的格宗和东谷花岗岩体,从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方面论证了这两个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和成因以及喜山期构造热事件作用的影响.它们是晋宁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其源区物质为中元古代中、晚期形成的低成熟度的火山沉积岩系,后者实际上也代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古老基底.包括丹巴地区在内的整个扬子板块西缘的晚元古代造山带应是古扬子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2.
攀枝花-西昌(攀西)微古陆块是扬子陆块西部最古老的地体. 代表其下地壳的岩石为中基性麻粒岩, 相应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1186~1128 Ma. 在地质年代方面, 麻粒岩的形成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中各微古陆块汇聚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 麻粒岩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时代为877~825 Ma, 在时间上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时代相吻合. 40Ar/39Ar和FT年代学研究表明, 自新元古代中至中生代, 古陆块的地壳垂直运动演化历史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刚性地体的缓慢抬升过程. 新生代, 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使青藏地块迅速隆起, 后者又向东作侧向挤压运动. 受此影响, 攀西微古陆块也快速抬升, 使得麻粒岩结晶基底最终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93.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首例独立碲多金属矿床。包裹体的相态和成分特征表明,矿石和变质分异脉体富含CO2、CO2-H2O(低盐度流体)和CO2-H2O-NaCl(高盐度流体)三种体系的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与前两种体系的流体有关。薄片中普遍存在包裹体的自然爆裂现象,大多数包裹体在均一前发生泄漏或爆裂。矿物温度计表明,磁黄铁矿阶段成矿温度约500℃, 辉碲铋矿阶段约400℃ ,流体密度变化在1.04~0.76 g/cm3之间,成矿压力分别为450~500 MPa和240~300 MPa,矿化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94.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造山带中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的动热变质岩,主要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p-t特征、流体包囊体特征、同位系年代学特征等方面讨论了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丹巴地区动热变质岩的原岩、化学组成、变质作用演化过程以及主要变质热事件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95.
大别山东段超高压变质带中变质花岗岩富硅、贫钙、贫铝,属偏碱性花岗岩,围岩为含榴辉岩包体的超高压副片麻岩。变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多在(100-200)×10^-6,具有较大的负铕异常,其原岩应为壳源型花岗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变质花岗岩原岩与古造山作用有关。变质花岗岩中存在大量由岩浆型内核和变生型边缘构成的变质增生锆石。结合锆石U-Pb年龄资料认为,变质花岗岩应由古老花岗岩变质形成,而不是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部分地壳岩石重熔的产物。岩石中有富锰和贫锰两种石榴子石,通过富锰石榴子石-黑云母、贫锰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等矿物对的温压计算可知变质花岗岩在400-500℃、0.6-0.8GPa条件下经历过变质作用。但几种间接证据反映出变质花岗岩可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6.
Sphenoidal tensile microfractures with particular pattern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Late Devonian quartzose sandstone in islands and peninsula of the Taihu Lake area. Microfractures present a '人'-shape collective pattern, occurring in a single row or multiple rows. The quartz crystals in the inner acute angle area of some '人'-shape microfractures have severely been non-crystallized, showing the feature of diaplectic glass. The studies show that these special microfracture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unloading process after the compression was up to the peak of an impact event.  相似文献   
97.
震旦纪到早寒武世中国海水Nd同位素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杰东  薛耀松 《地质论评》1995,41(2):188-196
系统采集了扬子区震旦系和下寒武统的沉积磷矿和沉积锰矿样品,测定其Sm-Nd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表明,从晚元古代末到是寒武世,中国海水的εNd(T)值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约-3.6下降到约-8.0;相反,Nd模式年龄逐渐增长。与这同一时期古太平洋海水相比,中国海水的εNd(T)值的变化幅度较小,并与古太平洋海水的值相分离。研究表明,在从晚元古代末到早寒武世,全球海洋地理格局曾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8.
浙江西裘细碧-角斑岩的Nd、Sr、O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双溪坞群主要由中基性夹酸性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是江南古岛弧东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江绍断裂带北侧的富阳-常山和绍兴-平水-带。细碧-角斑岩是双溪坞群火山岩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信的年龄数据,一般认为双溪坞群属于中元古界,相当于江西的双桥山群和湖南的冷家溪群。但据最新资料,浙江西裘双溪坞群细碧-角斑岩的Sm-Nd等时年龄为978±44Ma,富阳双溪坞群英安岩中单颗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为875—903Ma。因此,双溪坞群火山岩应属于上元古界。查明细碧-角斑岩的物质来源及其形成机制,对于了解浙西北,乃至江南古岛弧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这套火山岩系进行了较详细的Nd,Sr,O同位素研究,并对细碧-角斑岩的成因,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
华南含锡钨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华南含钨锡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将花岗岩分为四类,即稀土正常型,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富集型和稀土亏损型,并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讨论了四类岩石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100.
新疆柯坪地区早古生代地层的碳、氧和锶同位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系统测定了新疆柯坪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的海相碳酸盐样品的碳、氧和锶同位素组成,取得了沿地层剖面的同位素组成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柯坪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海水中碳同位素变化曲线有6个δ~(13)C负波动峰时期,它们与当时的全球生物灭绝事件和海退—海进事件的时间基本吻合,表明它们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大部分时间,锶同位素曲线较为平坦,反映出较少的地壳活动和板块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