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1篇 |
免费 | 1306篇 |
国内免费 | 8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8篇 |
大气科学 | 654篇 |
地球物理 | 983篇 |
地质学 | 3231篇 |
海洋学 | 677篇 |
天文学 | 98篇 |
综合类 | 480篇 |
自然地理 | 6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169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189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213篇 |
2018年 | 206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205篇 |
2014年 | 269篇 |
2013年 | 217篇 |
2012年 | 254篇 |
2011年 | 258篇 |
2010年 | 238篇 |
2009年 | 223篇 |
2008年 | 206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214篇 |
2005年 | 206篇 |
2004年 | 192篇 |
2003年 | 206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93篇 |
2000年 | 162篇 |
1999年 | 162篇 |
1998年 | 220篇 |
1997年 | 202篇 |
1996年 | 221篇 |
1995年 | 211篇 |
1994年 | 179篇 |
1993年 | 152篇 |
1992年 | 172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134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6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研究具有自润滑性能的孕镶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进行了在胎体配方中添加石墨的研究。对胎体材料的抗弯强度、硬度、耐磨性和材料与白刚玉砂轮组成摩擦副时的摩擦系数进行了测定,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石墨后,胎体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下降,与60目白刚玉砂轮组成摩擦副时的摩擦系数下降,耐磨性则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多先增强,后下降(超过6%后)。形貌分析表明,不含石墨的胎体材料在磨损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添加石墨后,胎体材料的塑性降低,出现犁沟和剥落现象。 相似文献
42.
辽南隈子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隈子金矿床与辽河群盖县组合金硅质体关系密切,硅质体属于变质分异而成。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原始分散型矿源体阶段、变质再生型矿源体阶段、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成矿阶段。辽南大多数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与隈子金矿相似。初步建立了这类与变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系列金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3.
基于空间散乱点插值的曲面重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最近邻点法、距离反比加权法和克里格法等空间插值方法,基于IDL语言实现插值算法,对我国西部某金属矿山坑道内,利用大功率充电法测得的163个电位数据进行曲面重构,结果表明,克里格插值方法更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数据变量(场)的分布特性,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将区域重力场多尺度刻痕分析用于提取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带的信息,可了解高原内地壳变形带从浅到深的变化和平面分布特征,并对青藏高原主要地体的空间分布定位,为岩石圈研究提供地表地质难以取得的新信息.多尺度脊形化系数的图像刻划不同深度平面上的地壳变形带.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带从上到下由细密逐渐变为粗稀型,而且细密型变形区分布的范围逐渐缩小,到下地壳完全消失.从这种情况可以推测,以垂直地面方向上看,地壳变形带应该是树形的,下地壳粗稀型的变形带为树的主干,而中地壳粗稀型的变形带为树的分枝,上地壳的变形带为树枝的小枝杈.上地壳细密型变形分布区反映了与中新生代地壳缩短变形区的范围,下地壳清晰连续的变形带反映了青藏高原的构造骨架.多尺度边界刻痕系数的图像刻画不同深度平面上的地体边界,下地壳的刻痕边界系数与密度剧烈变化带位置吻合;因此,由多尺度刻痕分析划分地体时同时取得地体密度信息.青藏高原内密度较高的地体包括喜马拉雅地体、克什米亚地体、察隅河地体、柴达木地体、巴颜喀拉地体和羌塘地体.柴达木地体、巴颜喀拉地体和羌塘地体是青藏高原中有壳根的核,而密度最高的克什米亚和察隅河地体在大陆碰撞时不易碎裂,对东西两个构造结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5.
余庆县小腮地区的钒矿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近底部,具有品位低、厚度大的特点,矿石类型属炭质泥岩型钒矿.钒在原矿中的价态主要以V^3+形式存在,其次为V^4+和V^5+,其中V^3+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Al^3+、Fe^3+等氧化矿物及硅酸盐矿物,而V^4+、V^5+则全部以吸附状态赋存于云母类矿物中.矿石通过“原矿—破碎—磨矿—浸出—固液分离—萃取—反萃—沉钒—脱铵—五氧化二钒成品”提钒工艺,其五氧化二钒浸出率达85%,五氧化二钒总回收率为79.20%,在环境保护上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所得产品质量达GB3283-87冶金用V20599牌号标准. 相似文献
46.
47.
波动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初步应用(续)廖振鹏,杨柏坡,袁一凡(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00)·TopicalLecture·(12)ESSENTIALKNOWLEDGEONWAVETHEORYANDITSPRELIMINAR... 相似文献
48.
对汶川8.0级地震震中周围800km范围内73个井孔的表层水温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设定的异常与不确定性异常判定依据,发现有9个井孔出现了前兆异常;有5个井孔的异常不能确定是否为前兆异常;有3个井孔出现了典型非前兆异常变化;其余未出现任何异常变化。分析认为异常存在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表现为缓变、突变和向下的阶梯状变化。对9个异常井孔的同井水位、气氡等其它流体测项以及同台或邻近台站形变仪器(钻孔应变、钻孔倾斜、洞体应变等)在表层水温异常变化时段内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发现地壳形变与表层水温在异常的晚期阶段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同井水位与表层水温异常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9.
论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中贵金属元素的分带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金川硫化铜镍矿床最大的寓矿体内,贵金属元素存在明显分带:Pt、Pd、Au、Ag含量在边部较低,向中心部位逐渐增高;Os、Ir、Ru、Rh含量在中心部位较低,向边部逐渐增高。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分析,认为这种分带特征是硫化物液相结晶分异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50.
热流特征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特征不尽相同。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分布主要受地壳年龄和沉积作用、地形及断裂构造和流体迁移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