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车冰清  仇方道 《地理科学》2015,(11):1381-1387
基于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半变异函数等方法,分析江苏省人口分布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揭示其空间演化机理。结果表明:1江苏省人口分布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全省层面上呈现南北人口密度高于中部的"凹"字型结构,城乡层面上呈现街道人口密度高于乡镇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沿江地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2研究期内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和集聚性呈增强之势,长江以北镇域的人口密度大多降低而以南普遍增加,苏锡常、南京、徐州三大都市圈的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沿江地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高密度人口连绵区;3空间关联作用是引起江苏省人口分布格局变化的空间机理,而政策、区位、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因素是造成江苏人口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62.
一、引言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由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涉及到自然与人文领域的诸多问题,所以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土地利用是指对土地的使用状况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  相似文献   
263.
264.
265.
本文就近20年来国内外几种主要物探刊物上发表的金属物探文献,以及国外文献翻译介绍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激发极化法、瞬变电磁法、位场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借鉴国外经验推动我国相应领域发展的经验作了回顾。指出对于在国际上具领先地位的苏联重磁解释理论的研究,介绍不够。建议作出规划,抓紧此项工作,发挥其在寻找隐伏矿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6.
本文通过①有效观测范围、②b值曲线、③地震活动面积三种检验方法,对辽宁省测震台网和沈阳电信传输台网的现状及台网的监测效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辽字省台网和沈阳电信传输台网的控制能力基本相同,可以监测全省范出内M_L=2.3级以上的地震活动.震中精度Ⅰ、Ⅱ类可占88%以上,震级均方差为0.23.  相似文献   
267.
以野外勘察和光谱测量数据为数据源,以光谱曲线的16个特征和矿化蚀变程度分别为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应用粗糙集理论和方法离散化数据构建决策系统和实现属性约简,获取识别矿化信。息最佳变量组合及区间值,将其作为参量建立矿化信。息识别模型,并以矿区其他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与实地勘查资料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高光谱矿化信,息识别模型,为成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8.
通过对个旧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东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找矿信息,建立了个旧西区锡多金属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根据找矿模型,优选出地层、构造、物探、化探、遥感等12个预测变量,在MORPAS平台上应用特征分析法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3个一级成矿远景区和3个二级成矿远景区.其中,个旧西区的梨花寨区(A2)和陡岩区(A3)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为个旧西区新一轮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9.
东北北部多年冻土的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东北冻土区是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区内冻土退化显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主要表现为多年冻土上限下降,温度升高,厚度减薄,融区扩大;多年冻土岛消失及多年冻土南界北移等几个方面.多年冻土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归结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变暖,降水和积雪时段和厚度等气候变化因素.以城镇化、重大工程建设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已对该区冻土和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导致了多年冻土的快速、显著和大规模退化,但其影响机制的合理解释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70.
盐水层温室气体地质埋存机理及潜力计算方法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盐水层CO2地质埋存评价要求,提出了盐水层CO2埋存机理以及埋存潜力计算方法。CO2在盐水层中的埋存机理包括水力圈闭、残余气圈闭、溶解埋存和矿物埋存等4种基本方式。水力圈闭是CO2向上运动到达致密隔层受到遮挡后,在地质体中聚集,形成CO2气相埋存;残余气圈闭是由于驱替和吸吮相渗滞后现象存在,部分CO2以残余气形式被圈闭;溶解埋存是CO2溶解在水中,与水中的钙、镁、铁等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矿物,实现CO2圈闭;矿物埋存是CO2与储层岩石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形成碳酸盐矿物或HCO3-实现CO2封存。各种埋存方式随埋存时间不同,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埋存安全性级别各不相同。埋存潜力只由残余气圈闭和溶解圈闭两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埋存潜力计算公式及参数确定方法。埋存机理及潜力计算方法的提出为盐水层目标区CO2地质埋存评价提供了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