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近地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与有机碳的含量关系密切.有研究者指出,腐殖质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和螯合容量很大,来源于大气的重金属元素总是最终以腐殖质结合态回落土壤[1].腐殖质对重金属具有远较粘土矿物更高的吸附容量,即使很低的腐殖质含量也可吸附相当大量的重金属[2].  相似文献   
122.
山西太原盆地土壤磁化率与元素Cd、Pb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化率是环境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磁参数[1],受污染的土壤随着磁化率的增加往往伴随着许多有害的重金属出现,因而磁化率与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研究,成为近些年环境磁学研究新的发展趋势之一[2].  相似文献   
123.
沉积岩中成岩伊利石年龄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利石的形成与盆地的沉积和热演化有密切关系,它可以指示油气的形成时代,因此测定成岩伊利石的形成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碎屑伊利石往往与成岩伊利石共生,导致样品的年龄远远大于成岩伊利石的真实年龄。为了有效地分离成岩和碎屑伊利石,需要使用IAA法和烷基胺阳离子取代法等,结合真空密封法等其他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并介绍了国外伊利石定年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4.
基于重金属的区域健康风险评价——以成都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开展重金属的区域健康风险评价,对于探讨重金属的风险及为区域的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服务有重要的意义。以成都经济区植物和大气为研究对象,应用国外的风险评价理论对As、Cd、Hg和Pb 4种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探讨了区域风险评价的填图思路。对于非致癌效应,计算通过食物摄入和空气吸入2种暴露途径产生的危害指数。对于致癌效应,计算由吸入Cd引起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对于非致癌效应,成都经济区生态风险较高的重金属为Cd和Pb,从总的风险来看,地域差别较明显,以德阳和成都存在的风险最高。谷类对总风险的贡献比例最高,其中又以Cd的贡献最大,其次为Pb。对于致癌效应,研究区的平均致癌风险为7.6×10-6,基本上处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高风险区主要为德阳西部的什邡、广汉和乐山市周围地区,这些地区的大气环境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5.
层次分析法在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土地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地区的土地进行了质量评估。通过分析影响各评价指标的主要因子.建立各层次结构模型和质量指数数学模型,得出地球化学综合指数,评价了该地区土地的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优化选择,比较所选的不同指标对建立土地质量评估最终结果的影响差异,进行指标筛选的探索。评价结果显示.佛驹山村的土壤质量情况较好,高坑坝村的土壤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26.
特大型矿床与异常成矿作用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通过对美国BigMoose湖鱼类死亡和德国莱茵河流域Cd污染的生态地球化学预警例案分析 ,就中国将要开展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项目 ,其实质是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地球化学填图。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时 ,战略上应以跨生态系统的江河流域为重点 ,尤其对沿长江流域分布的镉异常 ,沿江各省应有全局观念 ,把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镉异常的生态地球化学预警研究 ;战术上 ,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 ,充分考虑大气生物水土等层圈各项预警指标的协调一致。生态地球化学预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 ,开展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研究 ,不但有可能使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在国际上继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还将为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7.
周文辉  李雪珍  李永春  高琪  杨忠芳  段轶仁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15-2023010016
硒(Se)是人类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为科学预测作物硒含量,实现富硒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本研究系统采集并分析了13042个表层土壤样品和313套玉米、164套马铃薯及其对应的根系土样品,研究了该区土壤 Se 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马铃薯、玉米可食部分Se含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富 Se农作物种植区进行了合理规划。结果表明:土壤Se含量均值是0. 164 μg/g,空间分布不均匀,研究区内清水河平原地区出现富硒区且连片分布。研究区土壤硒元素含量主要受其成土母质控制,岩石经风化剥蚀、随河水迁移和农业灌溉,伴随着有机质含量增加,造成第四系冲洪积平原 Se 含量增加。研究区马铃薯、玉米籽实富Se 率分别为 82. 32 % 和 38. 02 %,且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具备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潜力。农作物籽实 Se 含量主要与根系土中Se、S、pH和有机质含量有关,通过作物籽实 Se 含量预测模型规划出研究区富 Se 马铃薯种植区面积为 1050. 11 km2,富 Se 玉米种植区面积 19. 19 km2。该认识可为当地富硒农产品种植区规划及作物种植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硒(Se)是人类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为科学预测作物硒含量,实现富硒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本研究系统采集并分析了13042个表层土壤样品和313套玉米、164套马铃薯及其对应的根系土样品,研究了该区土壤Se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别建立了马铃薯、玉米可食部分Se含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富Se农作物种植区进行了合理规划。结果表明:土壤Se含量均值是0.164μg/g,空间分布不均匀,研究区内清水河平原地区出现富硒区且连片分布。研究区土壤硒元素含量主要受其成土母质控制,岩石经风化剥蚀、随河水迁移和农业灌溉,伴随着有机质含量增加,造成第四系冲洪积平原Se含量增加。研究区马铃薯、玉米籽实富Se率分别为82.32%和38.02%,且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具备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潜力。农作物籽实Se含量主要与根系土中Se、S、pH和有机质含量有关,通过作物籽实Se含量预测模型规划出研究区富Se马铃薯种植区面积为1050.11 km2,富Se玉米种植区面积19.19 km2。该认识可为当地富硒农产品种植区规划及作物种植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室内试验,考察了去离子水和滏阳河水对滏阳河堤防土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土体矿物成分及微观形貌的改变。结果表明:(1)滏阳河当地水浸泡后土体塑性指数和有效黏聚力均小于去离子水浸泡后的土体,有效内摩擦角则大于去离子水浸泡后的土体;(2)不同浸泡条件下,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应变硬化现象,各级围压下,邯郸滏阳河当地水浸泡土体后的剪切峰值均大于去离子水浸泡后的土体;(3)去离子水及滏阳河水与土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改变土体的矿物成分含量,使其微观形貌及孔隙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最终导致土体的宏观力学特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0.
金鑫  杨忠  冯武宏 《探矿工程》2015,42(5):77-79,84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硬岩定向钻进的效率,在分析硬岩定向钻进PDC钻头的结构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了3种不同类型的PDC钻头进行煤矿井下硬岩定向钻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底型PDC钻头不适用于定向钻进硬岩,而三翼抛物线型钻头和四翼平角型钻头在定向钻进硬岩时,表现出长寿命、高效率等特点,适合于定向钻进硬岩地层,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定向钻进硬岩地层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