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土地整理是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实践,介绍了某土地整理项目中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运用实践与经验,并初步归纳出部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2.
HRCT(高分辨CT)图像是较常规CT具有更清晰的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病灶细节以及正常和异常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对配合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如何利用普及型CT机获得HRCT图像。我们做了技术上的改进,并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功能,提高一些技术参数,主要是扫描层厚,管电流及扫描时间,高分辨薄层重建,尽可能的缩小显示野,加大矩阵等。所得到的图像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CT,如肺小结节的显示,腔隙性梗塞的检出率,可疑小腔隙与大的像素颗粒的辨别等。我们认为,进一步开发软件功能。会获得更加理想的HRCT图像  相似文献   
23.
建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地震沉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巍  胡明毅  高炎 《现代地质》2014,28(4):806-816
建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时期沉积相平面展布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生物礁滩发育区带预测。在实际研究中,以碳酸盐岩沉积理论为指导,运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思路与方法,利用单井资料对地震相反射特征进行地质意义解析,建立沉积相地震识别模式,并且运用古地貌恢复、属性分析等技术进行沉积相平面分布与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礁井震结合进行层序标定后,地震相位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生物礁滩发育期次;结合地震剖面相与平面相识别,在研究区中部主要为低频、弱振幅反射的陆棚相,能够说明开江-梁平陆棚延伸到研究区;地震多属性分析能够较为真实地对沉积相边界与生物礁滩分布范围进行刻画;等时地层切片反映出三级层序SQ1后期为生物礁主要发育时期,SQ2时期海平面变浅,暴露滩体发育部位产生迁移。  相似文献   
24.
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对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压压汞法、低压氮气吸附法、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微观孔隙发育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页岩排驱压力比较高,孔隙分选差,退汞率极低,说明孔隙与喉道非常不均一;页岩比表面积为12.330~29.822 m2/g,平均为20.132m2/g;孔体积为0.015 9~0.094 7cm3/g,平均为0.044 5cm3/g;平均孔径为3.484~12.473nm,平均为7.400nm;主体孔隙为中孔,存在一部分的微孔和大孔,氮气吸附-脱附曲线表明孔隙形态以墨水瓶形孔和狭缝状孔为主。孔隙类型可分为有机质孔、原生残余孔、次生溶蚀孔、黄铁矿晶间孔、黏土矿物晶间孔、裂缝6种类型,其中原生残余孔、次生溶蚀孔可达微米级。有机碳含量、石英含量、黏土矿物含量、热演化程度均会影响微观孔隙发育,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有机碳、石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随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比表面积、孔体积呈减小趋势;适宜的热演化程度是纳米级孔隙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南极冰下基岩热水驱动快速取心钻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大陆冰下基岩岩心对研究南极大陆地质构造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南极内陆成功钻取冰下基岩样品,研制可快速钻至冰岩界面并完成基岩采样的钻进设备迫在眉睫。针对极地冰下基岩取样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可结合热水钻系统使用的采用热水驱动的冰下基岩取心钻具概念设计。该钻具系统采用常规热水钻完成南极大陆上覆冰层钻进,然后更换热水取心钻具穿过已有钻孔快速到达冰岩界面,完成冰下沉积物和基岩取心钻进,大大缩短基岩取心时间,提高钻进效率。结合中国自主研发的热水钻系统参数,对螺杆马达压力损失和输出扭矩进行理论计算,提出了螺杆马达选择依据。该技术有望在未来极地冰下基岩取心钻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重庆巫溪红池坝剖面长兴阶上部地层出露齐全,产系列牙形刺和深水陆棚相遗迹化石。通过建立牙形刺带,对该剖面长兴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并讨论了区域大隆组/长兴组界线的时代归属。长兴中—晚期开始,沉积环境由深水盆地向深水陆棚逐渐过渡,海洋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开始显现并持续发展,基于时间序列的遗迹化石记录详细刻画了深水陆棚水体含氧量频繁加速波动过程,为系统审视二叠纪末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7.
兴义马岭河流域位于贵州三叠纪“S”型沉积相变露头区,沉积地貌类型多样,具有优质的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但是关于区域地质遗迹成景主控因素研究尚显薄弱。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试图分析区内不同岩相结构与溶蚀速率的关联,探讨主要的地表-地下岩溶-侵蚀地貌的发育与演化过程。受控于不同的溶蚀速率,碳酸盐台地及台地边缘相露头区分别形成三类锥状岩溶石峰与两类塔状岩溶石峰,深水陆棚-斜坡带地表地貌则表现为浅-中切割山地。马岭河峡谷具典型地下洞穴伏流-地表岩溶峡谷演化特征,峡谷演化进程受溶蚀-侵蚀-崩塌-钙华堆积等多种地质作用综合影响,空间上箱型谷-嶂谷-宽缓谷依次分布。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边缘-碎屑斜坡-陆棚沉积分异是区内地貌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差异溶蚀是地质遗迹成景及成片分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29.
依据大量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漯河市地下水开采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下水超采现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开采布局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  相似文献   
30.
建南地区长兴组礁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剖面及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镜下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物性分析等对建南地区长兴组的储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长兴组礁滩储层岩性以礁云岩、礁灰岩和颗粒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为主,为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物性中等-较差,为低孔中低渗储层.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岩性、沉积相、相对海平面变化、成岩作用等方面的控制,其中储层以台缘礁滩相为有利相带,发育于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岩性以礁云岩和礁灰岩为主.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关键.采用孔隙度和渗透率两个参数对长兴组礁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储层类型主要为Ⅲ类(低孔低渗),其次为Ⅳ类(特低孔特低渗),Ⅱ类(中孔中渗)和Ⅰ类(高孔高渗)储层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