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杨峰  李晓东 《内陆地震》2015,(2):176-180
为了尽可能减少模数转换器输出的离散数字量与实际测量的模拟量之间存在的偏差,在常用的硬件校正基础上,设计了3种基于不同原理的软件校正方案,并在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的设计中对这3种方案进行了实际应用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82.
杨峰  李锰 《内陆地震》2010,24(3):241-246
为研究介质非均匀性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编制开发了模型可定制的二维细胞自动机模拟软件。针对软件设计中出现的非均匀断层结构模型的建立、系统模拟数据记录结构设计以及内存管理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改善了模拟系统所需的几种关键算法,使研究人员能根据需要灵活设定模型的介质参数。并利用内存管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型模拟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硬件瓶颈问题,从而提高了细胞自动机模拟系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3.
刘辉  杨峰  阳军生 《岩土力学》2010,31(11):3373-3378
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求解地基极限承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破坏模式。当地基下方存在空洞时,地基的破坏模式变得相当复杂。通过分析空洞存在时地基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将地基破坏范围划分成为不同的刚性区和过渡区,构造了空洞上方条形基础地基的破坏模式。利用上限法,建立与破坏模式对应的速度场,推导了破坏模式不同区域内的耗散功率和外力功率,得到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目标函数,并采用数学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获得了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空洞顶板厚度、空洞大小与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关系,并与无空洞条件下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空洞顶板厚度增加,地基极限承载力增加,破坏模式也由地基与空洞之间扩散到地基两侧;空洞顶板厚度存在临界值,当超过此临界值时,空洞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4.
赵炼恒  罗强  李亮  杨峰  但汉成 《岩土力学》2010,31(11):3627-3634
将强度折减技术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结合,利用安全系数Fs评定指标对层状岩体边坡进行稳定性上限分析,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层状岩体坡体安全系数和潜在破裂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计算方法的对比可以证明表明文中方法的正确性;边坡安全系数和破坏范围受边坡坡度、岩体重度、边坡高度、动载效应系数和岩层倾角的控制;当岩层倾角处于一定范围时,层状岩体边坡发生顺层失稳的可能性最大,工程中需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85.
海坡地区位于海南三亚南部,地热田分布面积约为3.65 km~2,为了评价热能潜力和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对该地热田进行了水化学和同位素示踪研究。根据热矿水的水化学分析,应用钾镁和SiO_2地热温标估算出地热田热储温度分别为:73.6℃~103.65℃和76.02℃~104.28℃,热储深度大致为972~1 585.6 m。利用~2H、~(18)O稳定同位素示踪表明该区热矿水的来源与海南岛大气降水有关,经过计算其补给高程约为498.3~557.2 m,是位于EW向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上的山地地区——抱龙采伐场-红坡岭一带。大气降雨沿着断裂带渗流至地下深部,并因地热增温、水岩作用和循环补给成为热矿水。  相似文献   
86.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基于岩土电学性质差异的一种勘探方法.目前在我国东南被广泛应用,但在西部戈壁地区的应用难度较大.根据试验讨论接地电阻的影响和装置类型的选取,并总结高密度电法在戈壁地区使用的效果和局限性.同时提出戈壁地区高密度电法的使用建议,以提高数据获取和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社团结构是复杂网络具有的一项重要性质,为探究不同城市路网社团结构的特点,本文利用分裂算法,对北京、成都、南京、武汉4个城市的路网进行社团结构划分,分析路网空间结构与社团结构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城市路网有着较强的社团特性,网络模块度最大值高于一般社会网络,同时路网社团结构可以较好地识别出一些路网中联系紧密的区域。本文在路网结构研究中引入社团结构概念,进行了新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88.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运用定量化的数学统计原理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研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文章以海南岛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五指山市为例,选择断裂、 岩土体、 坡度、 地形起伏度、 海拔高程变异系数、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降雨量、 水系、 公路、 曲率值为评价指标,依托详...  相似文献   
89.
杨峰  黄金莉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5):1487-1496
本文收集了首都圈地区40个测点的石油地震叠加速度资料,经常规处理后得到各测点下方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对9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解释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各剖面下方离散的速度数据;应用上述资料和专业地质建模软件构建了首都圈地区(115.50°E—117.60°E,38.40°N—40.75°N)范围内上地壳高精度三维P波速度模型.结果表明:华北盆地为隆坳相间区,从东至西依次是黄骅坳陷、沧县隆起和冀中坳陷,上地壳速度结构十分复杂;结晶基底的埋深变化剧烈,冀中坳陷下最深处可达10 km,沿构造走向整体呈西南深、东北浅的趋势,沧县隆起下埋深约2~4 km,黄骅坳陷下最深处则达9 km,剧烈的基底起伏反映出盆地内部不同次级构造单元的差异沉降和中、新生代以来强烈的拉张构造运动.太行山、燕山隆起下的基底埋深较盆地区浅,体现出隆起区新生代以来的抬升构造运动.本文首次将石油地震叠加速度资料用于首都圈地壳速度模型的构建,与以往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得到的模型相比,本文结果对华北盆地复杂的上地壳结构刻画得更为细致.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