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18篇 |
地质学 | 81篇 |
海洋学 | 21篇 |
综合类 | 8篇 |
自然地理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川中--川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异常压力分布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异常压力的纵向和平面分布特征研究,结合沉积背景、构造演化和生烃作用等分析了异常高压的成因;并利用剥蚀量、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改进的Lee--Kesler状态方程识别了古今地温差与剥蚀厚度及其与压力系数之间的关系。川中--川南须家河组各储层段压力系数在平面上由西北向南逐渐降低,纵向上呈常压(压力系数0.90~1.1)、高压(压力系数1.1~1.4)及超高压(压力系数1.4)三段式分布。生烃增压和储层的致密化是本区产生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各气藏古今地温差为35℃~70℃,古今地温差与剥蚀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压力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川中--川南须家河组现今压力分布状态是地层抬升剥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2.
人类已经叩响了区块链时代的大门,但在地质领域,区块链的应用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态。哪怕是像深时数字地球(DDE)这样极具雄心的大科学项目,也没有意识到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分散在科学家个人或实验室的“长尾数据”的有效收集和利用。地质科学信息是一个超大型共享数据库,需要许多人彼此信任去协作完成数据库的改写,区块链将是非常好的支撑技术。区块链基于其系统特性和智能合约提供有丰富交互接口,特别是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隐私保护特性,为区块链技术在地质领域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勘查实物、资料、数据的溯源管理,面向更广泛科学共同体的长尾数据的收集,应该是区块链地质应用的重要突破口。地质通证使打造全球地质社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3.
念青唐古拉山扎当冰川冰储量估算及冰下地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川体积估算对水资源以及冰川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实测的冰川厚度数据十分稀少,限制了冰川体积的估算. 2011年5月对念青唐古拉山北坡扎当冰川进行了雷达测厚工作,获取了该冰川的厚度分布状况. 基于该冰川的厚度数据,测量点的GPS数据,1970年的地形图和2010年Landsat TM影像,在Arc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简单Kriging插值方法对冰川非测厚区域的厚度进行了插值计算,绘制出了冰川厚度等值线图并估算了冰川的冰储量. 结果表明:冰川最大厚度出现于海拔约5 748 m靠近主流线的位置,最大冰厚度为108 m,冰川平均厚度为38.1 m,2010年冰川面积为1.73 km2,扎当冰川的冰储量为0.066 km3. 将扎当冰川表面DEM与冰川厚度分布图相结合,绘制出了该冰川的冰床地形图. 结果显示,在冰川厚度大的区域,冰床地形呈现近V字形分布,这与其相对平缓的冰面地形形成明显对比;同时,在冰表地形较陡区域,冰川厚度不大,冰床地形呈现U形分布. 相似文献
94.
南堡凹陷C油田沙河街组发育一套披覆在潜山之上的生屑云岩储层,为该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系,生屑云岩分布不稳定,横向变化较大,先期钻探的5口探井有2口落空。基于周边油田分析,古地貌是生屑云岩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受上覆火成岩的影响,该油藏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古地貌恢复困难,使预测储层分布范围困难较大。考虑到速度横向变化的影响,利用传统的时深转换方法难以准确地计算构造深度进而恢复古地貌。本文从多口已钻井的时深关系精细对比分析出发,明确了该区的速度影响因素主要有压实效应和火成岩厚度,同时基于对传统时深转换方法的适用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回归的时深转换新方法。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的构造深度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能够有效恢复古地貌和预测生屑云岩的分布,该时深转换方法对于速度横向变化剧烈的地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针对GNSS技术应用于变形监测场景下经常出现的单频观测值周跳导致模糊度错误传递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线近似解的单频三差周跳探测方法,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参考星更替时周跳检验量的转换问题,提供了参考星发生周跳时的应对方法,同时也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适用于GLONASS卫星观测值的周跳探测,较好地解决了监测环境中出现单频周跳难以探测的问题.通过对开阔环境和遮挡环境的多系统多频数据进行周跳探测实验,证明了新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出小至1周的周跳,对GNSS技术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北京山区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形是许多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客观特征之一,土壤颗粒具有一定的分形特性.基于抽样调查的方法,应用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布计算了北京山区195个土壤样品的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质地主要是粉砂土、粉砂壤土、砂壤土、壤砂土、砂土,土壤质地偏粗,分形维数介于2.23~2.69之间,总体偏低.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表明,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随质地的粗细程度发生明显变化.质地越粗分形维数越小,质地越细分形维数越大.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粘粒含量呈显著对数关系.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质地差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7.
98.
三维多尺度体曲率的算法及应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提取与挖掘储层结构及构造信息在时间(深度)和空间上的多尺度特征,构造了一种新的三维多尺度体曲率分析方法,并给出了三维体曲率快速提取算法。与常规的体曲率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体曲率分析中引入时频域分频展开和对应的空间波数域多尺度自适应微分算子,可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反映地震信息的多尺度特征;②将不同尺度的体曲率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了不同尺度曲率异常信息,同时突出有效异常,降低噪声影响,为体曲率属性解释奠定基础。利用该方法处理了陆上和海上三维地震资料,实现了对储层展布、断层及裂缝发育带的检测及多尺度特征的有效刻画。 相似文献
99.
波堆藏布谷地冰碛丘陵形成机制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波堆藏布谷地中分布着大面积的冰碛丘陵, 通过考察发现其个体大小、外形、分布规模及内部砾石组成等方面都与高纬大冰盖外围形成的冰碛丘陵有很大的区别. 以冰川沉积学理论为基础, 从沉积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中低纬度波堆藏布谷地中冰碛丘陵的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 气候变化造成冰川的大面积死冰加之宽阔的河谷、海洋性冰川的特性促使波堆藏布谷中形成如此大面积的冰碛丘陵; 同时,大规模的冰碛丘陵表明气候转暖(抑或变干)的过程是突变的. 相似文献
100.
冰川表碛区冻融过程的观测分析有助于厘清各层之间能量和水分传输的关系,从而为构建相应的能量平衡模型以及冰川径流模型提供理论支持。基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嘎隆拉冰川表碛区自动气象站气象资料,对表碛区冻融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碛中出现冻土中常见的秋季和春季零点幕效应,秋季零点幕持续时间32天,春季零点幕持续58天;春季零点幕期间,气温和地表温度均呈现清晨低,午后高的日变化特征,而表碛层内温度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其体积含水率呈“脉冲式”变化;春季零点幕效应结束,底层冻结层破坏后,冰川冰消融才开始;嘎隆拉冰川表碛对冰川冰消融的影响不仅是因为表碛较厚,在消融量上抑制了冰川冰的消融,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碛产生零点幕效应,延迟了表碛下冰川冰开始消融的日期,在时间上抑制了冰川冰消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