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篇 |
大气科学 | 78篇 |
地球物理 | 42篇 |
地质学 | 152篇 |
海洋学 | 103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泉州湾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泉州湾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112种,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其中长鳃麦秆虫(Caprella equilibra)和网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es)是该海域最具代表性的优势种,其次为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薮枝螅(Obeliasp.)、纵条矶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外伪角涡虫(Pseudoceros exoplatus)、柄涡虫(Stylochus sp.)、僧帽囊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巴西地钩虾(Podocerus brasiliensis)、强壮板钩虾(Stenothoe valida)、镰形叶钩虾(Jassa falcata)和角突麦秆虫(Caprella scaura)等种类。该海区污损生物全年均可附着,种类丰富且附着强度大,附着盛期在4—11月,月板、季板、半年板和周年板的平均附着生物量分别为2 624g/m2、5 309g/m2、6 210g/m2和8 247g/m2,夏季可达11 295g/m2。随着试板浸海时间的延长,试板上污损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且结构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52.
为探讨太阳紫外辐射(UVR,280~400 nm)和CO2浓度变化对大型海藻的复合效应,选择了常见的经济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lemaneiformi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UVR(阳光紫外辐射)和CO2对其生长、光合作用、色素以及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变化的复合作用。实验设置两个CO2梯度(380×10-6和800×10-6)和三种太阳辐射处理(PAB处理——全波长辐射处理,PA辐射处理——滤掉紫外线B和P处理——滤掉全部紫外线)。结果表明,CO2加富(800×10-6)显著地促进了龙须菜的生长,而UVR则产生抑制作用,但两者之间复合作用不显著。UVR促进了藻体的紫外吸收物质的合成,而且在高浓度CO2下经PAB辐射处理的含量要显著高于正常CO2浓度水平下的,这表明高浓度CO2促进了紫外吸收物质的合成。在光合作用受限制的低PAR条件下,紫外线A(UV-A)促进其光合作用,但高浓度CO2却抑制了藻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在正常浓度CO2水平下生长的藻体,UVR显著降低其光合作用能力,但是在高浓度CO2下生长的藻体,UVR这种负面效应不显著。UVR显著降低藻红蛋白的含量,高浓度CO2在P和PA辐射处理下也显著降低藻红蛋白的含量,但在PAB辐射处理下却呈现相反的结果。高浓度CO2下生长的藻体通过增加体内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来维持较高浓度的藻红蛋白含量,增强了其抵御UVR的能力。 相似文献
453.
为了探究过去150 a来大气粉尘沉降历史及其对季风边缘区和季风影响区的影响差异,利用长白山典型雨养泥炭灰分粒度、成岩化学元素、210Pb和137Cs年代等指标重建过去大气粉尘变化,并与大兴安岭摩天岭雨养泥炭粉尘记录进行比较。东北山地泥炭灰分主要以粘土颗粒和粉砂颗粒物为主。中值粒径和成岩元素特征也初步揭示东北山地泥炭中矿物灰分主要源于蒙古国和中国北方沙漠和沙地的土壤尘。大气土壤尘降通量自19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区域近代化、工业化和战争等人类活动强度增加一致。在过去60 a间具有减小的趋势,与区域自然尘暴的监测数据吻合较好。东北地区长距离传输的大气土壤尘降通量背景基线为(5.2±2.6) g m-2 a-1。长白山大气土壤尘降通量(5~38 g m-2 a-1)小于大兴安岭(14~68 g m-2 a-1),揭示了大气尘降随着与尘源区的距离增加而递减,对东北地区西部的影响要强于对东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4.
表层漂流浮标及其跟踪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漂流浮标是一种小型海洋资料浮标,具有自动采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自动定位与数据传输的功能,它可以在海洋中表层海流进行大尺度测量与描绘,属一次性使用仪器,其体积小,便于投放,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的可连续在海上工作几个月到两年。 相似文献
455.
李呜山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80,5(2):65-71
TQ-16机ALGOL编译系统对数组存贮采用静态分配方法。本文给出了数组存贮的动态分配方法,即对数组(常界或变界)根据其在程序运行阶段的实际体积分配存贮,而对过程体中说明的数组,则只当该数组所属的过程被调用时才分配存贮,调用结束,数组所占存贮立即释放。因此,数组存贮动态分配能更有效地使用内存。此外,TQ-16机ALGOL编译系统对数组界偶的上、下界只允许是常数或非形参简变,本文给出的方法,还允许界偶的上、下界是标准变量、赋值形参和换名形参,这对编程序带来了方便,并提高了程序的灵活性。按本文给出的方法修改的编译,已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在我院计算站投入试用。从调试和试用情况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大多数实用程序,实际计算时间无明显增加,而编译时间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456.
457.
45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十分重要。基于ArcGIS、Google Earth Engine等平台,以黄河流经市域生成流域范围,对2000—2015年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评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强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状况,提出生态地质调查工作建议,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评估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以水文调节、气候调节、土壤保持调节服务为主,空间分布上呈"南高北低、上下游低、中游高"的空间特征。15年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增长了33.4%,呈现"上游玉树-阿坝一带山区明显减少、中游黄土高原区显著增加、下游轻微降低"的空间格局特点,但总体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低度协调状态,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空间不匹配问题。建议动态评估流域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聚焦关键过程、关键区域、关键要素,部署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流域国土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59.
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褥垫层是复合地基的核心技术,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作用、褥垫层合理厚度、用褥垫层调整的基不均匀变形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时褥垫层合理设置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60.
1997~ 1 999年在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试验基地进行了仅靠底墒供水和靠底墒、降水供水的小麦试验 ,结果表明在 0~ 2 0 0 cm土层有效底墒介于 2 70~ 32 0 mm时 ,0~ 2 0 0 cm有效底墒最大供水率为 72 % ,0~ 50 cm为 90 % ,50 cm以下为 66%~ 70 % .播种—拔节期各层供水率均大于拔节—成熟期 .底墒供水最长时限为灌浆后期 .靠底墒和降水供水 ( 70 .6mm)的旱作麦田有效底墒供水率除 0~ 50 cm层与仅靠底墒供水的相同外 ,其余各层的有效底墒供水率均低于仅靠底墒供水的处理 .河北省固城冬小麦水分供给层深度可达 3m.冬小麦对上层 ( 0~ 50cm)底墒利用较充分 ,而对 50 cm以下土层的底墒利用率相对较低 .提出了提高底墒供水率的技术和途径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