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书画妙音     
杨军,别名子昂,书画家,安徽南陵人,擅长国画花乌、动物、色彩淡雅明快,生活气息浓郁,师从中国美术学院花鸟教研室主任彭小冲教授,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72.
不同激发环境下井中气枪震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枪容量为250 in~3的BHS-2200LL井中气枪,在内径0.2、5.0m不同激发井中开展了气枪震源特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5.0m井中气枪激发产生的信号优势频率集中在10~40Hz,比在0.2m井中的低,这主要是由于较大水体利于气泡的振荡;2在能量方面,5.0m井中激发信号的能量强于0.2m井中的,相差1个数量级,单次激发的传播距离可达9km;32种激发环境下产生的气枪信号都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3.
钻孔耦合因素对引潮力标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韬  杨军  郝永亮  王维 《内陆地震》2014,(4):312-318
利用多层厚壁筒组合的力学模型,分析介质力学性质变化对钻孔面应变耦合系数的影响。利用引潮力标定方法对观测资料的研究表明,"地层、水泥环和钢筒"模型不能完全反映观测条件,考虑原地应力卸载影响的四层介质耦合模型,与观测环境基本相符,可以对观测结果进行较合理解释,同时发现钻孔面应变耦合系数的大小与台站的背景应力场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4.
以下关虚拟地震台网为例,介绍利用JOPENS系统汇集REFTEK系统实时数据流的实验及数据汇集的相关步骤,通过宾川人工爆破实验,检验数据汇集系统在地震定位方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5.
余飞燕  吕蒙  杨军 《地质与资源》2015,24(2):152-156
综合环境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整理的数据进行数学模型计算,系统研究了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GIS叠加分析功能,得出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采用滑坡确定性系数(CF)法对滑坡地质灾害各个因子数据进行量比,并根据主要致灾因子数据与滑坡形成有利级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最终获得适用于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主要致灾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得到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6.
2006年12月南京连续4天浓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2006年12月24-27日南京地区出现了连续4天的浓雾天气,其中能见度小于50 m的强浓雾持续了40多个小时.利用FM-100型雾滴谱仪,连续观测了雾滴谱、数密度和含水量等微物理参量.结合自动气象站及能见度仪观测资料,分析了这次浓雾过程的微物理特征,并与1996年观测结果进行对比:雾滴的平均含水量和平均直径与1996年观测结果相当,含水量最大值比1996年观测结果大4倍,数密度比10年前小.认为前2个子过程的雾滴数密度、含水量很高,造成了南京奉次大雾能见度长时间低于50 m的恶劣天气.结合边界层探空资料,认为形成这种强浓雾的主要原因足近地层持续存在强盛的水汽平流,具有平流雾的特征.根据雾微物理参量的起伏变化,将浓雾过程分成4个子过稃,分析并比较了4个子过程的雾滴谱分布,总过程的谱分布及4个子过程的谱分布都服从Dcirmendjian分布,谱型都基本呈指数下降,雾滴主要集中存小滴段.最后,对第一个子过程微物理参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这次浓雾是在夜间晴空辐射降温后形成的,午夜最强,日出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减弱,反映了辐射雾的口变化特征.另外,还发现雾形成以后,开始变化不大,但随着进一步辐射降温,地面雾团不断产牛,雾爆发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7.
以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考虑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和地面的长波辐射、潜热、感热传输以及下垫面的热传导等能量之间的平衡,建立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预测雪面温度和积雪深度变化的融雪模型。利用2009年1—3月以及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湖北恩施雷达站的积雪观测数据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雪面温度和积雪深度都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当下垫面导热系数λg〈0.5时,下垫面对雪深的影响很小;当λg≥0.5时,积雪融化速度随λg的增大而加快,说明下垫面的热传导是影响积雪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8.
智能化建筑通信系统中各种电子器件,计算机和网络设施等,其特点是电子器件密度大,集成度高,因而它受雷电电磁脉冲袭击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其后果可能使整个建筑内的通信系统的设备部分或全部损坏,数据丢失和运行失误,直至处于瘫痪。因此,如何能有效地避免雷电在通信系统中的破坏作用,是智能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9.
LAPS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LAPS资料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天气预测、作业条件判别、作业技术参数确定、效果评估以及云降水数值模拟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初步探讨了其应用方法;以个例分析了LAPS的温度场、高度场资料、水汽、云宏/微观产品以及衍生的对流有效位能、抬升指数、对流抑制能量等物理量资料对防雹作业天气过程的预测潜力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LAPS资料提供的物理量产品可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信息,在防雹作业天气预测上具有一定优势,并可方便准确地确定增雨作业区域、催化部位和催化剂量,从而增强作业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0.
应用多普勒雷达制作近海台风临近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放  冀春晓  任鸿翔  杨军  朱景 《气象》2008,34(5):64-74
台风、局地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是浙江省夏季汛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的重要特征,将浙江省近年来收集的台风雷达资料进行试验研究,应用雷达基数据数字组网3-D数据,通过回波自动识别与跟踪、动态定量估测降水、台风旋转环流结构快速诊断分析等技术,进行省级台站基于雷达的台风临近预警预报技术的应用研究.根据台风主体回波螺旋带形状的结构,及其回波系统(团)移动过程中又具有明显的旋转性运动的特点,对交叉相关法进行了适当改进.首先,在矩心跟踪法进行强对流回波团识别跟踪的基础上,利用多普勒速度场及其与台风旋转环流的逻辑一致性建立第一猜测场,对外推出的回波在移动方向上加以控制和修正;其次.结合雷达覆盖范围内自动雨量站实时数据,应用最佳概率窗求得最配合的Z-I关系进行动态降水量估测,再将估测的降水强度与格点化的自动站雨量强度进行变分订正(尽量减少降水强度不均匀引起的误差);最后,在回波追踪与外推基础上结合估测降水强度作出0~1小时的降水临近预报和监测预警.对近海台风,采用基于地基速度示踪法(GBVTD)对台风中心、旋转环流结构作快速诊断.研究表明,针对性地开展和建立基于雷达的台风临近预报应用技术的探索,可以对正面登陆或临近的台风预报服务及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帮助.通过对台风的连续定位、位置移动、结构演变、暴雨落区、流场变化等特征的分析,对台风的临近预报和气象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