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浙江三门湾贝类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三门湾贝类分布特征,于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4个季节在三门湾采集样品和分析,鉴定出贝类31种,年均生物量和年均密度为2.35g/m^2,41个/m^2,高生物量和高密度区主要分布于三门湾的湾顶区域(4.28g/m^2,70个/m^2),其它区域相对较低。贝类春季生物量和密度(3.55g/m^2,97个/m^2)〉夏季(2.88g/m^2,40个/m^2)〉秋季(2.18g/m^2,16个/m^2)〉冬季(0.85g/m^2,13个/m^2),贝类多样性指数(H’)为0.92~1.93、均匀度指数(J)为0.64~1。通过海流、底质等因子的分析,以及调查海区与浙江其它海湾及邻近列岛水域的比较认为:随春季水温回升,三门湾贝类进入繁衍旺季,故春季密度分布很高,但受捕食、海流搬运和自然死亡等因素影响,至秋冬季三门湾贝类密度则趋于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92.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齿形滑环组合密封件进行建模仿真,采用网格重划技术保证仿真结果收敛,得到不同介质压力下的动密封接触面的压力分布曲线,并且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计算得到齿形滑环组合密封的摩擦力矩理论计算值。通过搭建动密封测试平台,实际测试不同介质压力下齿形滑环组合密封的密封效果,并且得到摩擦力矩的实验值,结果摩擦力矩理论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结果表明:齿形滑环组合密封效果良好,摩擦力矩的理论计算基本正确,该密封的摩擦力矩与介质压力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3.
文章以大连为例,探讨了全域城市化过程中游憩系统的概念模型,尝试构建了大连核心城区游憩系统空间结构模型:即市区开敞空间 (日游憩中心)—城市边缘游憩中心—城市近郊游憩中心—城市远郊游憩中心—多个中心的互补和融合,最终形成无疆界游憩空间系统。文章对于城市游憩规划具有参考指导意义,并对未来城市化的游憩系统的建立提出了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我院制剂近3年的使用情况,展望其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结合制剂室3年制剂使用量报表以及库房制剂流通量报表,得到我院2020—2022年制剂品种、出库数量及销售额等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出医院制剂的使用特点和发展态势。结果:2020—2022年,我院院内制剂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中药制剂中扶正胶囊、祛风Ⅱ号胶囊稳居用药频度(DDDs)前2位,扶正胶囊、宽筋散、咳可合剂、健脾合剂、羌菊感冒颗粒、妇科洗液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西药制剂多为皮肤科用药,且各品种销售金额均逐年升高。结论:近3年来,我院制剂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应在对现有制剂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做好吴医特色制剂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通过设有黏性土透镜体的二维砂槽中开展重非水相液体(DNAPL)入渗运移试验,采用电阻率成像法(ERT)探讨DNAPL在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分布规律.试验过程中利用电阻率成像系统进行动态监测,采集电压电流数据后得到相应的电阻值并将其转换为视电阻率值,运用Surfer软件处理数据进而获取DNAPL运移过程的相对电阻率变化分布图像.结果表明,相对电阻率值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不同时刻相对电阻率变化分布图像与DNAPL的运移过程相对应,可以清晰圈定出DNAPL的运移路径及分布范围;DNAPL在入渗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与毛细力的控制,以垂向运移为主,在遇到黏土透镜体时出现明显横向运移,绕过透镜体继续向下入渗最后聚积在砂槽底部.本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对DNAPL污染物在实际环境条件下运移机理和分布特征的认识,制定可行的DNAPL污染物治理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6.
中国绿色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绿色旅游主要指以游览原生态自然山水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以多源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基于GIS空间技术,通过综合分析绿色旅游资源、现状和潜力,对国家绿色旅游资源进行空间探索性分析,从而为国家绿色旅游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和基地选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绿色旅游发展适宜区域整体呈现出分片聚集状态,各片区中很适宜和适宜地区在空间上呈交叉分布。中部低纬度地区,绿色旅游资源基础、现状和潜力均较好;西部地区资源分布零散,发展现状和潜力相对薄弱,但区域特色优势显著,适宜依托区域特色进行深度开发。东北山脉地区的绿色旅游已达到一定规模,应提升旅游品质,扩大影响力;其他地区因气候、地形等因素,较难发展绿色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7.
局地气候分区框架下城市热岛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局地气候分区(LCZ)框架自2012年提出以来,在城市热岛研究领域备受重视,但目前对LCZ框架下城市热岛(简称LCZ城市热岛)时空分异特征仍缺乏系统性总结。本文以统计和“荟萃分析”为手段,系统梳理了2012—2019年LCZ城市热岛研究在数据获取手段、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3个方面的进展,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结果表明,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在超过130座城市开展了LCZ城市热岛研究,这些城市主要集中于中纬度(35°N~55°N)的亚洲和欧洲地区,且主要聚焦于以近地表气温表征的“冠层热岛”和以地表温度表征的“地表热岛”。具体而言:① 在温度数据获取方面,站点观测(文献数量占比42.5%)、模型模拟(38.3%)与移动测量(19.2%)是获取气温的主要方法,其中模型模拟方法占比逐年升高。而卫星热红外遥感是获取地表温度的主要手段(86.5%)。② 在时空格局方面,就全球而言,LCZ气温的类间极值差(均值为3.1 K)显著低于地表温度的类间极值差(9.8 K),且该极值差通常在夏季或冬季较大;冠层热岛与地表热岛均存在显著的“LCZ类内热岛”现象。③ 在影响因素方面,多数研究局限于定性分析地表结构、覆盖、材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普遍忽略了建筑布局与邻近LCZ类型等潜在因素的作用。本文将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LCZ城市热岛的研究进展与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
珊瑚礁的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其形成时周围海水的状况,能够反映古海洋、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然而珊瑚礁形成过程中及其形成后,容易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导致其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发生变化;因此,在对珊瑚礁的研究中,首先要识别出保存原始沉积特征的组分,并排除后期成岩改造的影响.以西沙群岛永兴岛的SSZK1珊瑚礁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9.
本文在阐述了能力谱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比较了五种不同的改进能力谱方法在计算原理和实施步骤上的差异,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剖析。然后,用这五种能力谱方法分别对9个中短周期的梁桥纵桥向的简化模型进行6条地震波下目标位移的估计,并以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为标准,比较了这五种方法的计算精度。结果显示,前三个短周期体系方法的误差离散性比较大,周期大于0.65s后的误差基本稳定在±30%以内,使用非弹性反应谱的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在±30%以内的个数多于对应使用弹性反应谱的方法,此外,精度较好的两条波,对应反应谱加速度峰值较小,且附近加速度变化较平缓。  相似文献   
100.
有孔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捕获或黏附周围海水中的钙质或硅质形成自己的壳体,因此有孔虫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记录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环境信息。以2017年蛟龙号第136潜次在南海珍贝海山底部约2 500 m水深位置精准采集的柱状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G.ruber以及G.sacculifer两类浮游有孔虫壳体的Mg/Ca以及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自12.6 ka以来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变化范围为24.4~29.3℃,平均温度为26.2℃,并能够识别出明显的气候突变事件,在时间范围上与新仙女木事件和全新世东亚夏季风突变事件大致吻合。这些突变事件可能受控于ENSO活动和热带辐合带(ITCZ)平均位置的纬向移动,并与北大西洋冰筏事件具有遥相关。此外,发现全新世期间浮游有孔虫G.sacculifer和G.ruber的碳同位素分馏值Δ13CG.sacculifer-G.ruber与SST变化有关,SST降低时,Δ13CG.sacculifer-G.ruber呈负偏;而在SST升高时,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