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1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东海陆架北部长江、黄河沉积物影响范围的定量估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粒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 (SEM)、ICP— AES分析等方法 ,得到了关于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示踪粒级以及示踪指标 ,并提出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进而实现了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中长江型、黄河型物质的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142.
作者对南极中山站外普里兹湾捞取的锚底样品(76°26′E,69°22′S)进行了矿物谱学和硅藻类研究。 1 矿物组成特点 样品全样X 荧光定量分析表明,其SiO_2=69.12%,TiO_2=0.05%,Al_2O_3=6.02%,FeO(全铁)=3.33%,MnO=0.02%,MgO=1.83%,CaO=6.60%,Na_2O=1.99%,K_2O=1.12%,S=1.25%。 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底泥样品进行定性分析表明,胶体SiO_2(蛋白石类)超过70%,碳酸盐及长英质矿物30%左右。  相似文献   
143.
1995年夏季航次冲绳海槽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对海底岩石实施拖网取样,在与那国海底洼地西南边线采集到新鲜玄武岩样品。对岩石样品进行了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银同位素分析等。结果表明,岩石为橄榄拉斑玄武岩,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具有地慢柱洋中脊玄武岩的特点;成岩熔浆来自上地慢,分异程度较低,混合作用较弱,结晶液线温度为1150-1200℃。  相似文献   
144.
黄河沉积物入海后的运移一向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其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高达11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二位,还因为黄河是世界泥沙浓度最高的河流,多年平均入海泥沙的浓度为24.5公斤/立方米,居世界各大河之冠。在每年约11亿吨的泥沙中,有3亿多吨进入开阔海域。研究这一巨大数量沉积物入海后的运移,对认识其影响所及海域如渤海中南部、黄海以至更远海区的沉积过程以及黄河口三角洲的开发利用、沿岸工程建设、近海油田的开发及水产农牧化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5.
中国陆架210Pb测年应用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分析总结了中国陆架210Pb测年现状及取得的成果,评价了210Pb测定沉积速率的可靠性。由于数据处理及成果表达的不统一,得到的沉积速率只能定性—半定量地表征沉积作用强度。根据210Pb测年现状、陆架沉积环境特征探讨了改善210Pb应用的有关问题,认为合理的选区、必要的校正、统一的成果表达是提高210Pb应用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6.
通过灰色系统理论与地质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作为样品(或指标)间的相似性统计量,并据此按传统的聚合归类原则来实现样品(或指标)的聚类。  相似文献   
147.
水深数据计算的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期水深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程序。经程序处理后的水深数据,可以找出其冲淤区、绘制冲淤等值线图和冲淤立体图;计算出其冲淤量和冲淤面积。还可以绘制出所测海区任意方向的多期剖面图及水深坡度图,从而揭示出冲淤规律。  相似文献   
148.
东海颗粒碳的垂直转移过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1993年和1994年两个航次中,利用震动式取样从东海陆架取得3个柱状岩芯样品。对其进行了POC,PIC,PON含量和粒度分析,并同其上覆水体的POC,PIC以及总颗粒物的垂直通量和悬浮体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9.
长江口泥质区的季节性沉积效应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利用长江口泥质区及其邻近海域夏季和冬季的悬浮体、温度和盐度资料,就长江口泥质区悬浮体的季节性分布和沉积效应进行探讨。由于台湾暖流的强烈阻隔作用,夏季和冬季长江入海的泥沙基本滞留在123o15'E以西的内陆架进行搬运和沉积。长江入海沉积物供应量、台湾暖流、浙江沿岸流和长江冲淡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致使长江口泥质区的沉积效应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冬季沉积作用弱,夏季沉积作用强。该泥质区是长江入海沉积物的“汇聚区”,其中冬季的沉积物汇聚量显著小于夏季。长江口泥质区和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沉积过程变化都具有季节性,但有其各自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50.
依据Stoke定律将长江小于63 μm的沉积物分成4个粒级.将黄河小于63 μm的沉积物分成6个粒级.采用ICP-MS法分别测试了分粒级沉积物的REE含量,结果显示:相同粒级中长江沉积物的∑REE均高于黄河沉积物.长江沉积物REE的丰度遵循元素的“粒度控制律”,即随粒度变细∑REE含量依次增高;黄河沉积物∑REE呈“高-低-高”的不对称马鞍型分布;北美页岩标准化分布曲线均呈右倾状,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相对富集LREE,具弱Ce亏损,明显的Eu正异常.长江与黄河沉积物REE组成特征差异与两条河流流域的风化作用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密切相关,黄河∑REE的马鞍型分布是细粒级中黏土矿物吸附及粗粒级中相对高含量的重矿物富集作用的结果,而长江沉积物随粒级增大∑REE的衰减趋势主要是随粒级增大逐步增加的石英和长石含量的稀释作用所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