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06篇 |
免费 | 914篇 |
国内免费 | 10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9篇 |
大气科学 | 644篇 |
地球物理 | 968篇 |
地质学 | 3182篇 |
海洋学 | 671篇 |
天文学 | 95篇 |
综合类 | 476篇 |
自然地理 | 5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157篇 |
2022年 | 179篇 |
2021年 | 188篇 |
2020年 | 172篇 |
2019年 | 214篇 |
2018年 | 206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269篇 |
2013年 | 217篇 |
2012年 | 253篇 |
2011年 | 257篇 |
2010年 | 238篇 |
2009年 | 223篇 |
2008年 | 206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214篇 |
2005年 | 206篇 |
2004年 | 192篇 |
2003年 | 206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93篇 |
2000年 | 164篇 |
1999年 | 163篇 |
1998年 | 221篇 |
1997年 | 202篇 |
1996年 | 221篇 |
1995年 | 211篇 |
1994年 | 179篇 |
1993年 | 152篇 |
1992年 | 172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134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41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6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
将先进的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运用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循环生理学的研究中,首次量化了扇贝心率(HR)、血流加速度(ABF)、收缩峰值速度(PS)、舒张末期速度(ED)、血液最大瞬时血流量(Max-IBF)、血液最小瞬时流量(Min-IBF)、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和阻力指数(RI)等指标,对比了两种不同耐温性扇贝的循环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扇贝HR、ABF、PS、ED、Max-IBF、Min-IBF与水温均呈正相关;在10—25°C间,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HR范围分别为16—39、14—31次/min,ABF范围分别为1.75—15.84、0.99—7.41cm/s2,PS范围分别为3.54—8.09、2.32—8.85cm/s,ED范围分别为1.51—3.15、1.09—4.23cm/s,Max—IBF范围分别为0.051—0.193、0.137—0.316m L/s、Min—IBF范围分别为0.025—0.072、0.022—0.131m L/s、RI范围分别为0.49—0.69、0.42—0.54,S/D范围为2.28—2.83、1.75—2.12。同一温度下栉孔扇贝的HR、ABF、PS、ED指标水平均高于虾夷扇贝,Max-IBF、Min-IBF水平均低于虾夷扇贝;两种扇贝RI和S/D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研究显示,虾夷扇贝在较低的心脏和血流搏动节律下保持了高效的血液流通,从而以相对较少的能量消耗维持了其机体代谢对血液循环的需求,这也与其冷水性的生态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83.
84.
85.
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核试验14C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22个年层样品14C浓度的测定和研究, 估算出气海交换速率和扩散层厚度, 它们分别为17mol·m-2·a-1和32 mm. 珊瑚Δ14C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洋因素. 在ENSO年, 南海沿岸上升流加强, 珊瑚Δ14C出现低值. 珊瑚Δ14C对于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没有明显响应, 20多年来, 在热带能量驱动下, 尽管存在气-海相互作用和上升流活动的年间变化, 但南海总的状况和海洋热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86.
87.
Fouling diatoms are a main component of biofilm,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ine biofouling formation. We investigate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fouling diatom communities that developed on glass slides immersed in seawater,on the Yantai coast,northern Yellow Sea,China,using microscopy and molecular techniques. Studie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12 and 2013 over 3,7,14,and 21 days in each season. The abundance of attached diatoms a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increased with exposure time of the slides to seawater. The lowest diatom density appeared in winter and the highest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were found in summer and autumn. Seasonal vari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structure of fouling diatom communities. Pennate diatoms Cylindrotheca,Nitzschia,Navicula,Amphora,Gomphonema,and Licmophora were the main fouling groups. Cylindrotheca sp. dominated in the spring. Under laboratory culture conditions,we found that Cylindrotheca grew very fast,which might account for the highest density of this diatom in spring. The lower densities in summer and autumn might result from the emergence of fouling animal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Cylindrotheca sp. was identified as 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using18 S rDNA sequencing. The colonization process of fouling diatoms and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is study depended on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Understanding the basis of fouling diatoms is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new antifoul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88.
本书全面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仪器结构和基本原理,以四极杆ICP—MS为主,同时对近年来发展的其他类型的ICP—MS仪器进行了简要介绍。以地质应用为主,介绍了几种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方法及应用。全书共分12章:绪论,包括ICP—MS的起源、现状与发展趋势;ICP—OMS仪器结构和基本原理;ICP—MS分析性能与基本概念;扇形磁场等离子体质谱仪;飞行时间等离子体质谱; 相似文献
89.
地理综合研究与陆地系统科学——祝黄秉维院士八十五寿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秉维先生始终坚持认为,“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其存在的依据”,“综合研究是发展自然地理学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带动部门自然地理学最有效的途径”.综合研究包括现代过程和历史形成这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为此60年代他提出自然地理研究的3个方向,实际上是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层次上的综合。近年来,黄秉维先生提出的“陆地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在新形势下,他一贯主张的地理综合研究思想的继续与发展。他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只有跨学科研究才是综合研究;为了协调人地关系,仅仅有自然方面的综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和自然与社会经济方面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