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2002年,应用RS、GIS高新技术,对全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1996年、2000年、2002年度定量动态对比监测,选择2000、2002年美国七号卫星ETM数据、1996年美国五号卫星TM数据为新、旧时相,采用计算机影像融合、动态监测、监督分类等遥感技术,对全盟前后7年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遥感定量获取,在132个外业遥感样区的验证下,获得了阿拉善盟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建立了生态环境现状本底数据库。在"海量"的GIS数据库支持下,实现了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本文着重介绍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72.
73.
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环境“3S”技术定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承安  安春梅  杜斌  昝成功 《测绘科学》2005,30(3):78-79,82
20 0 2年,应用RS、GIS高新技术,对全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1 996年、2 0 0 0年、2 0 0 2年度定量动态对比监测,选择2 0 0 0、2 0 0 2年美国七号卫星ETM数据、1 996年美国五号卫星TM数据为新、旧时相,采用计算机影像融合、动态监测、监督分类等遥感技术,对全盟前后7年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遥感定量获取,在1 32个外业遥感样区的验证下,获得了阿拉善盟遥感动态监测数据,建立了生态环境现状本底数据库。在“海量”的GIS数据库支持下,实现了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本文着重介绍全盟生态环境定量动态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74.
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钼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区内的燕山期岩浆岩带呈南北向纵跨义敦岛弧、甘孜-理塘结合带及扬子西缘坳陷带,并伴随着钨钼多金属矿化,形成了休瓦促、麻花坪等大中型钨多金属矿床.区内的钨矿床与花岗岩有直接成因和空间联系,具有剩余重力低异常、弱正磁异常、钨锡钼铋组合异常及钨锡自然重砂异常特征.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PAN-S与铟的显色条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2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27×10 ̄4L·mol ̄(-1)·cm ̄(-1),25ml溶液中铟量ρ(In ̄(3+)/(μg·ml ̄(-1))在0-3.2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用巯基棉分离矿石中共存离子富集铟,选择性好,方法用于矿石中微量铟的测定,结果个人满意。  相似文献   
76.
通过系统整理成都地磁台墩差及天文方位角的观测资料,对测量仪器比测方法、观测人员、测量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提出了本项工作的主要技术成果,并以便查表的形式给出了成都台新旧观测室等11个仪器观测墩相互间的F、I、D、H、Z各地磁要素的墩差,以及各墩与目标、标志的方向角、方位角。本文还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成都地磁台良好的观测技术条件和稳定的观测质量,这些资料对于台站标准化,数字化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7.
“十五”期间,我国分别在四川西昌、甘肃天祝和重庆三峡地区架设地磁台阵3个,约27个台点。密集型地磁台阵野外架设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在我国尚无完整可靠方案供参考。笔者依靠四川西昌台阵建设实际情况,进行野外模拟实验安装,对安装中的材料、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架设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东炉房Cu-Mo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缘, 矿床发育与石英二长斑岩相关的斑岩型Mo(-Cu)矿和接触带矽卡岩型Cu矿。前人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斑岩Mo矿化的成因, 但是对矽卡岩型Cu矿化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基于系统整理项目组对该矿床的勘查成果, 对矽卡岩型Cu矿化有关的石英闪长玢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石英闪长玢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82 Ma, 表明其形成于晚白垩世, 与格咱弧晚白垩世W-Mo(Cu)成矿作用时代一致。石英闪长玢岩具有高硅(SiO2=60.74%~ 63.36%)、富碱(Na2O+K2O=7.03%~9.29%)特征, 属准铝质(A/CNK=0.63~0.86)、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岩石具有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右倾型)和典型的埃达克质岩亲和性特征, 可能为幔源岩浆注入中-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岩源区性质、围岩类型等条件决定了东炉房矿床的矿化分带性, 深部石英二长斑岩的钾化带内发育斑岩型Mo(-Cu)矿化, 浅部石英闪长玢岩和碳酸盐岩接触带发育矽卡岩型Cu(-Mo)矿化, 外围大理岩局部发育脉状Pb-Zn-Au-Ag矿化。矿床由深到浅、由内到外构成了Mo(-Cu)→Cu(-Mo)→Pb、Zn、Au、Ag的斑岩成矿系统。通过区域综合对比认为格咱弧晚白垩世岩浆岩及相关成矿作用向南延伸至扬子陆块西缘, 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 且由北往南岩浆分异程度逐渐降低, 幔源岩浆贡献逐渐增多, 导致成矿作用差异明显(休瓦促W-Mo→热林Mo-W→红山、铜厂沟Mo(-Cu)→东炉房Cu(-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