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8篇 |
免费 | 186篇 |
国内免费 | 2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7篇 |
大气科学 | 146篇 |
地球物理 | 117篇 |
地质学 | 654篇 |
海洋学 | 121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95篇 |
自然地理 | 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51.
52.
为了研究染色对海水珍珠结构和表面光泽的影响以及染料的主要渗透途径与结合部位,通过对比染色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宝石显微镜,对染色前、后的海水珍珠样品表面和内部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分析,采用显微分光光度-偏光显微镜测量染色前、后海水珍珠样品的表面反射率变化以及运用红外光谱测定染色前、后海水珍珠样品的成分。结果表明,在染色过程中,染料是通过海水珍珠珠孔处珠核和珍珠层间的有机质空隙以及漂白造成海水珍珠表面有机质疏松结构而渗透到珍珠的内部,主要与海水珍珠内的有机成分作用而使其着色。染色后海水珍珠样品的砖墙型层状结构未改变;染料对海水珍珠表面的有机质疏松结构具有填充作用,增强了其表面的镜面效应,使光泽度增强。 相似文献
53.
贵州石漠化治理中产生的县域冲突主要表现为:一是原本需要进行一体化治理的区域被不同行政归属的县域分割,导致无法进行协调治理;二是同一水系的不同县域由于利益分配格局导致的石漠化治理冲突;三是在分属不同政区的县域边界地带形成“边缘治理区”,石漠化治理未得到重视或者被忽略。探究其产生原因为:一是自然地理空间分割造成的区域碎片化;二是“犬牙交错、山川形便”行政区划分原则形成的土地碎片化;三是行政区分割导致的治理差异化,包括治理重视度的差异,治理理念的差异,行政能力的差异,资源、要素的投入差异,行政考核制度的刚性制约等。基于此,建议更多从人文地理视角的区域合作、上级协调、利益共享等方面去着手解决,包括行政区治理向经济区治理的转变,单县治理向多县合作治理的转变,单县考核验收向片区考核验收的转变,适时合理推进县域边界优化调整,特别是遍布飞地和插花地的碎片化区域。 相似文献
54.
我们已经习惯于不考虑岩石中微量元素原始分佈及重新分佈的关系,而根据这些元素含量的数据来探讨火成岩中某些微量元素分佈的规律性。毫无疑问,我们所分析过的任何火成岩在不同程度上都经受过许多次加叠作用,这些作用在漫长地质时期中引 起岩石中元素的迁移。这样就使得这些元素在侵入体同一岩相中同一种岩石的不同标本中的含量发生改变。研究岩石中微量元素存在形式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帮助我们确定该岩石中这些微量元素迁移的历史。许多研究者研究了火成岩中铀的存在形式。例如,聶耶尔别尔格推测,火成岩中有六种铀的存在形式,列奥诺娃和泰乌松提出了三种存在形式,但是,所有这些工作仅仅是研究了由岩浆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奥陶系内部存在一期重要的不整合。通过对数十口钻井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及与露头剖面的对比,发现该不整合的顶、底层位变化较大,地层缺失量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覆于鹰山组第三段(下奥陶统上部)之上,且有部分钻井良里塔格组下部也发育不全,缺失了至少11个牙形石带,相当于有17~20Ma的地层缺失;其二是巴楚地区,良里塔格组覆于鹰山组第二段或鹰山组第一段(中奥陶统下部)之上,缺失了至少8个牙形石带,相当于有约14Ma的地层缺失。上述地层缺失主要是由于中奥陶世以后塔里-巴楚地区出水成陆,碳酸盐岩地层受大气淡水溶蚀的结果。在不整合之下碳酸盐岩地层中形成的岩溶是十分重要的油气储层。因此,对该不整合的研究对于塔中、巴楚地区奥陶系,特别是鹰山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