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0篇 |
免费 | 330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4篇 |
大气科学 | 147篇 |
地球物理 | 143篇 |
地质学 | 658篇 |
海洋学 | 176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203篇 |
自然地理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XH-60型油压钻探机为瑞典“克瑞留斯”牌新产品,全部系油压驱动形式,钻进深度:使用50公厘钻杆时,为600公尺;使用42公厘钻杆时,可钻进800公尺,适于一般地质钻探应用。该钻机说明书已经译出,不久将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现将其主要性能及结构,简单介绍于下。该钻机的组成部分(见图1)有:(Ⅰ)做为钻机动力的柴油机;(Ⅱ)可变三种速度的变速箱;(Ⅲ) 相似文献
132.
河南老湾金矿床上上河矿段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桐柏老湾金矿床是桐柏-大别山(北坡)金银成矿带内大型造山带型金矿床之一。文章对该矿床的上上河矿段进行了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查明该矿段的流体成矿过程。根据矿脉穿插关系、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以及黄铁矿的粒度和晶形,将老湾金矿上上河矿段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粗粒自形黄铁矿(Ⅰ)、石英细粒半自形-他形黄铁矿(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Ⅲ)及石英碳酸盐(Ⅳ)4个阶段。镜下观察显示,矿床中的包裹体类型有含CO_2包裹体(LH_2O+LCO_2+VCO_2)、纯CO_2包裹体(LCO_2+VCO_2)、液相包裹体(LH_2O+VH_2O)及少量含子晶包裹体(LH_2O+VH_2O+S)。第Ⅰ阶段、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均可见含CO_2包裹体、纯CO_2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有时可见含CO_2包裹体与液相包裹体共存。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可近似看做中温、低盐度、富CO_2的NaCl-H_2O-CO_2体系,纯CO_2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所代表的流体可能是由含CO_2包裹体所代表的Na Cl-H_2O-CO_2流体经不混溶形成的,三者在寄主矿物沉淀时,被同时捕获而共存。从第Ⅰ阶段到第Ⅳ阶段,成矿流体温度从303~379℃逐渐降低到138~195℃,盐度w(Na Cleq)从4.07%~9.59%逐渐降低到1.06%~2.74%。在成矿的第Ⅰ阶段成矿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而在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流体中的CO_2起泡分离再次引发了不混溶作用。从第Ⅰ阶段到第Ⅲ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H_2O从6.56‰~9.71‰经1.89‰~4.01‰变化到0.08‰,δDH_2O从-78.1‰~-64.2‰经-79.5‰~-76.3‰变化到-72.6‰,表明老湾金矿第Ⅰ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第Ⅱ阶段成矿流体中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第Ⅲ阶段成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比例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近几年多个省份开展了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从加强抗震设防到应急预案编制、志愿者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工作。但现有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还没有统一建设和评价标准,建设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对于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本文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调研,结合在大连市开展的具体实践,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各省市实践经验和行业管理办法,参考安全社区建设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定,给出了地震安全社区的定义、建设标准应包含的要素及主要内容,讨论了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制定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6.
137.
采用美国南加州地震委员会(SCEC)Steven Day博士提供的三维有限差分断层瞬态破裂动力学模型(3D-FDM),以1976年唐山MS7.8地震为例,从简化的断层双侧破裂模式出发,对该地震发震断层的动态破裂过程及近断层地表运动特征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计算.研究区域为围绕发震断层200 km×140 km×40 km(深度)的长方形块体组成,模拟计算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分别为200 m和0.012 s,形成的空间网格节点数为1051×701×201.在DELL小型工作站上,我们实现了对源程序的移植和并行计算.同时,通过引进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模拟数据进行了3D/4D解释分析.另外,在对源程序修改过程中,实现了对京津唐地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的嵌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地震波传播以及地面运动模拟的真实性,并讨论了地震破裂的方向性对近断层地表运动的影响.最后根据初步研究结果结合京津唐地区活动断层构造特征,对唐山MS7.8级主震后随之而来的1976滦县MS7.1级余震及宁河MS6.9级余震的动态触发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由于受主震破裂方向性作用的影响,使得主震对后续两个较大余震产生的动态应力变化的峰值在断层的走滑方向上较大,为2~3 MPa,在逆冲方向上较小,为0.1~0.2 MPa.即唐山主震的发生使得其周边的应力场有一个瞬态的应力调整,唐山主震对后续余震的发生有促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8.
近年来,在气象学中引进了非线性正交波型方法,使得客观分析、初值化和数值预报本身,都可以用统一的数学工具来处理。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天气预报研究工作组,1978年11—12月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鼓励人们对之进行研究。1981年11月该工作组在莫斯科召开会议时,已有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和日本、东德、美国、加拿大等国,将这个方法用于数值业务预报工作中去,不仅是半球或全球范围的,而且也有区域性的预报范围。对这个方法进行的各种研究,正在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9.
岩溶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本文以贵州省普定县典型研究区IKONOS遥感数据为例,给出了一种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定量提取岩溶石漠化程度信息的算法。在多维光谱的向量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植被线”的概念,并定义“石漠化几何指数”(GRI)为多维向量空间中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像元到“植被线”的归一化距离。作者认为使用这种方法提取石漠化程度,可以避免人工解译的主观性强,工作量大的缺点。使提取到的石漠化程度结果客观稳定。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