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用单台Z/H法研究陕西地区深部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地磁台站的磁静日资料和单台Z/H磁测深法研究了陕西地区深部电导率状况。多年和多台的平均结果为:陕西地区电磁感应比例尺度Cr1约900km,高于磁场梯度法测定的华北地区结果,但接近单台Z/H法测定的兰州地区值;Cr2为500km,和华北地区的结果接近;Ci-T曲线高于华北地区值;内外场之比|Q1|、|Q2|、|Q3|约为0.4,和全球平均结果一致;σ*-h1曲线显示在250km附近有一高电导层。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周缘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分期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最优分割法对鄂尔多斯周缘地震带(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期,并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000年以来汾渭地震带北段可划为4个活跃期,每个活跃期的中心间距约300年,最大地震为7级,天水—陕南地震带(区)近一、二百年的地震活动可分为持续约10年左右的几个地震簇。所有分期中,海原地震带能量释放最大,且最近仍很活跃。汾渭地震带和海原—银川地震带活跃期存在相关现象,且其南段往往先于北段活跃,目前活动水平较低。该带1900年以来地震还有与河套地震带地震相呼应的现象和沿构造带南北迁移的规律。根据分期和相关结果推测,鄂尔多斯周缘各地震带都存在中强地震背景。其中海原—银川地震带近期发生5—6级或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天水—陕南地震带近期也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汾渭地震带虽然存在孕育6级以上大震的背景,但近年还不会发生强震。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地区的地震为例,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预报因子采用Keilis-Borok提出的地震流函数。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够较好地学习复杂的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的关系,模拟地震预报问题,预报效果也较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陕西地区震源参数和平均应力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陕西地区地震台网记录的小震垂直分量最大振幅比测定了陕西地区的震源参数,并用其小震断层面解反演了平均应力场。结果表明,陕西地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向,倾角中等,相对中等主压应力较大,小震断层面呈北西和北东向优势分布。分区试验表明,关中地区与全省基本一致,陕南似乎存在较大差异,其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北西一南南东方向,中等主压应力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StudyondeterminationofaveragestresstensorinShaanxiregionbyusingsmallearthquakedataXing-XinDU(杜兴信);andChun-ShengZHANG(张春生)(Sei...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对地震孕育背景和上地幔地球物理特性的研究,人们日益注意用地磁短周期异常来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的电性结构。在我国继陈伯舫提出渤海地区西部地磁短周期异常并推测其下存在电导率异常后,徐文耀等人分析了甘肃东部的地磁短周期异常,也提出该区存在一东西向高导带。最近,祁贵仲等人利用渤海地区25个台站的地磁资料,进一 相似文献
18.
选择无磁性或弱磁性材料建筑仪器墩是建筑一个好的地磁房,特别是观测室的关键。陕西省乾县地磁台原先采用石灰石、水泥、沙子混凝土块作为仪器墩材料,磁性基本合乎要求,但施工结束后发现,墩面及墩上梯度较大。后换成纯石灰石条块砌筑的仪器墩。情况明显好转。因此。根据我们的体会,在有条件的地方观测仪器墩最好采用磁性较小的纯石灰石条块建筑。 相似文献
19.
陕西地区单台Z/H地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陕西地磁台网Sq资料和单台Z/H地磁测深法对陕西地区地下电导率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理想代换导体视探h约为500KM,电导率σ为0.07s/m(周期为12小时),且存在250KM和700KM深度附近的高导层,感应比例尺度实部C^1real和C^2real及内外场之比│Q^1│和│Q^2│似有11年周期变化。各台测定的结果相当接近,和其他方法测定的范围结果基本一致。用冬夏季静日均值结果较春秋 相似文献
20.
根据49处仰绍至东周古文化遗址埋深数据研究了距今7000~2500年汾渭盆地内部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盆地内部的凸起地区沉积速率一般小于凹陷地区,如渭河凹陷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46mm/a,临汾凹陷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36mm/a,而临潼凸起和襄汾凸起的沉积速率为0.20mm/a左右.分析各时代的沉积速率还发现,在仰绍(距今5000年)之前渭河盆地内凹陷的沉积速率明显小于仰绍之后,宝鸡凸起还由东周之前的相对下降变为相对上升.沉积速率相对较大的地质单元往往是地震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