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74篇 |
免费 | 2100篇 |
国内免费 | 12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46篇 |
大气科学 | 940篇 |
地球物理 | 1097篇 |
地质学 | 4613篇 |
海洋学 | 1192篇 |
天文学 | 178篇 |
综合类 | 535篇 |
自然地理 | 9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3篇 |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277篇 |
2021年 | 309篇 |
2020年 | 320篇 |
2019年 | 349篇 |
2018年 | 324篇 |
2017年 | 243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281篇 |
2014年 | 440篇 |
2013年 | 351篇 |
2012年 | 365篇 |
2011年 | 372篇 |
2010年 | 362篇 |
2009年 | 326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354篇 |
2006年 | 346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291篇 |
2003年 | 219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174篇 |
2000年 | 196篇 |
1999年 | 266篇 |
1998年 | 257篇 |
1997年 | 260篇 |
1996年 | 269篇 |
1995年 | 237篇 |
1994年 | 240篇 |
1993年 | 216篇 |
1992年 | 237篇 |
1991年 | 206篇 |
1990年 | 158篇 |
1989年 | 110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77篇 |
1984年 | 50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48篇 |
1981年 | 33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21篇 |
1965年 | 10篇 |
1959年 | 19篇 |
1958年 | 20篇 |
1957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日本鸟取县片山知事邀请 ,吉林省防灾减灾考查团一行 6人 ,在吉林省地震局副局长郑雅琴带领下 ,于 2 0 0 1年 1 1月 7日~ 1 4日赴日访问。在日期间 ,考查团考查了 2 0 0 0年 1 0月 6日鸟取 7 3级地震的震灾现场和富士山火山活动状况 ;听取了关于鸟取地震的震害损失、紧急求援和灾后重建的情况介绍 ;参观了鸟取大学、京都大学鸟取地震研究所、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和山梨县环境研究所以及富士山火山地震观测站 ;与有关专家学者就地震、火山观测与研究、城市活动断层以及数据信息传递技术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通过访问 ,开阔了视野 ,拓… 相似文献
42.
43.
44.
甘肃省景泰县小营盘水下石炭统前黑山组与上覆下石炭统臭牛沟组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下伏上泥盆统沙流水群未见直接接触。其岩性可大致分为:下部为紫红色中粒长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石灰岩及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中部为灰黑色石灰岩夹灰绿色泥岩、灰黑色泥灰岩、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角砾状石灰岩;上部为黄褐色及黄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褐棕色石英砂岩夹灰黑色石灰岩、褐黄色粉砂质灰岩、黑色页 相似文献
45.
四川盆地西部是指东经103°—106°31′和北纬28°40′—32°40′之间,包括北自广元、旺苍,南至犍为、自贡,西起雅安、灌县,东抵南充一带的广大地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 该区是四川盆地早期雏型所在地域,是整个四川盆地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它处于上扬子地台边缘邻近巴颜喀拉地槽的膝状转折处。 中三叠世末印支早幕运动的发生,使具有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特点的上扬子地台开始了解体转化,为四川盆地的形成铸造了基础格局。在以往平缓开阔的地台上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有封闭边框的一面邻水、三面封闭的箕状海湾盆地,这就是四川盆地的雏型。 相似文献
46.
本文首先指出文献[1]存在的问题,推导了用高差和观测天顶距计算平距的公式,并指出这些平距皆是测边两端平均高程面上的边长;证明了文献[1]提出的用经球气差改正的天顶距计算平距方法的正确性,并就文献[1]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7.
自有农业以来,人们就一直在与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打交道,并在协调生物和环境关系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在古代就形成了天、地、生物、人相统一的思想;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有大量关于生物习性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记载;而近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是Humbolt(1807)和Darwin(1859)系统地搜集整理了生物资源和它们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大量材料,为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农业生态学也逐渐萌芽和形成。Klages(1928,1942)、Papadokis(1938)和Azzi(1955)等分别阐述和强调了在认识农作物分布及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应考虑影响作物分布和适应能方的一些农学、 相似文献
48.
49.
一、地震预报的层次观对地震综合预报问题,1974年郭增建等人提出了“块、带、源、兆、触、报”的基本思路1)。1978年雍幼予等人对云南地震提出在空间上分块划带,时间上分阶划段思路。1979年韩渭宾等总结四川地震中期预报时也提出了“块、带、源、场、兆”的相似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