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陆相盆地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相地层与海相地层存在着显著差异,它远不如海相大陆边缘地层那么有规律分布。这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陆相盆地沉积作用方式比较复杂,除具有海相盆地的沉积作用方式外,还广泛发育侧向加积作用。这种侧向加积作用是陆相盆地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堆积方式,在曲流河、河道、湖泊中甚为发育。陆相地层沉积速率高。地层沉积厚度通常很大,一般达近千米。这是因为陆相盆地被四周的高地环绕,盆地距周围山地距离相对较近,不存在陆源碎屑物质供给不到的地区。源源不断的陆源碎屑物供给,这是陆相沉积速率高的物质基础。陆相地层远不是…  相似文献   
152.
造山带演化可分为两个阶段:造山期和成山期。造山期地质调查一直是我国区调工作的重点,调查的内容以区内基础地质特征研究为主。而成山期地质调查过去一直被忽视,这也正是当前“扩大区调服务领域”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154.
在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古流和同、垂向序列、沉积体三维形态和组合及室内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我第三纪地层中识虽出了三角洲相,三角洲平原相,河流相,湖泊相、冲积扇相及风成砂丘,系统地研究了盆地的垂向充填序列,并且就对应的环境演变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5.
陆相地层侧向加积作用广泛发育 ,导致岩性、岩相横向多变。如何控制陆相地层横向不稳定性 ,是盆地分析的难点。利用高分辨率事件沉积作用 ,结合岩性变化带 ,可以在盆地确定等时地层单元 ,在横向地层变化研究中提高精度 ,是控制陆相地层横向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6.
兰州-民和盆地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雄飞  顾延生  李长安 《地层学杂志》2005,29(3):306-308,i010
兰州—民和盆地恐龙足印化石赋存和保存的特征表明:该区早白垩世中期的构造稳定,盆地扩张时期出现的湖沼环境是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最佳时期和场所,形成之后的湖进序列是良好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157.
江汉平原周老孔中碎屑锆石LA-ICPMS定年及物源示踪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是当今国际上研究大河演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周老镇钻孔中砂样Gsh6(86.76~88.58m)和Gsh10(126.22~128.42m)的碎屑锆石原位U Pb年龄进行分析,并与周围可能源区的岩石年龄进行对比,发现Gsh6的U-Pb年龄主要可以分为11个年龄峰值: >3.0Ga,2490~2386Ma,2006~1784Ma,838~723Ma,654~625Ma,453~415Ma,257Ma,235Ma,212Ma,166Ma 和<17Ma。Gsh10中碎屑锆石年龄表现出8个年龄峰值: >3.0Ga,2543~2273Ma,1979~1535Ma,835~723Ma,638Ma,451~423Ma,235Ma和212Ma。Gsh6比Gsh10多的3个年龄峰值表明长江流域面积逐渐扩大,其中257Ma的年龄峰值的出现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已成为长江的源区,14.8±0.4Ma和16.5±0.3Ma锆石的出现,预示着长江源头已到达青藏高原。分析认为,Gsh6 样沉积时(大约800kaB.P.),长江三峡已经贯通。
  相似文献   
158.
长江中游阳逻砾石层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剖面,通过剖面沉积学、岩相划分和粒度分析研究,对长江中游“阳逻砾石层”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阳逻砾石层的岩性主要砾石层夹砂层,由Gm,Sh和Sp沉积相类型组成;   大多数频率曲线图形态为双峰,且以不对称曲线为主;   概率累积曲线大都为上三段式,以滚动总体为主,约占50%~60%,斜率较大,在35°~45°;   悬浮总体约占20%~30%,斜率在 40°以上;   跳跃总体约占20%~30%,斜率较小,多在 10°~20°。跳跃总体和滚动总体之间均存在有混合带,分选性较差。综合分析认为,阳逻砾石层沉积环境为具有辫状河特点的河流沉积。根据电子自旋共振测年(ESR)得到阳逻砾石层的形成年龄为1.12~1.56MaB.P.,表明阳逻砾石层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
  相似文献   
159.
宜昌地区砾石层的磁性特征与物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于宜昌-宜都-鸦鹊岭-枝江一带的宜昌砾石层,是江汉平原边缘丘陵区厚度最大的第四纪沉积物,对地层划分、环境演化及长江形成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对代表该砾石层完整沉积序列的善溪窑剖面(上段)、云池剖面(中段)与李家院剖面(下段)的磁学特征分析发现,从云池剖面距底部9m处向上,磁化率和磁化参数F300mT等均明显高于其下部分,具体为:  1)下部磁化率平均值为28×10-8 m3/kg,而上部磁化率平均达到17010-8 m3/kg;   2)云池剖面距底部9m处以上主导砾石层剖面磁性特征的物质以低矫顽力的亚磁铁性矿物为主,而以下却含有更多的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如赤铁矿);   3)善溪窑和云池砾石层的亚磁性物质颗粒要粗于李家院样品。初步分析认为,上述磁性差异主要是物源变化引起的,距云池剖面底部9m以下的砾石层物源主要为鄂西山地,从云池剖面9m开始有四川以西的物质进入江汉平原,表明此时三峡已经贯通。根据已有的测年资料,推测长江贯通三峡的时间大约为1.0~1.1MaB.P.。  相似文献   
160.
兰州—民和盆地恐龙足印化石形态具很大的不同。恐龙足印化石形态与古环境紧密相关。盆地扩张时期的滨岸环境是恐龙足印化石赋存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