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地质学   53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李锦轶 《地质通报》2004,23(12):i001
2004年3月30日和2004年5月8日分别是黄汲清院士和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日。为了缅怀两位前辈对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弘扬他们的优秀品德和严谨学风,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04年11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了“纪念黄汲清院士李春昱院士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以北双井子花岗岩侵入古生代晚期增生-碰撞杂岩,遭受了中生代强烈韧性构造变形的改造,在岩石学方面以含有白云母为特征,在岩石化学方面表现为富SiO_2、Al_2O_3和碱质,Na_2O/K_2O比值小于1,A/CNK比值为1.02~1.08,A/NK比值为1.20~1.35,轻稀土元素富集,Eu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中Ti和Sc亏损、特别是Nb和Ta亏损、Th相对富集,~(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介于0.512229~0.512286,~(143)Nd/~(144)Nd初始比值为0.512068~0.512199,其ε_(Nd)(t)均为负值,介于-2.71~-5.28,Nd模式年龄介于1000~1300Ma;~(87)Sr/~(86)Sr同位素比值介于0.713516~0.722096,~(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5756~0.709187。这些特征揭示出该岩体是壳源的,可能主要来源于古生代增生-碰撞杂岩和相对古老的大陆边缘的重熔。从该岩体采集的两个样品选出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29.2±4.1Ma和237.5±2.7Ma,表明该岩体是在三叠纪中期侵位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推测西伯利亚与中朝古板块之间沿西拉木伦缝合带的碰撞始于二叠纪中期(约270Ma),于三叠纪中期结束;从三叠纪岩浆岩的露头推测,这一碰撞事件形成了从北山向东通过内蒙古南部到吉林中部的近东西走向的巨型山脉;区域上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形成于该山脉演化晚期的伸展构造背景,标志着该区地壳演化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北部磨子潭附近新元古代英云闪长岩内包裹有许多暗色包体,其中可能保存有该区地壳早期演化的一些信息。对其中三个比较大的包体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它们的组成矿物主要为有闪石和长石,此外还含有少量绿泥石和不透明铁质矿物。这些包体可能遭受与晓天-磨子潭断裂有关的比较强烈的后变质糜棱岩化,但没有同变质或后期的脉体,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SiO2含量为49.10%-53.27%,TiO2为0.74%-1.3  相似文献   
14.
出露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老君庙变质岩 ,主要由绿片岩相的石英片岩构成 ,其上残存含前泥盆纪床板珊瑚和海百合茎化石的大理岩。对石英片岩中的白云母进行的4 0 Ar/ 39Ar定年 ,获得了(4 6 1.5± 0 .2 )Ma的坪年龄和 (4 6 2 .0± 4 .1)Ma等时线年龄 ,表明该变质岩的变质时代不晚于中奥陶世晚期 ,准噶尔盆地东部具有前晚奥陶世的陆壳基底。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推测准噶尔盆地的基底主体是古生代期间的陆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主要变形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壳中的构造变形是已有岩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空间位置变化的产物,因而是资源勘查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现象。然而,地壳中的构造变形能否像岩石及岩石组合一样,也可以为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重建提供约束,在已有文献中没有系统的论述。文中针对这一问题,在系统研究了全球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形系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一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同时形成的、具有不同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的各种构造变形的集合,并根据其产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将其划分为11种类型。基于这一认识,在系统收集研究了中国大陆已有构造变形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的14个变形系统,探讨了中国大陆构造分区和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根据与全球典型变形系统的对比,基于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主要变形系统的时空分布,笔者提出:(1)中国东部新生代伸展变形系统的成因主要与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有关;(2)中国东部海域可能隐伏有中生代晚期弧陆碰撞带;(3)中国东部白垩纪地球动力学环境可能类似于现今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型大陆边缘;(4)秦岭山脉南北两侧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挤压构造变形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陆缘碰撞的远程响应;(5)敦煌—阿拉善地块在早古生代期间是中国大陆独立的第四大古陆块体;(6)西准噶尔和西天山北部属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北部增生边缘,准噶尔—吐哈盆地基底及其以北的东准噶尔和阿尔泰山属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古生代增生边缘;(7)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东侧的原黑龙江群是大兴安岭地区西伯利亚古陆古生代增生边缘的向东延伸,不是侏罗纪增生杂岩或早古生代碰撞带的残片;(8)中国北方及邻区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碰撞造山。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变形系统的初步研究,表明变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大陆构造单元划分、构造演化和古地球动力学环境的重建提供重要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李锦轶  张进  曲军峰 《地质论评》2012,58(2):208-214
华北与阿拉善两个古陆块是何时拼合在一起的,一直是地质界激烈争论的问题.本文报道了宁夏牛首山西南麓出露的泥盆纪与石炭纪地层波痕及斜层理等沉积构造和构造变形方面的新资料,结合前人近年来获得的区域上奥陶纪砂岩碎屑锆石年龄资料,推测华北与阿拉善两个古陆拼合发生在晚奥陶世至泥盆纪早期之间的某一地质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地质历史的旋回与阶段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锦轶 《中国地质》2009,36(3):504-527
基于对中国大陆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特别是把中国大陆已有地质记录与现今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形成的岩石组合对比,笔者提出了中国大陆太古宙以来的地质历史可以划分为至少6个大陆形成演化旋回的新论点,根据它们对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贡献并考虑全球大陆形成演化已有认识,建议把它们分别命名为始华旋回、古华旋回、北华旋回、南华旋回、华夏旋回和泛华旋回.建议以大陆裂解记录作为划分这些旋回的标志,每个旋回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差异,进一步划分为裂解离散阶段、汇聚重组阶段和陆内发展阶段.在简要论述了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这6个旋回以后,对中国大陆不同地区时空演化差异和板块构造与地幔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讨论,认为(1)此张彼合的地球表层构造运动规律和陆缘与陆内环境并存是导致不同地区大陆时空演化差异的根本原因;(2)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和地幔柱活动(即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球上同时存在的两种相互独立的构造体制,它们有可能在一个地区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8.
在阿尔泰山脉南部发育长轴呈NW-SE走向的小型线性花岗岩,它们的围岩分别为遭受强烈左行韧性剪切变形的泥盆纪和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构造变形特征显示,这些线性花岗岩是与该区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同时侵位的.本文报道了对采自其中的阿勒泰南黑云母花岗岩和沙尔布拉克南二云母花岗岩样品的锆石进行sHRIMP U-Pb定年的研究结果,根据地质、岩石学和构造变形等方面的特征和锆石阴极发光图像特征,笔者把沙尔布拉克南二云母花岗岩的(275.1±1.7)Ma年龄解释为该岩体的侵位时代,据此推测该区左行韧性剪切作用可能开始于275 Ma前后.结合已有资料,还对阿尔泰山脉南部二叠纪的构造演化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如何科学快速地寻找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矿产资源,一直是地质学家必须面对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矿床形成与保存条件认识的深化,成矿地质背景在找矿工作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所重视.其中,地质构造环境与矿床形成及保存的关系,是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部金属矿产与板块构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从古构造格局的重建和大地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研究分析了板块运动的功力学特征。在重建了拉张、挤压和稳定环境背景下,概括性的阐述了新疆北部地区金属矿产的形成、分布与产出规律和预测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