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北阳原中新世玄武岩风化壳中首次发现红土型金矿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1996~1999年完成河北阳原两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任务时,对测区内广泛分布的中新世玄武岩(即汉诺坝玄武岩)进行地质填图观察研究,发现该玄武岩具有多期多次喷发的特点,在喷发间隙期,发育一层良好的砖红色粘土即红土风化壳,厚1~2 m不等,在大同北部地区夹层增多,厚度加大,延长几十米至百余米。笔者对阳原县县城西北部白龙山玄武岩红土风化壳进行较为系统的捡块取样(共20块),测金分析结果表明含金一般为0.5×10~(-6)左右,最高达1.23×10~(-6)(表1),已达到金矿床的最低工业品位。  相似文献   
12.
以碳酸钡、碳酸钙和氧化铝为原料,设计配方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了铝酸钡-钙复相水泥.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铝酸钡与铝酸钙在不同温度下的固溶过程及相转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首先形成大量的铝酸钡,随着温度升高,铝酸钙含量增多.同时,还出现了少量七铝酸十二钙、铝酸二钙和铝酸三钙.铝酸钡呈柱状,铝酸钡-钙固溶相主要由板状六角形或钝圆状小晶体堆积而成.  相似文献   
13.
生物矿化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磊  杨永强  李金洪 《地质与资源》2009,18(4):317-320,297
生物矿化过程是指在生物体中细胞的参与下,无机元素从环境中选择性地沉淀在特定的有机质上而形成的新矿物.生物矿化矿物的结晶严格受生物体分泌的有机基质的控制,是在有机基质膜板诱导下的晶体生长.生物体内有机基质指导矿物晶体的成核、生长和聚集,使得生物矿物具有特定的形貌、取向和组装方式,从而产生特殊的功能.生物矿化近年来受到化学、物理、生物以及材料学等多学科的关注.综述了生物矿化的类型、过程、机理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并作了学科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铝资源与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铝土矿资源不足的状况,利用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不仅有望缓解铝资源的不足,而且可减少粉煤灰对大气、水体的污染和大量土地资源的占用。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主要包括酸法、碱法和酸碱联合法。采用碱法提取氧化铝技术,具有对设备腐蚀性小,与现有氧化铝生产设备相容性好,对水体和空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势。与石灰石烧结法和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等代表性碱法技术相比,采用预脱硅低钙烧结法制备氧化铝技术,处理物料总量、一次性资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分别减少22.1%~52.4%、24.6%~52.0%、20.0%~66.2%;综合耗能降低16.4%~36.3%;剩余硅钙固体排放量减少27.5%~71.5%。因此,预脱硅低钙烧结法技术在物耗、能耗、环境相容性和产品方案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符合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有望实现高铝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完全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以胜利埕岛油田海底长输天然气管道为例,较系统介绍了海底管道勘测方法,根据调查资料成果,划分了调查地区地貌特征类型,给出了天然气埋设探测状况,总结了水深变化规律和区域水深差异特点,分析了水深变化、海底冲蚀和地质作用等因素对海底管道可能造成的影响,为管道安全生产、灾害预报评估和今后海上工程调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磷矿伴生稀土元素是获取稀土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磷块岩型稀土矿分布广,稀土含量高,具有综合回收价值,是仅次于独立稀土矿床的伴生稀土资源。本文主要研究云南安宁磷矿中稀土元素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并比较了磷矿石中稀土元素总量与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磷矿石中稀土氧化物总量为72×10-6~1 050×10-6,与磷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另外通过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安宁磷矿中缺乏独立的稀土矿物,只在部分海绿石中找到了独立的稀土矿物(可能为独居石和褐帘石)。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胶磷矿单矿物稀土元素含量在770×10-6~920×10-6之间,而白云石单矿物稀土元素含量均低于34×10-6,石英单矿物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180×10-6。由于部分独立的稀土矿物的存在,海绿石矿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可高达2 947.27×10-6~3 159.87×10-6。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安宁磷矿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类质同像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铝粉煤灰合成β-Sialon粉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N2气氛中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制备了β-Sialon粉体,研究了碳含量、合成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和氮气流量等因素对生成物物相的影响。在添加适量Al2O3、C含量23%、氮气流量2L/min、合成温度1450℃、保温时间为6h的条件下,可获得Z=3的纯晶相β-Sialon粉体,粒度均一,形态规则。β-Sialon粉体粒径在1~3μm之间,形态与结晶程度受合成条件影响。在不同的制备条件下,所合成的产物为β-Sialon和Al N、β-SiC、Si3N4、Al6Si2O13、O’-Sialon、α-Al2O3、Si O2等的混合物。并对高铝粉煤灰合成β-Sialon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红柱石绢云母千枚岩、NH4Al(SO4)2.12H2O、NaH2PO4.2H2O等为原料,分别在1200℃、1300℃和1400℃下制备莫来石晶须。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分析了莫来石晶须的形成过程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Al2O3/SiO2(摩尔比)为0.32,烧结温度1400℃,保温时间6 h,可获得长约13~20μm,长径比大于20的莫来石晶须。实验表明,只要条件控制得当,低品位的红柱石矿石也可以制取高质量的莫来石晶须。  相似文献   
19.
叶蜡石加热相变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叶蜡石20~1 300℃热处理产物进行系统的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的研究,发现叶蜡石加热相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主要物相及其变化和组合特征,可以将叶蜡石的加热相变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叶蜡石阶段(室温~660℃)、偏叶蜡石阶段(660~1 100℃)、不定形SiO2 与莫来石形成阶段(1 100~1 200℃)、莫来石与方石英共存阶段(≥1 300℃).  相似文献   
20.
以高铝粉煤灰、NH4Al(SO4)2.12H2O和NaH2PO4.2H2O等为原料,设计配方研究温度对莫来石晶须生长的影响。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莫来石及晶须形成过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Al2O3/SiO2摩尔比为0.32,烧结温度1 400℃,保温时间6 h,可获得直径为0.2 mm~0.5 mm,长径比为17~30的莫来石晶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