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70篇 |
免费 | 1766篇 |
国内免费 | 21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46篇 |
大气科学 | 1282篇 |
地球物理 | 1392篇 |
地质学 | 5814篇 |
海洋学 | 1495篇 |
天文学 | 221篇 |
综合类 | 744篇 |
自然地理 | 12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0篇 |
2023年 | 298篇 |
2022年 | 371篇 |
2021年 | 406篇 |
2020年 | 362篇 |
2019年 | 433篇 |
2018年 | 402篇 |
2017年 | 287篇 |
2016年 | 316篇 |
2015年 | 363篇 |
2014年 | 576篇 |
2013年 | 446篇 |
2012年 | 481篇 |
2011年 | 477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437篇 |
2008年 | 404篇 |
2007年 | 483篇 |
2006年 | 458篇 |
2005年 | 388篇 |
2004年 | 368篇 |
2003年 | 302篇 |
2002年 | 238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263篇 |
1999年 | 358篇 |
1998年 | 339篇 |
1997年 | 346篇 |
1996年 | 355篇 |
1995年 | 319篇 |
1994年 | 305篇 |
1993年 | 276篇 |
1992年 | 305篇 |
1991年 | 242篇 |
1990年 | 210篇 |
1989年 | 144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92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98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73篇 |
1982年 | 60篇 |
1981年 | 43篇 |
1980年 | 37篇 |
1979年 | 24篇 |
1965年 | 14篇 |
1959年 | 22篇 |
1958年 | 36篇 |
1957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评介《中国的三大三角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介《中国的三大三角洲》徐君亮,李春初(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510070)(中山大学地理系,广州510275)由任美锷主编,任美锷、曾昭璇、崔功豪、史运良和曾宪红编著的《中国的三大三角洲》一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本书是根据作者及前人对... 相似文献
152.
盆地热体制及深部温度估算对油气和区域地热能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南方上扬子区是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块,近年来更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主要选区。然而,由于数据不足及研究目标的分散,该区的盆地热体制特征还有待深化。结合前人已有地热数据,并整合新近开展的稳态测温数据,我们揭示了上扬子区现今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分布特征,继而估算了1000~6000m埋深处的深部地层温度和2套主要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底界面处的温度。结果表明,上扬子区具有中-低温的地热状态,其现今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范围(平均值)分别为10~74℃/km(24℃/km)和27~118mW/m2(64mW/m2),整体上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增,呈现出"东北低、西南高"的分布趋势。1000~6000m埋深处估算温度的分布格局与地温梯度及热流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东北部的鄂西-湘北地区为低温区,中部的四川盆地其大部分为中温区,西南的云南地区为高温区。上扬子区现今地热分布格局受区域差异构造和岩浆作用控制。结合储层温度估算并综合其他油气地质资料,提出川东的石柱-涪陵、川南的威远-自贡-泸州和宜宾-长宁等区的下... 相似文献
154.
155.
在考虑水体斜压的基础上利用MIKE3三维数值模型的HD和Ecolab模块,对莱州湾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验证良好的该模型用于分析预测集约用海工程的实施对莱州湾水动力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并不会大范围改变莱州湾海域的水动力特征,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区附近,距工程新岸线约20 km处,流速变化率在15%左右甚至更小;工程造成海湾纳潮量在大小潮期分别减小0.29%和1.07%,海湾与外海水交换能力被削弱,可能会导致湾内水体污染加剧;工程实施后海湾PO_4-P平均浓度升高,DIN平均浓度降低,N/P比下降,海域磷限制作用被削弱。 相似文献
156.
对大兴安岭满归地区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变中酸性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大网子组由变安山岩、变英安岩、变流纹岩和少量变晶屑凝灰岩组成,缺少板岩、变砂岩、片岩等沉积岩夹层。通过对变安山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99±1) Ma,表明大网子组变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早侏罗世早期,非前人认为的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寒武世。额尔古纳地块早侏罗世火山岩为漠河盆地提供了物源,表明额尔古纳地块在早侏罗世处于火山-岩浆弧构造背景。该研究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过程中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7.
黑龙江杂岩作为存在于佳木斯地块西缘的牡丹江洋俯冲—增生的唯一直接记录,对限定佳木斯地块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依兰和牡丹江地区出露的黑龙江蓝片岩和云母片岩分别进行了地球化学和40Ar-39Ar年代学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依兰和牡丹江地区的蓝片岩原岩均为碱性玄武岩,与 OIB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一致,指示其形成于洋岛环境。结合作者在依兰地区发表的蓝片岩原岩结晶年龄为~288 Ma,表明在早二叠世时期,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之间存在古洋盆,即牡丹江洋。此外,在牡丹江地区黑龙江杂岩中获得的云母片岩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187±2 Ma,其与变基性岩常常相伴产生,表明二者共同经历了牡丹江洋的俯冲消亡过程,因此代表了黑龙江蓝片岩的形成时代,即早侏罗世。综上,本文对佳木斯地块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提出了新的解释,即:早二叠世,牡丹江洋一直存在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之间;早侏罗世,牡丹江洋向松嫩地块之下发生俯冲消减,进而造成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发生碰撞拼贴。 相似文献
158.
在全国地层会议的山西地层现场会议于7月1日在太原开幕,于7月12日胜利结束,历时12天,有九个省一个市45个单位的106位代表参加,共提出报告30篇(因时间关系,在会上只宣读了20篇,有10篇只宣读了题目),并到宁武孙家沟、红土沟、太原西山及武乡楼则峪等地作现场参观。代表们 相似文献
159.
160.